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1∶2000地形图缩编为1∶5000地形图为例,结合多年来实际工作的经验与总结,对地形图缩编的技巧以及实施细节进行阐述,以求将地形图缩编的技术流程与方法,进行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归纳,为日后相关单位进行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质量、节省经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地方在依据1∶500、1∶2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基础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与之辅助,以满足城市宏观的发展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决策等需要。近年来对1∶5000地形图的需求越来越大,可通过将原有的1∶500或1∶2000地形图进行缩编,获得全新1∶5000地形图。本文以工作中常见的1∶2000地形图为例,结合工作实际来说明缩编为1∶5000地形图的技术方法。
1、地形图缩编的主要流程
缩编有两种技术方法,即标编缩编法和直接缩编法。标编缩编方法是首先在回放图上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对要素进行标编,然后参照标编图利用缩编软件进行缩编。直接缩编方法不需要标编,在计算机上直接采用缩编软件和人机交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缩编,现在大多数采用直接缩编法[1]。如图1所示。
1.1收集资料
在作业之前,应尽可能地收集本地区现有的地形图、图幅结合表等数据资料,以及相关设计书、技术规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总结等文档资料。
1.2制定技术标准
应针对本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如山脉、水系密度情况、居民地的分布情况、自然地貌特征等情况,以及本项目中的难点要点及其解决方法撰写项目设计书及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出适用于本地区的、合理的技术指标及作业流程。
1.3作业前培训
首先,要撰写详细的作业说明,向作业员清楚地讲解作业的流程与方法,结合软件及其数据,实际操作演示各层数据缩编过程,此过程中应将作业时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极易出错的问题讲解清楚并制作问题处理说明,供作业员缩编时查阅使用。
图1地形图缩编流程图
图1地形图缩编流程图下载原图
Fig.1Topographicmapdownsizingflowchart
其次,讲解时应注意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阐述,必要时进行示范性操作,如图外整饰的要求、重要要素及极重要要素的化简程度、密集要素的取舍程度、相互间要素矛盾时如何处理等。
2、地形图缩编作业的主要内容
缩编过程中,严格按照《数据规定》要求的点、线、面表示方式进行综合取舍。缩编后,原面、线状要素变成点状要素时,有向点位置应定位在原要素的几何中心,方向与原要素保持一致;原面状要素变成线状要素时,应保持线状要素与原面状要素的中心线重合。
缩编后的数据图幅承载量巨大,为减轻缩编后数据的图幅承载量,需把不重要的地物在转换后手工或自动删除,但应注意删除后应能反映出地物原有的密度对比和分布情况。
2.1点状要素
1)原1∶2000图幅中会存在高等级居民地跨图幅的情况,1∶2000地形图表达的方式为:在各所跨越图幅内分别表示政府驻地,但在缩编后,所跨图幅恰好均在一个1∶5000图幅范围内时,同个政府驻地只能表示1个,应进行删减处理。
2)符号缩编后会出现符号之间冲突压盖的情况,调整摆放时应按照优先定位原则进行编辑,顺序是有坐标位置的点、有固定位置的点、只具有相对位置的点、定位于区域范围的点、阵列符号等,当符号有主次之分时,要移动次要的符号避让主要符号[2]。
3)部分线状符号不足指标时应转为点状符号表示,符号转点后其定位点一般应表示在原线状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但应注意与其他图层的套合关系,如线状拦水坝转点后应与水系要素保持重合关系,且方向要与原要素保持一致。
2.2线状要素
线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线状要素化简时要尤其注意各层间的套合关系及相对位置关系,如水系要素化简时要同时兼顾与之套合的境界要素的化简;铁路、公路、水系之间穿插交错的,化简后应能概括反映相互间穿插关系,不能简单地综合为平行排列。
1)1∶5000图幅内包含的所有1∶2000图幅要进行拼接融合处理,数据中不应存在多余的伪节点,即图幅内不允许一个属性完整的要素数据(面域或线划)被分割中断,要着重注意原1∶2000图廓分割处的伪节点。
2)因1∶2000缩编而成的1∶5000数据内点比较密,要求对线、面状要素的多余内点进行抽稀处理,此时应特别注意抽稀后的数据要保持原有几何形状,不能出现失真的情况。
3)由于1∶2000地形图数据,各图幅中的等高距可能不同,所以在缩编后1∶5000数据中,会出现同一幅图内的等高距不一致,存在多种等高距的现象,这时等高线处理的原则是,按1∶5000成图范围,统计所包含的1∶2000图幅等高距情况,应与相同等高距大于2幅的1∶2000图幅等高距保持一致;有2幅等高距与另外2幅等高距不同时,应与等高距较大的1∶2000图幅保持一致。
等高线是具有三维特征的要素,要协调处理与各类要素间的关系,如与高程点、水系、道路、陡坎、陡崖等要素间的关系要表达正确。
4)等高线如缺少无法补充的,可以进行立体采集补充。
2.3面状要素
1)面状要素缩编后,尤其是植被、土质等图层个别处会显得特别细碎,要对图形进行综合化简处理,综合掉细小弯曲凹凸,化简后的数据应保持原有的形状特征,需要注意部分植被、土质层数据与水系附属设施层相关联,修改是要同时联动修改,以确保各层间数据准确套合。
2)居民地、面状水系、其他附属设施等层可依据设计要求酌情进行综合化简。
3)各层面状要素具有公共边时,要使数据共边,可将共边部分拷贝至各层,与各层数据合并处理后赋相应的属性代码。
2.4整饰要素
整饰要素一般按照设计规定制作即可,注意数据的缩编应按照标准图幅范围进行,图廓坐标不加带号。
2.5要素接边
1∶5000成果数据要求必须完全接边,包括要素属性、形状以及相对位置的正确性,且接边要素过渡应自然,避免生硬接边。两幅数据接边时由于要素综合取舍而产生的差异,应按照统一的要求各自处理后再进行数据接边。同期产品按照规定的要求接边,不同期的产品,先生产的产品为自由边,后期生产的负责接边。
2.6元数据
按照元数据的有关规定要求,填写缩编生产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情况、缩编检查验收情况、资料的处理与使用等详细记录。元数据中的部分内容,按照设计的格式打印,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归档。
3、地形图缩编成果的质量控制
数据的质量不能简单的依靠最终的一级、二级检查,要在数据生产时把好质量关,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首幅图质量的原因,并且为确保产品质量合格,要对重要要素、极重要要素、特定检查项(系统性的偏差、错误)进行重点检查。
3.1图面检查
1)检查缩编成果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规定》执行,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出区域总体的地貌和地物分布特征,相互关系是否与原始表示一致,是否准确保持重要要素的准确性,不应进行地物的位移和夸大(此时不考虑后期出图符号化,而对地物进行移位和夸大),如居民地街区拐点,重要的独立地物、河流和道路的走向等[3]。
2)检查各层数据缩编后取舍是否合理、正确,是否存在疏密程度与原始不协调、相矛盾的现象,是否丢失重要地物等取舍问题。
3)检查1∶5000成果范围内的原1∶2000图廓处的各层同属性要素,必须融合相接,不应存在伪节点。
3.2图外整饰检查
图外整饰检查时,要严格参照技术规定,着重检查图名、图号、四角坐标、邻接图表、行政区域等部分是否表示正确。
3.3附件检查
检查元数据是否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填写,以及项目设计书、数据结合表、技术总结等相关资料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上交并按技术要求进行目录组织整理。
4、结束语
