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确定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天津市永久医院就诊的102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产妇镇痛满意率及产妇分娩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24、48、72h及术后7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镇痛总满意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总产程为(8.25±0.21)h,短于对照组的(11.12±0.36)h,产后出血量为(123.36±2.25)ml,少于对照组(155.21±3.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痛分娩产妇硬膜外麻醉用药控制效果明显,能够满足产妇麻醉用药需求,对产妇自身麻醉质量控制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在临床麻醉用药指导中,可以将该种麻醉方案推广于临床。
无痛分娩是现有临床分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也是当前临床医学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分娩方式。在无痛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科学的麻醉用药,可降低产妇疼痛感知[1]。经过硬膜外麻醉用药指导后能够改善产妇麻醉形式,提升了产妇麻醉质量,尤其是在产妇麻醉疼痛控制、分娩指标以及镇痛满意率控制上更是具有明显优势[2]。本研究选取102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2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年龄平均(29.66±5.21)岁;对照组年龄平均(28.58±3.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结合课题研究需求,给予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对照组给予产妇罗哌卡因注射液作为分娩镇痛药物,用药方法为罗哌卡因注射液罗哌卡因0.75%浓度10ml,硬膜外用药[3]。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方法如下:(1)罗哌卡因注射液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产妇麻醉过程中,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对其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作出检测,然后针尖斜口朝上,负压回抽无血流,给予患者硬膜外给药处置[4]。(2)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256;规格:0.3μg/ml)作为联合用药药剂,在产妇麻醉用药中,给予产妇0.5μg/ml的舒芬太尼注射液10ml硬膜外用药,且要加入泵入麻醉干预指导,控制泵入速率为7ml/h。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评价,从术后24、48、72h和术后7d进行疼痛评分分析,1分表示产妇疼痛较低,2分表示产妇在身体运动时会出现咳嗽,从而诱发疼痛,3分表示产妇疼痛感较强,4分表示产妇疼痛难忍。(2)产妇镇痛满意率评价,以ABC量化评价为主,A代表十分满意、B代表满意、C代表不满意。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3)产妇分娩指标比较,主要从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两方面指标统计,分别记录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均值化求值分析,最终用于组间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产妇术后24、48、72h及术后7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镇痛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产妇镇痛十分满意20例,满意30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8.04%(50/51);对照组产妇镇痛十分满意19例,满意25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率为86.27%(44/51)。研究组产妇镇痛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2.3两组产妇分娩指标比较
研究组产妇总产程为(8.25±0.21)h,短于对照组的(11.12±0.36)h,产后出血量为(123.36±2.25)ml,少于对照组的(155.21±3.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硬膜外联合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发现,硬膜外联合麻醉能够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对提升产妇分娩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尤其是在无痛分娩产妇麻醉用药指导中,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比较明显,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有了明显好转,各项指标得到改善。高瑞华[5]指出,临床麻醉指导中,硬膜外麻醉用药能够满足麻醉需求,对麻醉效果控制和提升具有一定帮助。能够提高产妇麻醉用药效果,尤其是在分娩产妇麻醉用药指导中,更需要注重麻醉给药方案制订。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明显提升了产妇麻醉效果,相应的产妇麻醉的安全性有明显提升,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分娩指标控制效果较好,且产妇对镇痛的满意率评价较高,所以表明无痛分娩产妇麻醉用药指导中,给予产妇硬膜外联合麻醉用药的优势和价值明显,能够符合产妇麻醉用药需求。谭绿伦[6]表示,硬膜外麻醉用药的机制主要是以硬膜外麻醉神经调节控制为主,通过硬膜外神经麻醉用药控制方案调整,制订完善的麻醉用药对策。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作为麻醉药物,在产妇麻醉用药指导中,通过泵入方式用于产妇麻醉。
康佳等[7]通过研究指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能够改善产妇麻醉用药需求,对提升产妇麻醉质量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相符,验证了无痛分娩中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作用和价值。
经研究发现,两组产妇麻醉方法实施效果有差异,经硬膜外联合麻醉用药指导的研究组产妇整体麻醉水平较高。且研究组产妇整体麻醉效果改善较好,产妇麻醉分娩的各项指标较好。通过比较产妇术后镇痛评分得出,研究组产妇整体镇痛评分要好于对照组产妇,相应的产妇镇痛控制效果也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在产妇镇痛满意率比较中发现,研究组产妇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产妇最终镇痛效果比较有了明显差异。在产妇分娩指标比较中得出,研究组产妇分娩指标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产妇分娩效果及结局较好。
综上所述,将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麻醉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提高产妇镇痛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张富杰,夏俊龙,孟凡浩,等.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应用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6):102-104.
