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结合遥感影像、基础性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数据,提取地表覆盖变化信息、用地性质信息,分析某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变化情况,总结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同时,依据收集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前后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客观评价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成效,为今后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顺利推进提供切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城区老工业区是指依托“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形成的、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特定区域,为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及老工业城市的形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仍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城区老工业区也出现了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安全隐患突出、棚户区改造任务重、困难群体较多等问题。近年来,许多城市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国家发改委也组织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
本文以某老工业区为例,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土地性质变更开展了全面的监测,包括搬迁改造过程中地表覆盖、用地性质,以及空气污染变化情况等,客观评价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成效,对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1、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面积约20km2。
2、统计分析方法
基于2014年和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提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开始年份2014年和2018年两期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用地性质变化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该老工业区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依据收集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采用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及污染物浓度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前后的空气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了解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在全国地域上的差异性和政策执行情况,客观评价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成效。
3、概念
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监测信息提取包括两期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用地性质变化信息提取、空气质量变化信息提取。
1)地表覆盖监测的分类体系按照《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的一级类进行划分,共8类,见表1。
2)用地性质监测的分类体系是根据老工业区特点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相对应并进行关联,参考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划分。部分类型结合影像数据及兴趣点数据作为参考进行判别后归类。共9类,见表2。
3)空气质量监测收集了该老工业区附近3个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污染物指标共6类,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共6级,见表3、表4。
表1地表覆盖信息分类说明
表2用地性质信息分类说明
表3污染物信息分类说明
表4空气质量指数及相关信息
4、分析
4.1地表覆盖变化分析
提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开始年份(2014年)及2018年的地表覆盖信息,分析2014—2018年老工业区地表覆盖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2014相比2018年,林草覆盖、种植土地、水域这3类用地逐年减少,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林草覆盖,达到5.37%。而其他地表覆盖类型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面积增长最多的是构筑物,增加了3.74%。地表覆盖地类面积转出情况如图2所示,2014—2018年转出面积最大的是林草覆盖,转入面积最大的是构筑物。
图12014、2018年地表覆盖面积对比图
图22014—2018年地表覆盖地类面积转出情况统计
4.2用地性质变化分析
对比2014、2018年用地性质面积可以看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公用设施用地这3类用地的面积无变化。而工业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18年比2014年增加了2.48%;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3.17%,如图3所示。
图32014、2018年用地性质面积对比图
用地性质地类面积转出情况如图4所示,2014—2018年用地性质类型转出面积最大的是非城市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大的是工业用地。
4.3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老工业区2014、2018年的月度空气质量级别占比如图5所示,2018年空气质量一级和二级的比例较2014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少了空气质量三级和四级。
如图6所示,从污染物浓度年平均值的情况来看,老工业区从2014—2018年,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空气质量在不断提高。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该区域在监测期间实施了市政设施管网改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上述事件说明老工业区正逐步开展搬迁工作。且该区域启动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新兴战略产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社会民生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区老工业区改造顺利推进。主要搬迁成效有以下5点:1)完善配套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了17个重点产业领域。2)加强统筹,大力推进企业搬迁改造。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共246家,其中实施就地升级改造135家,搬迁关停111家,园区首期基础设施规划已完成。3)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居民搬迁安置。4)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加大对重点皮革、石化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快皮革和石化园区的建设,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环境执法监管。5)整体开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对露天矿区进行综合整治、保护性修复、生态重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露天矿生态公园,将露天矿生态修复工程、露天矿生态公园和露天矿博物馆建设作为统一整体开发建设。投资露天矿博物馆及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发展太阳能地面发电站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特色农业。
图42014—2018年用地性质地类面积转出情况统计
图52014、2018年月度空气质量月度级别占比图
图62014、2018年污染物浓度年均值
5、结束语
1)工业用地面积增长最多,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最多。
在搬迁改造实施过程中,老工业区炼油厂新建炼油装置,工业用地面积有所增长。与2014年相比,工业用地面积增长了2.5%,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3.2%。
2)加大重点企业整治力度,环境污染逐步改善。
随着当地政府对污染以及重点皮革、石化企业的整治,2014—2018年,老工业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18年空气质量一级和二级的比例较2014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参考文献:
[1]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振兴司.茂名市某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纪实[Z].北京: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振兴司,2016.
[2]自然资源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GQJC03—2018[S].北京:自然资源部,2018.
[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GQJC01—2018[S].北京: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8.
[4]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12—2013[S].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
[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6]欧哲坛,李超群.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昌江县沿海地表覆盖变化监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7),141-144,147.
林惠珊.基于地理国情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监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10):116-118+125.
分享:
泛在测绘被定义为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认知环境与人产生关系时使用和构建地图的活动和能力[1]。泛在测绘服务于近乎实时定位的大众行业,时空位置信息是这类应用的数据基础,除了专业的测绘数据,一些非专业的包含空间位置的众包数据也逐步成为测绘行业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
2023-10-30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快速、高精度的空间大数据处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摄影测量作为空间大数据的重要采集方式自然存在大量社会需求,同时这对摄影测量人才的数量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对于摄影测量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即在摄影测量学课程设计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023-09-05房产测量主要是利用测绘技术和方法,采集和表达房屋物权的有关信息,为房屋产权、产籍和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住宅逐渐增多,对房产测量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房产测量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大面积房产测量平面图绘制的方法。
2023-08-30为促进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特点、应用范围与作业流程,介绍了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在线路规划与地形图测量、电网应急救灾、电力巡线、电力线上异物处理中的应用。但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无人机在空中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姿态不稳定、飞行时间偏短、航拍面积较小等问题。
2022-04-08现阶段民用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可以通过转换、融合的方式,生产出满足军方使用的成果数据,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从推进双方成果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应从标准化的视角,建立标准化融合工作机制,构建军民通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推动基础类标准的融合,尝试成果类标准的研制。推进军民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及标准融合有利于统筹军民测绘力量。
2022-01-21在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三维GI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充分,也达到了更好的实践效果。三维GIS是当下和未来GIS技能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向,它使空间信息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内。文章从三维空间数据库模型、物联网、三维可视化、互联网+GIS等方面对三维GIS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2021-12-25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型产业之一,矿业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作为矿山开采的基础条件,测绘质量提升属于行业重点探究的一个课题。无人机属于现阶段一种新颖的数据采集载体,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存在着工作质量高、效率高、操作简单、机动性高等相关特点[1]。同时,无人机测绘技术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空间具体状况体现出来,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要求。
2021-12-16促使智慧城市智能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其涵盖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1]。因此,通过在智慧城市测绘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联通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智能化服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1-12-15土地资源调查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高效的土地调查与管理,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遥感技术以宏观、综合、动态、快速、准确的优势为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提供了先进的探测与研究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质量可靠的土地信息,为相关部门后续的土地规划利用奠定基础,实现国家土地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2021-12-15随着信息化进程与城市规划设计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向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进行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合理利用当下相关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测绘技术以及定位系统,可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021-12-15人气:3621
人气:1546
人气:1250
人气:1060
人气:101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期刊人气:711
主管单位:信息工程大学
主办单位: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3-6338
国内刊号:41-1385/P
邮发代号:36-391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7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