当前地形图缩编还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处理,由于地形图缩编后会出现大量符号压盖、线划交叉繁杂、内点众多、等高距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进行修正,且缩编后数据图幅承载量巨大,需要人工进行判断和取舍,这些都是程序无法自动完成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二次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第三方程序的不断研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工作能交由计算机处理完成,从而大大解放人力、提升作业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实现地理信息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国瑞,尹贡白.普通地图编制[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3.
[2]毋河海.地图数据库系统[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3]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等.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S].北京:国家测绘局,2007.
许根,王檄,张长河,王莉莉,王光辉.浅谈1∶2000地形图缩编1∶5000地形图作业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S1):219-221.
泛在测绘被定义为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认知环境与人产生关系时使用和构建地图的活动和能力[1]。泛在测绘服务于近乎实时定位的大众行业,时空位置信息是这类应用的数据基础,除了专业的测绘数据,一些非专业的包含空间位置的众包数据也逐步成为测绘行业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
2023-10-30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快速、高精度的空间大数据处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摄影测量作为空间大数据的重要采集方式自然存在大量社会需求,同时这对摄影测量人才的数量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对于摄影测量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即在摄影测量学课程设计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023-09-05房产测量主要是利用测绘技术和方法,采集和表达房屋物权的有关信息,为房屋产权、产籍和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住宅逐渐增多,对房产测量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房产测量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大面积房产测量平面图绘制的方法。
2023-08-30为促进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特点、应用范围与作业流程,介绍了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在线路规划与地形图测量、电网应急救灾、电力巡线、电力线上异物处理中的应用。但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无人机在空中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姿态不稳定、飞行时间偏短、航拍面积较小等问题。
2022-04-08现阶段民用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可以通过转换、融合的方式,生产出满足军方使用的成果数据,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从推进双方成果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应从标准化的视角,建立标准化融合工作机制,构建军民通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推动基础类标准的融合,尝试成果类标准的研制。推进军民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及标准融合有利于统筹军民测绘力量。
2022-01-21在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三维GI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充分,也达到了更好的实践效果。三维GIS是当下和未来GIS技能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向,它使空间信息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内。文章从三维空间数据库模型、物联网、三维可视化、互联网+GIS等方面对三维GIS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2021-12-25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型产业之一,矿业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作为矿山开采的基础条件,测绘质量提升属于行业重点探究的一个课题。无人机属于现阶段一种新颖的数据采集载体,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存在着工作质量高、效率高、操作简单、机动性高等相关特点[1]。同时,无人机测绘技术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空间具体状况体现出来,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要求。
2021-12-16促使智慧城市智能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其涵盖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1]。因此,通过在智慧城市测绘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联通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智能化服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1-12-15土地资源调查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高效的土地调查与管理,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遥感技术以宏观、综合、动态、快速、准确的优势为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提供了先进的探测与研究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质量可靠的土地信息,为相关部门后续的土地规划利用奠定基础,实现国家土地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2021-12-15随着信息化进程与城市规划设计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向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进行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合理利用当下相关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测绘技术以及定位系统,可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021-12-15人气:2727
人气:1979
人气:1892
人气:1826
人气:177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测绘科学
期刊人气:4740
主管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9-2307
国内刊号:11-4415/P
邮发代号:2-945
创刊时间:197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7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