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对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观察2020年6-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为肺气虚寒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NSS、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SS、RQL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TNSS、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能有效改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有推广意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又称为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1]。有报道指出,近年来我国变应性鼻炎发病率达25%,已成为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变应性鼻炎若未及时施治,易并发哮喘、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肺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目前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多采用H1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等,病情易反复,且多见不良反应[2]。中医从患者全身角度出发,认为变应性鼻炎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复感外邪侵袭,以致鼻窍不利,喷嚏频发,清涕长流[3]。笔者观察临床应用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明显,现记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6-10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气虚寒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性13例,女性36例;年龄平均(33.4±4.3)岁;病程平均(2.4±0.7)年。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34例;年龄平均(34.6±3.7)岁;病程平均(2.1±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肺气虚寒型的变应性鼻炎的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2)男女不限,年龄18~60岁;(3)入组前15d未使用任何变应性鼻炎治疗药物;(4)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鼻息肉、严重鼻窦炎、副鼻窦炎、严重鼻出血等影响治疗的鼻部疾病者;(2)合并严重的脏腑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5)患者配合欠佳,影响研究结果者;(6)患者病历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口服治疗,方药组成:人参12g,荆芥10g,细辛3g,诃子10g,桔梗10g,鱼脑石10g,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甘草6g。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各200ml。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启东分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10mg/片),10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比较疗效。
1.4疗效评价[4]
(1)两组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比较。对两组每位患者的鼻塞、流涕、鼻炎、喷嚏等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积分评价,每项最低0分,最高4分,分数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用生活质量量表(RQLQ)对患者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鼻眼部症状、实际问题、睡眠、活动、情感等方面进行评分,分值每项0~15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鼻部症状发作间隔明显延长,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鼻黏膜红润,鼻甲不大。有效:症状、体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鼻部症状发作间隔及发作次数有一定改善,鼻黏膜苍白及水肿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以SPSS11.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TNSS、RQL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TNSS、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SS、RQL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TNSS、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NSS、RQLQ评分比较
2.2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属“鼻鼽”、“鼽嚏”等范畴,其发病多与脏腑虚损有关。其中,肺气虚寒者,正气不足,卫表不固而腠理疏松,外界寒气侵袭乘虚而入,寒邪侵肺,肺失宣降而鼻窍不利、津液停聚,遂发为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是为鼻鼽。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恶风寒、自汗、气短声低等,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及睡眠等带来极大影响,同时变应性鼻炎长期失治易并发哮喘、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等。
温肺止流丹[5]出自《辨证录》卷三,方中人参可大补元气;荆芥解肌散寒、祛风止痒;细辛祛风散寒、宣通鼻窍、温肾脾;诃子敛肺气;桔梗为引经药,载药上行,并能宣肺气;鱼脑石通淋除涕;甘草调和诸药。玉屏风散[6]出自《究原方》,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炒白术健脾燥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痒。二者合用,功能补肺健脾温肾,升阳固表,外散风寒,标本同治,收效颇丰。本研究中,采用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后的TNSS评分及RQL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两组鼻部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提示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改善更明显,优于单纯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
综上所述,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降低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衡灿.雷火灸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张世海.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天津药学,2019(4):72-75.
[3]刘紫薇.陈以国教授从卫气论治鼻鼽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
[4]贺雪成.固表1号方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5]景朝丽.温肺止流丹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2):1432-1433.
[6]王芸生.桂枝汤合玉屏风散防治气虚感冒[J].中医学报,2019(6):1300-1303.
闫乃霞.温肺止流丹联合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4):159-160.
分享:
慢性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以慢性鼻窦黏膜炎症、症状复杂多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研究[2]报道,CRS影响全球约10%的人口,其患病率美国13%,中国8%,韩国7%。目前,CRS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生物疗法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
2025-04-03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为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面部压力感等不适症状[1]。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CRS的治疗,常规疗法通常包括抗生素、鼻腔冲洗和口服药物等,但效果有限,易产生抗药性,并且不良反应较大[2]。
2025-03-24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常常伴随黏膜增厚和分泌物积聚,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嗅觉减退、面部压力或疼痛等症状,可对患者的日常产生影响[2]。鼻息肉,是指鼻腔或鼻窦黏膜的息肉样增生物,多数呈灰白色质地软、光滑的肿块,可阻塞鼻腔通气,进而引起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2025-02-17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 10%,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趋势。 患者常常表现为脓涕鼻涕增多、鼻塞严重、嗅觉明显减退;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压迫感、视觉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对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
2025-02-13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0%,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趋势[1]。患者常常表现为脓涕鼻涕增多、鼻塞严重、嗅觉明显减退;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压迫感、视觉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对工作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2]。
2025-02-11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CRS患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主要聚焦于解决鼻腔和鼻窦的结构性问题及清除病灶,但慢性鼻窦炎的成因复杂,可能涉及炎症的持续存在、免疫反应异常、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等多个方面,因此,单一依赖手术治疗,可能无法全面解决所有导致鼻窦炎的因素,从而影响了疗效的全面性和持久性[1]。
2025-01-09真菌球型鼻窦炎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类型之一,占所有慢性鼻窦炎发病率的6%~13%,其发病可能与环境、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关,患者通常因为鼻腔异味、头痛、涕中带血等症状就诊,而部分发病隐匿的患者则无任何典型的临床症状,通常在临床辅助检查中发现,其临床治疗通常以鼻内镜手术为主[1-2]。
2024-12-16鼻窦炎与鼻息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鼻窦炎会导致黏膜萎缩,鼻窦排通受阻,从而提高鼻息肉的风险;鼻窦炎所致的鼻腔黏膜炎症及浸润也会为鼻息肉的发生提供一定的条件[2]。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其能控制疾病发展,改善鼻窦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12-11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有明显的头痛、流涕、鼻塞等症状表现,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鼻内镜手术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为确保手术结果的合理有效,协调主客观结局之间的一致性,本文分析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价情况,了解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2024-12-05慢性鼻窦炎(CRS)为临床常见鼻部慢性疾病,其在我国发病率高达8.0%[1-2]。目前,CRS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患者术后复发仍为临床治疗难点。CRS发生与鼻腔菌群定植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形成生物膜、释放超抗原、诱导鼻腔黏膜固有免疫参与CRS的发生、发展[3]。
2024-12-04人气:18486
人气:15485
人气:14995
人气:14611
人气:130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期刊人气:1360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单位:石家庄康灵中医耳鼻喉医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