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浅析MRI在肝硬化背景下诊断小肝癌中联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共71枚肝脏小结节)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行钆喷酸葡胺增强MRI检查、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与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共发现71枚肝脏小结节(直径在10~30mm)。分析检查结果,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71枚肝脏小结节中,50枚(70.42%)为HCC,21枚(29.58%)为良性结节。50枚HCC中Gd-EOB-DTPA增强MRI检出41枚(82.00%),钆喷酸葡胺增强MRI检查检出28枚(56.00%)、CT增强检查检出22枚(44.00%)。结论: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中采取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MRI最新诊断征象包括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廓清、肝胆管期呈低信号。
肝硬化确诊后患者需要定期返院复查,复查的目的是判断早期是否存在小肝癌,一旦确诊小肝癌则可尽早采取根治术治疗,其成功率高,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期限。在定期复查阶段,大部分肝细胞癌(HCC)、不典型增生结节、肝硬化再生结节等患者均会伴随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因此积极鉴别诊断意义重大[1,2]。目前,临床HCC的无创伤性检查需要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征象,HCC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出现动脉期早期强化、门静脉期廓清等。但在临床实际中,部分患者因早期HCC未完全形成动脉新生血管,门静脉血液供应量随之减少等特点导致影像学检查中未出现典型征象[3,4]。目前,MRI新型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已经在临床影像学检查中应用,其中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较为常用的MRI新型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其应用优势包括具有肝细胞特异性、经血液循环后可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经胆道排泄等。Gd-EOB-DTPA在肝脏摄取中需要经历动态血管期及肝胆管期,影像学表现也随之不同[5]。为研究通过Gd-EOB-DTPAMRI肝胆管期低信号征象诊断不具有典型MRI血管强化征象的HCC疾病,本研究纳入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结果,现将本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4±8.1)岁。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小肝癌诊断标准:3项增强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如有2项显示“典型血管强化征象”即可确诊。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钆喷酸葡胺增强MRI检查、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与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共发现71枚肝脏小结节(直径在10~30mm)。
纳入标准:(1)未曾患肝细胞癌者;(2)定期复查者;(3)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者;(4)影像学检查确定存在肝硬化表现者。
排除标准:(1)有影像学检查禁忌证者;(2)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3)肝外转移者;(4)严重全身性感染者;(5)血行转移者。
1.2方法
仪器设备选择PhilipsAchieva1.5T超高场强磁共振。检查前一天,告知患者检查日需要保持空腹状态>6h,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及配合事项,提前训练患者呼吸与屏气,提高配合度。
动态增强检查采用快速多层面稳态梯度回波序列,对比剂为Gd-EOB-DTPA,注射流率为1mL/s,使用剂量为10mL。注射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分别在动脉期20~35s,门静脉期55~60s,延迟期3~5min、20min各扫描一组图像。
平扫序列:采用二维相扰梯度双回波序列;采用呼吸触发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序列双回波扰相序列,扩散加权成像。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1枚肝脏小结节中,50枚(70.42%)为HCC,其中35例(70%)经无创诊断标准检出,10枚经组织活检检出,5枚经随访过程检出;21枚(29.58%)为良性结节,其中14枚在长期随访过程中表现稳定,未出现典型征象,另外7枚经组织活检结果诊断为肝硬化结节。
对50枚HCC分别行钆喷酸葡胺增强MRI检查、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和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各检出结果见表1。
表1检查结果[n(%)]
3、讨论
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癌症患者中的病死率已经上升至第2位,为提高HCC患者的存活率需坚持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临床针对HCC常用的检查方法有CT、MR及超声,其中MR动态增强检查对HCC疾病的检出与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肝硬化是肝病的终末阶段,与多个疾病因素长期作用有关,疾病特点包括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等,在我国以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最为多见[7]。
HCC早期诊断对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最近几年临床针对HCC诊断中血管强化征象的研究已经涉及肝转移灶的血管对比强化征象,虽然其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但单独依靠血管征象进行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因为在定期复查的肝硬化患者中,只有30%患者可表现出典型的血管强化征象。因此,为提高定期复查的实际意义,发现其他影像学征象以提高现有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很有必要[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1枚肝脏小结节中,50枚(70.42%)为HCC,21枚(29.58%)为良性结节。50枚HCC中Gd-EOB-DTPA增强MRI检出41枚(82.00%),钆喷酸葡胺增强MRI检查检出28枚(56.00%)、CT增强检查检出22枚(44.00%)。分析发现,Gd-EOB-DTPA摄取途径为正常细胞膜上表达的阴离子转运多肽类(OATPs),排泄途径为胆管上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类(MRPs)。有研究[10]发现在不具有典型增生表现的结节与低分化的HCC疾病进程中,肝细胞对Gd-EOB-DTPA的摄取能力逐渐减弱;但随后又有研究[11]提出不典型的增生结节则显示为低信号;5%~10%的HCC会对Gd-EOB-DTPA表现出异常摄取现象,在MRI肝胆管期间出现低信号或高信号表现。近期有研究称Gd-EOB-DTPA增强显像结果与肝脏结节的OATPs与MRPs的表达关系密切,OATPs与MRPs的表达并不依赖于肿瘤的分化,典型的HCC具有门静脉期、延迟期廓清现象。该结果与HCC无门静脉血液供应,表现为低信号,周围正常肝组织表现为高信号有关[12]。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采取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MRI最新诊断征象包括门静脉期、动脉期低信号、肝胆管期低信号。
参考文献:
[1]袁元,魏毅,唐鹤菡,等.钆塞酸二钠肝脏MRI多动脉期增强扫描评价肝血管解剖与CTA的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12):1086-1087,1090.
