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收缩指标(子宫收缩强度、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水平,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收缩强度大于对照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大子宫收缩强度,延长子宫收缩持续时间,缩短完全止血时间,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
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干预,会危及患者生命[1]。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半衰期短,且存在受体饱和效应,止血效果有限[2]。卡贝缩宫素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缩宫素类似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势[3]。本文观察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中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4];单胎、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于胎儿娩出后24 h内发生。排除标准: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滞留或早剥;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35.87±3.4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85±0.41)周;体质量指数20~27 kg/m2,平均(24.59±1.43)kg/m2;新生儿体质量2800~4000 g,平均(3200.45±120.29)g。观察组:年龄24~41岁,平均(36.15±3.09)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9±0.37)周;体质量指数21~27 kg/m2,平均(25.05±1.33)kg/m2;新生儿体质量2900~4000 g,平均(3200.17±113.05)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注射液(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979,1 mL∶10 U)治疗,子宫肌壁注射20 U,另取20 U加入5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滴注,控制滴速0.02~0.04 U/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贝缩宫素注射液[辉凌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00,1 m L∶100μg]治疗,100μg静脉注射。
30 min后产妇出血程度仍未改善,则采取纱布填塞、球囊植入,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用药0.5 h内产生明显规律的宫缩,持续出血量<100 mL;有效:用药0.5 h内产生明显的宫缩反应,持续出血量200~300 mL;无效:用药0.5 h内仍无宫缩反应,病情呈加重趋势[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收缩指标水平。治疗3 d后,采用超声检测子宫收缩强度、子宫收缩持续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治疗3 d后,采用超声检查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收缩期峰值流速。(4)比较两组完全止血时间。(5)比较两组治疗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收缩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收缩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收缩强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收缩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完全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为(30.11±3.05)min,短于对照组的(35.37±4.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8,P=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经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宫缩乏力为其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70%~80%,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6]。临床常采用缩宫素类、前列腺素类、麦角新碱等药物治疗,其中前列腺素类药物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为常用,具有起效快、药效强等优势;麦角新碱具有理想、持久的止血效果,但二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均较高。而缩宫素因起效快、安全性高、价格低等优势,广泛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但其半衰期短,约为6 min,持续静滴虽能发挥良好的药效,但受体饱和时,增加用量不仅不会产生宫缩,还会引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7]。而卡贝缩宫素的药理性质与缩宫素类似,可与子宫肌层质膜受体结合,不受氨基肽酶、二硫化合物降解的影响,从而延长半衰期,促宫缩作用更久,疗效更佳[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子宫收缩强度大于对照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卡贝缩宫素为新型的长效缩宫药物,可引发子宫平滑肌强直性收缩,增加宫缩强度及频率,还可增加子宫内压力,机械性压迫肌纤维内破裂血管,使局部开放血窦逐渐闭合,发挥较好的止血作用[9]。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卡贝缩宫素起效快,用药后2 min内即有子宫活性,持续时间为1~2 h,联合缩宫素可发挥更佳的止血作用,从而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大子宫收缩强度,延长子宫收缩持续时间,缩短完全止血时间,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
参考文献:
[1]罗苗苗,南延荣,王艺臻.葡萄糖酸钙联合地塞米松及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8):114-117.
[2]左志洪,陈岩飞,赵影.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6):879-882.
[3]于宁,张雅楠,崔洪艳,等.益母草颗粒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8):1996-2000.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10):8-11.
[5]王晓林,李凤梅,张国梅,等.氨甲环酸联合卡贝缩宫素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1,18(2):35-39.
[6]林燕.卡贝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J].北方药学,2022,19(9):99-101.
[7]王芳玲,史琳娜.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1):98-99.
[8]叶红琴,孙瑞勤,郑彩玉.卡贝缩宫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J].北方药学,2023,20(10):184-187.
[9]王次秀.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7):79-81.
[10]张慧民.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4):96-98.
文章来源:李铁梅,黄梅蓉.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9):61-63.
分享:
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属于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占比高达70%以上[1]。缩宫素是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药物,通过增强子宫收缩力来促使子宫血窦闭合。但该药的作用时间较短,且对子宫下段的作用不明显,单独应用的效果不甚理想[2]。因此,临床多考虑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025-04-15剖宫产具有多种优势,能解决难产等问题,但是剖宫产术也会存在一定问题与难点,主要由于剖宫产产妇宫颈没有得到有效扩张,在术中切断子宫平滑肌会提高产妇出血风险,使产妇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提高[1]。当剖宫产产妇分娩后24h阴道出血量>500mL,则可判定产妇为产后出血,并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2025-03-10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现明显的阴道出血,且出血量超过500ml,若不及时采取止血方法,短时间内产妇可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可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目前,由于生育而导致的母婴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但是自然分娩率仍需进一步提高[2]。
2025-02-08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placentaprevia,PPP)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是指怀孕28周以后,胎盘位置异常地低于胎先露部,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甚至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导致胎盘在分娩过程中可能无法正常剥离,容易引发大出血[1-2]。
2025-01-24妊娠糖尿病(GDM)作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孕妇体内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无法正常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可能引起羊水过多、胎儿生长过大等问题,增加剖宫产率。产后出血(PPH)常在剖宫产术后出现,重症 PPH 易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甚 至 威 胁 产 妇 生 命 安 全。
2025-01-21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剖宫产应仅在有明确医疗指征,且对母亲和新生儿生命健康有潜在益处时进行。产后出血是剖宫产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会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产妇出现低血容量症状,如心慌、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1-2]。
2024-12-19由于患者早期妊娠终止术后体质虚弱,易出现子宫出血,且对常规西医药物耐受较差,因此临床多采用中成药物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中医学认为,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多是由于患者流产后脏腑功能和内分泌机制失调,致使气机失常,血行不畅,外加风热痰浊瘀阻胞宫,进而表现为气滞血瘀和子宫出血不止等。
2024-11-27近年来我国二胎政策逐渐开放,剖宫产率有所升高,产后出血成为剖宫产术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目前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快速控制出血。欣母沛主要通过对子宫平滑肌起到刺激作用促进平滑肌收缩、促进宫颈软化扩张;麦角新碱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2024-10-28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严重者可产生失血性休克等情况,成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临床需尽早选择合适的药物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缩宫素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虽能改善子宫出血的情况,但其仅能够刺激子宫上段位置的收缩,从而导致止血效果不佳[2]。
2024-10-28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干预,会危及患者生命[1]。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半衰期短,且存在受体饱和效应,止血效果有限[2]。卡贝缩宫素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缩宫素类似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势[3]。
2024-10-12人气:3811
人气:2804
人气:2743
人气:2742
人气:270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药物与临床
期刊人气:3404
主管单位:天津市委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5515
国内刊号:12-1407/R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