[2]李云祥,邢海林,项东,等.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导乐仪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3):82-84.
[3]亢飞.硬膜外麻醉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3):433-434.
[4]程海燕.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在产房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医生,2019,25(5):114-115.
[5]高瑞华.自由体位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人人健康,2019,21(12):103-104.
[6]谭绿伦.水中分娩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20(10):38.
[7]康佳,史亚敏.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52-53.
陆荣.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4):161-162.
分享:
子痫前期是一种产科常见疾病,是新生儿和孕产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子痫前期以妊娠34周为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约有0.9%的患者为早发型,具有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2]。因此,寻找有效指标用于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2025-04-17孕期女性通常由于激素、遗传、环境或者体内微量元素硒含量降低等多种诱因,导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1-5]。相关研究发现,ICP孕妇本身的影响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产后出血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但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早产、羊水污染、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致使胎儿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6-7]。
2025-04-02次妊娠28周以前的妊娠丢失。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5%,随孕妇年龄增加,流产风险逐渐上 升,45 岁 以 后 流 产 的 风 险 可 达 50% 以 上。RSA的病因包括多个因素,主要有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女性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紊乱、血栓前状态、免疫功能异常、感染因素及全身性疾病等。
2025-03-20产后疲乏是指分娩后持续存在且无法抗拒的精疲力尽的病理状态,是产妇报告中的高发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脑力活动的下降,高发期为产后 6 周,发生率超过了 70%。与适龄产妇比较,高龄产妇精力、机体生理功能表现更差,加之激素水平、盆底肌功能变化,产程普遍偏长,是产后疲乏的高发群体。
2025-02-07急产是指子宫收缩积极性、对称性、节律性正常,但子宫的收缩力过强、过频、宫腔压力过大和宫口扩张速度过高,在短时间内,因产道无阻力使得产妇分娩结束,多发生于经产妇中。研究表明,初产妇产道较经产妇紧致,急产概率理论上较低,但临床中初产妇急产并不少见。
2025-01-26医学技术随时代不断发展,剖宫产的普及率亦随之越来越高,有效解决了部分难产问题,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概率,剖宫产术可算是生育史中里程碑式的手术。 但产妇行剖宫产后其部分生理结构变化、内分泌功能亦发生改变,产妇防御功能大幅下降,此时期易出现产褥期感染。
2025-01-21产后宫缩痛是分娩后因宫缩导致的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多见于产后1~2d,部分产妇疼痛感较为强烈,若疼痛得不到缓解,不仅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还会使其出现出汗、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不利于产后恢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缓解产后宫缩痛至关重要,这也是产科关注重点。
2024-12-25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调控生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异常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可发生于女性群体任何年龄段,青春期、更年期发生率最高。异常子宫出血典型症状是持续异常出血,出血量或多或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腰痛、腹痛、心慌气短、焦虑、抑郁等症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
2024-11-2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是一组以滋养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可导致妊娠期胚胎发育异常,主要包括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GT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激素、免疫和营养因素,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具多样性,是妇产科教学重要且复杂内容。
2024-10-23妊娠作为女性特殊的生理过程,常对其子宫、盆腔组织损伤较大,易造成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且多伴有恶露不尽的情况,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导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现今,临床治疗子宫复旧不全伴恶露不尽主要是注射宫缩素,通过宫缩作用加速恶露排出,但难以根治胎膜脱落以及宫内感染的问题,部分患者难以获取理想治疗效果。
2024-10-22人气:16015
人气:14033
人气:10762
人气:9320
人气:723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人气:3140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6946
国内刊号:51-1145/R
邮发代号:62-44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40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1.47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