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为(60.38±9.46)、(89.67±12.34)分,高于对照组的(41.02±6.34)、(74.61±10.38)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外科主要针对诸如颅内肿瘤、急性脑出血等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法[1]。此类患者绝大多数病情危重、发病急,手术治疗时往往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稳定,手术完成后也需要留置气管套,因此神经外科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更高[2]。为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必须给予患者更加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选取了15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就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中女性38例,男性37例;年龄34~79岁,平均(47.31±3.64)岁;病程2h~1d,平均(6.13±0.49)h;脑挫伤患者1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例,硬膜下血肿11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研究组中女性39例,男性36例;年龄36~79岁,平均(48.03±3.52)岁;病程1h~1d,平均(6.22±0.44)h;脑挫伤患者1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4例,硬膜下血肿13例,高血压脑出血1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神经外科手术适应证;临床资料完整;家属或本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中途退出;不符合神经外科手术指征;临床资料缺失。
1.3方法
对照组神经外科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包括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可以利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反应、睁眼、语言等进行评估,从而评定患者意识状况。对于大多数神经外科患者,其脑部受损后往往会发生持续性生命体征紊乱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应准确观察其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变化,观察瞳孔形态及大小,如果瞳孔散大,或同时伴随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情况应警惕脑疝发生风险;若两侧瞳孔大小多变,应警惕脑损伤。(2)躁动护理干预。如果患者有躁动表现,护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免损伤脑意外的部位,与此同时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避免盲目性使用镇静剂,加重病情。(3)管道护理干预。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大多需要留置尿管、手术引流管等多种管道,护理人员应重视管道的通畅程度和位置,准确记录引流量和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处理。(4)昏迷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将床头抬高大约20°;对于深度昏迷的患者,还应该协助其保持侧卧位。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护理人员应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定期清洁其头部和足跟部,如果其眼睑闭合不全,还应该使用眼膏。
1.4评价标准
(1)日常生活能力:依据Barthel量表作为评价标准,评定内容包括洗澡、穿衣、进餐、大小便等,满分为100分,评分>60分表明上述活动基本自我完成;评分在41~60分之间表明上述活动需要帮助;评分在20~40分之间表明上述活动需要较多帮助;评分<20分表明完全需要帮助。(2)运动恢复能力:依据Fugl-Meyer量表[3]作为评价标准,评定内容包括四肢协调能力以及上下肢放下、提起、伸展等活动,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运动能力成正比关系。(3)护理满意率: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水平等。分数≥75分为非常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4)并发症:主要包括低氧血症、误吸、肺部感染等。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两组Fugl-Meyer、Barthel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研究组与对照组Fugl-Meyer、Barthel评分比较
3、讨论
神经外科性疾病通常病情危重、发病急骤,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手术完成后需要留置引流管,易发生感染。鉴于此,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也具有较大难度。近些年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而给予患者有效且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效率[4]。
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住院环境,定期为患者清洗、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家属,受患者病情影响也会产生较大心理压力和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其交流沟通,稳定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5]。除上述基本护理之外,本次研究中分别针对发生昏迷、躁动等情况的患者进行了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神经外科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表明此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娜,郑柳玉,尤萍婷.脑动脉瘤开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经验[J].吉林医学,2020,41(3):759-760.
[2]梁晓红.循证护理在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及改善通气效果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4):113-114.
[3]赵永萍.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95-96.
[4]龚文.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33):143-145.
[5]胡冬英,薛花.强化无痛护理程序对提高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0):1673-1675.
刘晶晶.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4):24-26.
分享:
目前临床多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常用手术方式为去骨瓣减压术,但因去骨瓣减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较多,进而身体和心理都承受较大压力,临床应同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目前临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身体负担,但并未关注心理问题,易导致心理功能障碍[2]。
2025-04-07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心慌气短等临床症状,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生存获益。虽然心脏瓣膜置换术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死率,但这种有创治疗的方式,也意味着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而且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与一般人群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
2025-03-10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必要途径,是成为合格临床护士的重要培养过程,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内容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导致其参与性不强,主动性不够,兴趣不高,学习易产生疲劳,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025-02-12颅脑外伤通常是由暴力击打所致,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损伤,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眩晕、意识障碍、头痛等不良反应,若无及时治疗极容易使病情迅速恶化,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为有效延缓病情,需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科学护理[1]。
2025-01-15肝胆外科涉及疾病包括肝、胆、胆管、胰腺、脾脏等器官损伤、感染、急性、肿瘤及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范围较广[1]。肝胆外科患者一旦涉及到手术治疗,其病情大多较为复杂,并且术后可能会合并多种并发症,影响愈合速度,并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025-01-14肘关节骨折是由肘关节内部或周围软组织结构损伤所致,是肢体关节损伤的常见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维持肘关节骨折块复位和稳定为主,多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固定肘关节,重建关节活动。
2024-12-21肠瘘是腹部严重创伤、感染或手术后的并发症,表现为消化液和粪便从瘘口中大量溢出,引发机体代谢失衡和各系统病理生化改变。而腹腔感染是肠瘘患者的主要感染源之一,病情危重者可能并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胃肠道大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威胁各脏器功能,甚至引发多器官衰竭。
2024-12-14预防性结肠造口术(prophylactic colostomy surgery,PCS)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通常被用于预防高风险肠道疾病、长期慢性炎症性肠病、遗传性肠道疾病等病情恶化或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1],通过在腹部创造一个人工肛门或肠道开口,以便将粪便排出体外,具有预防病情加重、减少疾病复发、避免紧急手术等优势特点[2-3]。
2024-12-13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腰背疼痛慢性病症,多因慢性劳损、感觉湿冷及姿势异常造成腰背筋膜、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水肿、炎性渗出及纤维性改变,进而出现腰背弥漫性钝痛。一项国内慢性腰背痛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腰背痛发生率接近30%,北方、南部沿海地区是慢性腰背痛的高发地区,中国居民慢性疼痛患病率整体偏高。
2024-11-25急诊科常见手部外伤患者,目前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应用较为成熟,皮瓣成活率也较高。但患者住院恢复时间较长,后续需进行功能锻炼,因此应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因为护理效果会直接影响皮瓣成活率及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1]。本文分析渐进式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修复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2024-10-10人气:16600
人气:15950
人气:15244
人气:13411
人气:1169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3964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8933
国内刊号:34-1251/R
邮发代号:26-203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