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通过对黔西南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筛选本地区常见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109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各种过敏原。结果:109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总IgE阳性率为54.08%。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户尘螨/屋尘组合29.51%,树花粉组合(柏/榆/柳/栎/桦/枫/胡桃/梧桐/杨)16.59%、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黑曲/交链孢霉)10.91%、动物毛皮屑组合(猫/狗毛皮屑)7.24%;食入性过敏原从高到低依次为芒果/腰果/菠萝组合18.42%、蟹/虾/贝组合13.66%、鸡蛋白/牛奶/牛肉组合4.86%。因蟑螂有食入、吸入、接触等多种途径致敏,故单独列出,其过敏原阳性率高达14.02%。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明显升高,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户螨类、树花粉组合类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芒果/腰果/菠萝组合、蟹/虾/贝组合类为主,另外蟑螂也为本地区一个重要过敏原。且大多数患者对1或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
变态反应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且其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有25%以上的人深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困扰。由于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繁多,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为了了解本地区常见过敏原的种类,帮助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得诊治,我们从2014年9月起通过免疫印迹法体外过敏原检测,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总IgE及各类过敏原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1091例,均确诊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包括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确诊。其中男性患者510例,女性患者581例。年龄5月-91岁。对照组为来本院健康体检者23例。所有患者2周内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吸取血清进行检测,4h内检测完毕。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德国欧蒙印迹法过敏原检测系统及配套检测试剂、CCD(引起交叉反应的糖类抗原的蛋白决定簇)摄像仪、EUROLineScan信息分析软件。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清总IgE阳性率:109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疾病血清中总IgE阳性为590例,阳性率为54.08%。对照组为23例,其中仅2例为弱阳性,阳性率为8.7%。将两组阳性率进行x2检验,过敏性疾病患者体内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109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疾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户尘螨/屋尘组合29.51%,树花粉组合(柏/榆/柳/栎/桦/枫/胡桃/梧桐/杨)16.59%、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黑曲/交链孢霉)10.91%、动物毛皮屑组合(猫/狗毛皮屑)7.24%;食入性过敏原从高到低依次为芒果/腰果/菠萝组合18.42%、蟹/虾/贝组合13.66%、鸡蛋白/牛奶/牛肉组合4.86%。因蟑螂有食入、吸入、接触等多种途径致敏,故单独列出,其过敏原阳性率高达14.02%。(见表1)。
表1:110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疾病患者血清IgE检测结果
2.3 个体患者检测出过敏源种类数的阳性率:其中有些患者只对一种过敏源呈阳性反应,也有部分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同时呈阳性反应,其阳性比率(见表2)。
3、讨论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可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某些物质后引起各种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临床较为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其他的过敏性休克。IgE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109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疾病血清中总IgE阳性为590例,阳性率为54.08%。提示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可能是诱发和加重过敏性皮肤病潜在的因素,相当一部分患者中与吸入性过敏原致敏有关。特异性的IgE是指能与某种过敏原特异性结合的IgE,是目前检测变态反应的有效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影响因素少、对患者较安全等优点。本文检测阳性构比显示吸入性与食入性过敏原的不同点。在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中,较为常见的是户尘螨/粉尘螨组合、树花粉组合、芒果/腰果/菠萝组合阳性率较高,另外多途径致敏原蟑螂阳性率较高,与本相关报道基本一致[2-3],除此之外本次检测霉菌类、矮豚草/蒿组合、葎草、动物毛皮屑组合(猫/狗毛皮屑)、蟹/虾/贝组合、牛奶/牛肉/鸡蛋白组合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原检测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免疫印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捷、准确、敏感性高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欧蒙印迹法可以区分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花粉食物交叉反应性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利用这种特异性检测,一份膜条可以同时检测36种过敏原抗体。同时,欧蒙印迹法为不同的诊断情况提供广泛的过敏原组合谱,像特应性,吸入性,食物性以及交叉反应性过敏原谱[4]。我们利用此方法从本次实验表(表1)可以看出吸入检测率大于食入检测率,表面过敏的发生与吸入性过敏原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户尘螨/粉尘螨组合(29.51%),树花粉组(16.59%)且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目前引起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过敏原的分布具有差异性[5],黔西南州地区处于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有利于螨虫、真菌生长。本研究表明不同过敏原致病与本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饮食习惯、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给予防护,从而避免和减少吸入性过敏的发生,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减少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大宁,刘进芬,金文等,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在7种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1):653-654.
[2]马川,李林峰,陈学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15-16.
[3]于陆,赖乃揆,支气管哮喘的体内、体外检测和免疫治疗相关性分析[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1,21(4):87.
[4]张呈球,宋醒良,郑邵军.上饶地区变态反应疾病患者血清中体外过敏原检测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58-259.
罗勇,杨万友,蔡永丽,等.黔西南州地区变态反应疾病患者血清中体外过敏原检测与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5):266,268.
分享: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allergicrhinitisandasthmasyndrome,CARAS)为发生于鼻黏膜和支气管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自身抵抗力较弱,易发生CARAS,出现鼻塞、流涕、哮喘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生长发育。抗变态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025-04-25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异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1]。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同过敏性鼻炎相关。
2025-03-03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是过敏性结膜炎常用的抗组胺(HA)药物,可拮抗H1受体,竞争性结合(HA)结合位点,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肿胀等症状。由于多数患者生活、饮食及作息等无节律,导致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使得单一用药方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1]。
2025-02-19研究[2]表明许多儿童疾病的发生均与AR有关,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特异性皮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睡眠障碍等,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危害。AR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环境控制、抗过敏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健康教育[3]。
2025-01-15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腔黏膜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又叫变应性鼻炎,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不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其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尤其在急性发作期,给患者生活与工作造成了不便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变应原刺激,鼻腔黏膜的反应也是全身免疫系统异常在局部的体现。
2024-12-27研究表明[4 - 5] ,由于无法摄入普通奶粉,牛奶蛋白 过敏的患儿面临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和矿物 质摄入失衡等问题,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显著 不良影响。 当前,针对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治 疗,益生菌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备受瞩目。
2024-12-27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运动和肺功能,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尽管近年来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技术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约20%的患儿哮喘症状未获得有效控制。
2024-11-28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由免疫能力低下且感染病原体后导致的变态反应,通常牵连患者脑实质受累,从而引起嗜睡、呕吐、疲倦、头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抽搐或者昏迷,同时脑实质可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直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2]。针对此,临床多选择脑脊液检查、病毒免疫学等检查,虽然能够判断病情,但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低。
2024-10-28哮喘是临床中常见的异质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气促等,易于夜间(清晨)发作或症状加重[1]。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生活环境及习惯的改变,我国哮喘发病率有所升高,0~14周岁儿童哮喘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
2024-09-25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兼见腹痛、关节痛,累及肾脏时可见血尿、蛋白尿,严重影响患儿远期预后,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引起广泛关注。现代医学将其发病机制归于感染、免疫反应、凝血机制及遗传等,临床常予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抗炎及调节免疫治疗为主。
2024-08-27人气:22461
人气:10277
人气:7960
人气:7599
人气:64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2248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6325
国内刊号:11-2652/R
邮发代号:82-35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458
影响因子:0.560
影响因子:0.448
影响因子:0.731
影响因子:0.7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