![](/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术前MRI早期强化率(IER)、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术后病理Ki-67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40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组乳腺癌190例(<40岁),中老年组乳腺癌216例(≥40岁)。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年轻组乳腺癌IER、ADC值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中老年组乳腺癌比较,年轻组乳腺癌肿瘤更大,淋巴结转移率、三阴性占例及组织学分级Ⅲ级比例更高(P<0.05)。年轻组乳腺癌中,Ki-67指数与IER呈正相关(P<0.05),Ki-67指数与ADC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术前MRI的IER、ADC值与术后病理Ki-67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评估年轻女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尤其在年轻女性中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年轻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2-3],因此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癌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Ki-67指数为人类核蛋白,是一种反应肿瘤增殖活性的理想标志物,在预测肿瘤预后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在乳腺癌中[4]。然而,Ki-67指数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检测,操作复杂且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并且结果受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MRI作为一种无创且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手段,已经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9],尤其在反映乳腺肿瘤组织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肿瘤细胞微环境变化方面。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癌这一特殊群体,很少有研究分析其MRI特征与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术前MRI早期强化率(initial enhancement rate,IER)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术后病理Ki-67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期通过MRI表现间接预测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均为女性;患者MRI检查前未行任何治疗,并进行手术获得相关病理结果;术前两周行MRI扫描并获得图像。排除标准:图像质量不足以进行评价;临床病理学资料不完善者。最终190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40岁)、216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40岁)纳入研究。
1.2设备及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Magnetom Verio Tim 3.0T MR扫描仪,专用乳腺相控阵表面线圈。嘱咐患者取俯卧位,使双侧乳腺悬垂于线圈内。行轴位FSE T1WI(TR 600 ms,TE 13 ms,FOV 340 mm×340 mm)、轴位T2WI trim序列(TR 4000 ms,TE 61 ms,FOV 340 mm×340 mm)及患侧矢状位FSE脂肪抑制T2WI (TR3500 ms,TE 61 ms,FOV 180 mm×180 mm;层厚5 mm,层间距0.5 mm)扫描。采用SE-EPI序列采集DWI,b值选择0、1000 s/mm2。动态对比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流速2.5 mL/s团注欧乃影(美国GE药业)0.2 mL/kg体质量,以等量生理盐水等速冲洗,于注药后即开始行T1WI-Flash-3D序列无间距扫描,TR 4.67 ms,TE 1.66 ms,层厚1.2 mm,FOV340 mm×340 mm,连续扫7时相,每期时间为1 min。
1.3图像分析
由两名放射科副高级医师在未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测取MRI图像肿瘤区域内的IER和ADC值,有异议则请第三位放射科正高级医师进行测量。IER:增强后1 min病灶信号强度增加的百分比。测ADC值:参照T2WI,避开囊变、坏死,将多个圆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置于肿瘤实质比较均匀的部位,ROI大小约100 mm2,测取3~5个数值,取其平均值。
1.4病理学检查
由两名病理科医师(分别具有6年和18年的病理工作经验)共同阅片。乳腺癌分子分型判定标准:根据2015年St.Gallen乳腺癌共识[5],采用免疫组化法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采用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根据腺体的形成情况,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质情况以及核分裂计数进行分级,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Ki-67增殖指数:在高倍镜(×400)下测定,从每个切片中随机选择10个视野,记录1000个细胞,采用半定量方法计算Ki-67受体的染色百分率。Ki-67指数等于Ki-67阳性细胞核百分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前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IER和ADC值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Ki-67指数与IER、ADC值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两组乳腺癌在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率,三阴性型占比、组织学分级、IER及ADC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图1)。
表1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n(%)]
注:*由于部分病理资料不全,两组中有分子分型的病例数分别为186例、216例,有组织学分级的病例数分别为118例、187例,有IER、ADC值的病例数分别为146例、179例
图1年轻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MRI特征、病理学表现
注:A~E为年轻乳腺癌女,32岁右乳内上象限肿块。图A:矢状位T2WI压脂序列,病灶呈均匀高信号影,边界清晰;图B:DWI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图C:ADC图,呈不均匀低信号,其平均ADC值为0.72×10-3mm2/s;图D:T1WI-Flash-3D序列,病灶呈不均匀环形强化,IER为192.48%;图E:病理,浸润性导管癌伴坏死,Ki-67指数为40%;F~J为中老年乳腺癌女,57岁右乳内上象限肿块。图F:矢状位T2WI压脂序列,病灶较小,呈不均匀高信号影,边界欠清;图G:DWI序列,呈高信号;图H:ADC图,呈低信号,其平均ADC值为1.32×10-3mm2/s;图I:T1WI-Flash-3D序列,病灶呈均匀强化,IER为74.29%;图J:病理,浸润性导管癌,Ki-67指数为2%
2.2年轻女性乳腺癌Ki-67指数与IER、ADC值的相关性
在年轻女性乳腺癌组中,Ki-67指数与IER呈正相关(r值=0.85,P<0.01),而Ki-67指数与ADC值呈负相关(r值=-0.83,P<0.01)(表2、图2)。
3、讨论
3.1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年轻女性组肿瘤直径在2~5 cm、5 cm以上的比例均明显高于中老年女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年轻女性乳腺腺体较为致密,临床查体较为困难,再加上保健意识薄弱,从而使年轻患者就诊时肿瘤偏大。淋巴结转移往往提示早期肿瘤的侵袭能力[6]。Ryu等[7]报道2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血管侵犯。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7]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年轻女性乳腺癌侵袭能力更强。既往研究[8]发现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越高则预后越差。本研究中,年轻组女性乳腺癌组织学Ⅲ级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女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组织学分级是年轻女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因素之一。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有不同生物学行为,Luminal A型预后最好,三阴性型预后最差[3]。本研究发现,相较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年轻女性乳腺癌三阴性占比更高(P<0.05),提示年轻女性乳腺癌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与分子分型密切相关。
3.2年轻女性乳腺癌Ki-67指数与IER、ADC值的相关性分析