[2]汪小,张卫国,冯婷婷,等.采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门静脉信号强度评价肝脏功能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2):108-112.
[3]张继云,陆健,张学琴,等.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评估全肝及各肝段肝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6):879-883.
[4]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国际交流学组.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方案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12):1040-1041,1044.
[5]苏赞瑞,黄运福,林建军,等.DSA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癌术后复发微小病灶诊断的比较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6):559-563.
[6]覃夏丽,黄仲奎,龙莉玲,等.钆塞酸二钠增强MRIT1mapping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及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8):603-607.
[7]唐鹤菡,魏毅,邓莉萍,等.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多动脉期DISCO成像技术评价动脉晚期采集和图像质量与单动脉期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12):1071-1072,1075.
[8]李宏翔,许乙凯,张静,等.高分化和非高分化肝癌在钆塞酸二钠多模态MRI中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4):4164-4168.
[9]张学琴,陆健,张涛,等.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8,24(4):221-225.
[10]佟晶,卑贵光,李玉泽,等.钆塞酸二钠增强MR与增强CT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9):642-646.
[11]陈培培,陆健,张涛,等.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2):103-108.
[12]马宽生,蒋家云.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在精准肝脏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2):124-129.
韩欣平.MRI在肝硬化背景下诊断小肝癌中联用钆塞酸二钠的临床价值[J].临床研究,2021,29(01):84-86.
分享:
核磁共振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是描述组织结构中水分子弥散速度快慢的基础指标,是MRI-DWI中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指标,可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4]。近年来MRI-DWI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MRI-DWI及ADC值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5-04-17作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通常症状发生较早,多以月经周期延长或过多等为特征,大多患者在行体检时得到确诊。 然而,尽管该肌瘤为良性,但也有恶化风险,约占 0.3% ~ 1.39%;且子宫肌瘤含有多种病理类型,众所周知,不同病理类型所对应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所代表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各有差异。
2025-04-03根据组织病理学的不同,胶质瘤可以细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系统将胶质瘤从低度恶性(Ⅰ级、Ⅱ级)到高度恶性(Ⅲ级、Ⅳ级)进行划分。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在过去数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非侵入性预测患者生存期方面的研究仍较为滞后。
2025-03-19脑膜癌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15%,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强度[2]。由于脑膜癌的特殊转移特性,其诊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迫切需要开展新的诊断工具和方法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脑膜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头颅MRI检查和脑脊液等辅助检查,但在一些不典型的病例中,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受到一定的限制[3-4]。
2025-02-20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1],也是脊柱相关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一种,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道指出,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脊柱结核已经超越脊柱肿瘤成为脊柱相关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以“早发现早治疗”为核心原则[2],越早的治疗介入和干预其病情控制效果越好,预后结果越佳。
2025-02-17卵巢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卵巢癌患者若能在发病早期接受系统全面的治疗,可大大延长生存时间,甚至达到早期治愈的效果,获得理想预后[2]。但由于发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表现,导致早期检出率较低,
2025-02-11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2大常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1%。CC作为一种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致命性恶性肿瘤,根据其解剖位置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ECC),其中ECC占CC的80%~90%。ECC好发于肝管和壶腹部之间的胆道系统,因早期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
2025-01-24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此类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氧化损伤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2025-01-18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是一类多原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损伤,于2011年由Garcia-Monco等首次描述RESLES,随后诸多研究者陆续报道该病。RESLE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可引起头痛、恶心、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025-01-14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纵隔型肺癌的重要手段,其中,CT和MRI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扫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较好地反映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此外,CT增强扫描还可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判断肿瘤的性质[3]。
2025-01-02人气:18557
人气:15583
人气:11020
人气:10373
人气:1000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期刊人气:464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131
国内刊号:44-1592/R
邮发代号:46-276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