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静脉留置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2020-09-22    43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医院自然分娩的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观察组在第二产程采用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同时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钢针开放静脉,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静脉渗漏率及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护产妇的静脉通道,对预防产后出血和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产后出血
  • 抢救效率
  • 静脉渗漏率
  • 静脉留置针
  • 预防
  • 加入收藏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发失血性休克。若产妇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将会导致子宫切除或死亡,因此,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成功控制产妇产后出血率和病死率的关键。缩宫素目前已被临床证实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静脉途径对产妇的预后情况也不同。静脉留置针为双通管,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目前已经代替了普通的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本研究探讨静脉留置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名。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28.95±2.4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4±1.06)周;体质量指数21~24kg/m2,平均(22.36±0.27)kg/m2。观察组年龄20~38岁,平均(28.72±2.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6±1.04)周;体质量指数21~24kg/m2,平均(22.27±0.2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活产单胎。排除标准:(1)合并子宫肌瘤、宫颈囊肿、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2)妊娠期间合并有前置胎盘、高血压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产妇;(3)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的产妇。

1.2方法

观察组在第二产程采用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同时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开放静脉通道:在活跃期或宫口全开时采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使用带肝素帽的Y型留置针(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8号),快速静脉滴注20U缩宫素(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51021982,1ml:5U)和5%的葡萄糖液500ml混合液,待胎盘常规娩出后缝合会阴裂伤或切口。留置针护理:(1)置管前宣教,置管前为患者详细介绍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目的和必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合理选择血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及避开关节部位的血管进行穿刺;(3)穿刺,选定血管后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约为8cm×8cm,以30°角度将外套管和针芯刺入血管,观察回血后将穿刺角度调至10°,继续向血管内刺入2mm,退出针芯,连接肝素帽,使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固定针管及延长管,合理调节滴速;(4)穿刺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每周更换2~3次无菌敷料,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7d,一旦发现针眼渗液渗血、皮肤红肿、硬结及皮疹等情况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敷贴。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针开放静脉:使用普通7号半钢针在活跃期或宫口全开时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在胎儿娩出后及时静脉滴注缩宫素。

1.3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待胎儿娩出后,立即将聚血器放置在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胎盘娩出和会阴缝合完成后将一次性会阴护理垫(标有净重)垫在臀下,称重,以此评估分娩后出血量,称重法按血液比重1.05g换算为1ml,>400ml计为产后出血。(2)比较两组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和静脉渗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2.2两组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和静脉渗漏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静脉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和静脉渗漏率比较


3、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产妇常发生子痫、产后出血及胎膜早破等产后并发症,其中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产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补充血容量,将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有相关研究指出,产后出血的发生主要与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娩出异常、软产道裂伤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有关[2]。缩宫素常被临床用于引产、催产及预防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中,且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缩宫素可与产妇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受体相结合,在给药3~5min后即可促使子宫收缩,但静脉给药途径不同给产妇带来的效果也不同[3]。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产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过多,易发生低血容量休克,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将会发展为难以挽救的休克,从而影响静脉通道的开放效率,甚至需要静脉切开,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4]。因此,为产妇成功建立一条静脉通道,能够将缩宫药物、血液和水快速输送到产妇体内,是保障产妇安全的一条生命线。以往临床采用普通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头输液,在孕妇分娩用力时易造成针头穿破血管,导致药液渗至皮下组织,对患者的静脉破坏较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随着穿刺次数的增加,也增加了静脉的穿刺难度。

留置套管针输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目前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5]。静脉留置针也称为套管针,特殊性材料,具有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等优点,可随血管弯曲,是普通头皮针的良好替代品,能够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小,且针头不易脱出血管,能够随时进行输液治疗[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静脉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新颖[7]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似,说明在产妇第二产程应用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并输注缩宫素,能够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护产妇的静脉通道,对预防产后出血和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玲丽,杨海燕.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11):136-137.

[2]张培,刘佳丽.静脉留置针后实施预防性护理对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108.

[3]彭艳,段志敏.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13):287.

[4]韦枝容,林燕芬,冯润芬,等.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0):1393-1394.

[5]袁泽.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概况[J].医学信息,2015,28(2).101-102.

[6]李丽萍,左艳.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J].医药前沿,2016,6(11):238-239.

[7]陈新颖.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255-256.


余文鹃,王凌花,李伶俐,阳玉霞,邹勇飞.静脉留置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J].医疗装备,2020,33(16):148-14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生殖健康

期刊名称:中国生殖健康

期刊人气:263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4331

国内刊号:10-1500/R

创刊时间:201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