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DCE-MRI能更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结构、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灌注的情况,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血供更丰富[9]。本研究发现,相较于中老年女性组乳腺癌,年轻女性组乳腺癌IER更高(P<0.01),间接反映年轻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Ki-67指数是除G0期外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一种增殖标志物。Ki-67指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程度,即Ki-67指数越高,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10]。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年轻乳腺癌IER与Ki-67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值为0.85,P<0.01),即年轻女性乳腺癌IER越高,Ki-67指数越高,这一结果表明IER可以间接反映乳腺肿瘤的增殖速度和预后。管亚男等[10]研究发现,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ER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表2年轻女性乳腺癌IER、ADC值与Ki-67指数相关性
图2年轻女性组乳腺癌患者Ki-67指数与IER、ADC值相关散点图
ADC值的差异提示肿瘤的各组织细胞密度和细胞核质比等微结构的不同,相较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密度和细胞核质比更大,导致细胞外间隙减少,水分子扩散更加受限,因此ADC值更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年轻女性组乳腺癌ADC值明显低于中老年女性组乳腺癌(P<0.01),这表明年轻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更强,恶性度更高。Ki-67指数则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肿瘤增殖活性的指标。通过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年轻女性乳腺癌ADC值与Ki-67指数之间呈负相关(r值为-0.83,P<0.01),即年轻女性乳腺癌ADC值越低,Ki-67指数越高,表明ADC值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增殖速度和预后。梁煜爽等[11]研究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ADC值与Ki-67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0.01)。以上发现提示IER、ADC值在评估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理学特征和预测增殖活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相比之下,Ki-67指数检测不仅有创、操作复杂且需要较高水平的仪器设备,操作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Ki-67指数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而IER、ADC值则可以通过MRI扫描获取,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IER、ADC值与Ki-67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为年轻女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影像学评价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为单中心研究、只分析了I-ER、ADC值与Ki-67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此后,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更全面分析MRI表现与多种预后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6):387-403.
[10]管亚男,徐慧,金美琦.乳腺浸润性小叶癌MRI表现及其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9):1335-1339.
[11]梁煜爽,徐慧,管亚男.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Ki-67表达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1):6-10.
基金资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1D01C394);
文章来源:金美琦,徐慧,朱益麟.年轻女性乳腺癌MRI特征与术后Ki-67指数的相关性[J].浙江创伤外科,2024,29(09):1705-1708.
分享:
卵巢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卵巢癌患者若能在发病早期接受系统全面的治疗,可大大延长生存时间,甚至达到早期治愈的效果,获得理想预后[2]。但由于发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表现,导致早期检出率较低,
2025-02-11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2大常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1%。CC作为一种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致命性恶性肿瘤,根据其解剖位置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ECC),其中ECC占CC的80%~90%。ECC好发于肝管和壶腹部之间的胆道系统,因早期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
2025-01-24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类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氧化损伤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2025-01-18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是一类多原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损伤,于2011年由Garcia-Monco等首次描述RESLES,随后诸多研究者陆续报道该病。RESLE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可引起头痛、恶心、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025-01-14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纵隔型肺癌的重要手段,其中,CT和MRI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扫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较好地反映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此外,CT增强扫描还可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判断肿瘤的性质[3]。
2025-01-02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不良,长期存活率低[1]。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 ,CRT)是改善食管癌局部控制和总体生存率的标准治疗方法[2]。对CRT的不良反应与较差的临床结果相关,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或延迟手术有关[3]。因此,早期识别无反应者至关重要。
2024-12-23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 PNI)是肿瘤细胞侵犯神经周围结构并沿神经结构扩散转移的过程[2]。多项研究[3-4]证实,PNI是导致PCa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4-12-19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疾病通常由于大脑动脉的血栓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不可逆的脑损伤。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针对急性脑梗塞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2024-12-13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是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的主要转移方式,发生LNM时预后不佳。因此,术前评估淋巴结受累情况对临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基于CT和MRI的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评估BCa淋巴结受累情况的主要手段,淋巴结最大短径≥8 mm通常被认定为临床阳性淋巴结,然而超过90%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5 mm。
2024-12-05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无电离辐射,可“一站式”采集并获得包含心肌结构、心脏功能、组织特征、血流灌注等丰富的影像信息,在心脏疾病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中具有独特价值。基于CMR的技术扫描流程已获得专家共识认可,以临床路径方式进行推广。
2024-12-05人气:21758
人气:16236
人气:15684
人气:15175
人气:1490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108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4237
国内刊号:50-1125/R
邮发代号:78-111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