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是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对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也是核实建设项目规划及用地指标的主要参考资料。针对城市道路竣工测绘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对比分析其优点,对其作业流程进行完善设计,并通过传统测绘手段进行精度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生产出的DLG线划图平面位置中误差为3.85cm,高程中误差为1.31cm,可满足1∶500地形图测绘的要求,其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尤其是复杂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是可行且高效的。
随着计算机计算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GNSS实时定位、INS惯性导航、激光扫描及CCD成像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如何更高效地获取高分辨率地球三维空间信息成为测绘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2,7]。同时,传统测绘手段由于效率低、强度大、投入高、作业人员存在安全风险[3],已经无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与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求。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从传统的人工单点数据获取变为连续自动数据获取,使数据获取的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可能,并且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高分辨率、可进行连续、实时、动态、全天候测量等优点[1],正逐渐成为引领工程测量行业变革发展的新兴技术之一。
目前,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可行性应用研究已成为测绘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在1∶1000、1∶2000等大比例地形图测绘和质检[1]、建筑物立面建模[2,5]、市政管网普查[11]、铁路线路测量[13]、高速公路勘测设计与维护、城市部件普查[6]、城市高架路竣工测绘等领域可行性应用及成果精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城市道路竣工测绘,尤其是复杂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的可行性应用鲜有研究。
本文以成都市中环路某路段为实验道路,进行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道路竣工测绘,并进行1∶500地形图等竣工测绘成果生产。该路段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拥有常规道路竣工测绘的地形、地貌、地物信息,同时含有城市高架快速路及其引道、桥墩、高架桥桥底不规整绿化等地物地貌信息。本文以徕卡公司移动激光扫描系统Pegasus:Two为数据采集工具,采用南方数码公司iData_3D三维绘图软件,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成果的生产,并利用传统测绘手段对其进行精度比较分析,以验证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1、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数据获取与处理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1.1 车载移动扫描数据外业采集
车载移动扫描外业作业前,首先进行测区踏勘和资料收集,对作业方案合理规划[3]。扫描车辆进入测区前,首先需完成POS系统的初始化及IMU与GNSS的校准。数据采集时,装载仪器车辆尽量匀速行驶,避免长时间停车,车辆应尽量在道路中心行驶,远离作业区域两旁高大树木及建构筑物[8,9];避免与大型车辆并行,如遇并行车辆,尽量超车或者避让,防止激光扫描仪器被遮挡;行驶过程中,严禁倒车。数据采集完毕后,需前往开阔地带,停车进行数分钟GNSS静态测量以保证POS数据的精度。
1.2 车载移动扫描数据预处理
外业扫描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对POS轨迹数据进行解算,解算数据包括GNSS卫星数据及IMU惯导数据。轨迹解算完成后,利用数据处理软件AutoP进行扫描数据全自动化处理,生成影像及点云数据,并为点云着色,着色后的真彩色点云数据如图2所示。
1.3 DLG线划图的生产与编辑
将处理得到的点云及影像数据导入南方数码公司开发的iData_3D三维测图软件中,即可进行特征点、特征线的提取,提取的点、线、面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被赋予特定的编码、样式、图层,以及相应的位置和属性信息。完成DLG线划图生产后,进行图面整饰检查后,便可将生成的DLG线划图导出为CAD的格式,从而直接在CASS中进行成果展示。
2、成果精度分析
为验证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成果的精度,本任务采用徕卡TS06ultra-2"全站仪外业采集检测数据并对点云和DLG线划图对应同名特征点进行精度检核,以分析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在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精度情况及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为保证全站仪所用图根控制点的精度,首先利用全站仪对TrimbleR8GNSS接收机采集的RTK图根测量成果(高程经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进行边长、角度、高差检核。经检核,所选用的RTK图根控制点相对精度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本任务外业共采集各类平面、高程有效检测点各100个,检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较差分布散点图如图3、图4所示。其中:检测点X坐标最大较差值9.9cm,Y坐标最大较差值8.1cm,平面位置最大较差值9.9cm,高程最大较差绝对值2.7cm,各项较差最小值均为0cm。
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规定,检测数据中误差按下式进行计算:公式1。
式中:M为成果中误差,n为检测点总数,Δi为较差。
经计算,本任务X坐标、Y坐标、平面位置、高程成果中误差分别为2.97cm、2.45cm、3.85cm、1.31cm,均优于《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平面位置5cm(X、Y坐标分量3.54cm)和高程4cm允许中误差的要求。X坐标、Y坐标、平面位置及高程较差分布统计分别见表1至表4。
3、结束语
任务检测结果表明,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精度可达到1∶500测图精度要求,可满足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的精度要求,技术方案是可行且高效的。
相对于常规测绘手段,采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绘有以下优点:
1) 外业数据采集时间大幅度降低:整个测量路段如使用传统测绘手段,3人作业班组外业需8h,而使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外业仅需要求0.5h便可完成,车载移动测量无法扫描到或扫描数据缺失较严重的地方,用传统测绘手段进行外业补测,外业总耗时也不超过2h,节省了75%的外业时间。
2) 外业作业更加安全:大中城市中心城区道路尤其是主干路车流量较大且车速较快,给使用传统测绘手段的作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3) 可全天候作业:对于工期紧任务重的道路竣工规划测绘项目,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夜间仍可进行测量作业,这是传统测绘手段无法比拟的。
4) 点云数据精度高:车载移动测量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不同作业熟练程度人员的人为误差和粗差[10],使整个项目相对误差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5) 点云、影像信息丰富:车载移动测量技术不仅包含了道路竣工测绘DLG线划图所需的信息,更多的含有其他传统测绘手段不具有的信息,为三维模型、街景地图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矢量和属性信息数据。
参考文献:
[1]侯亚娟,葛中华.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质检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15(11):60-63.
[2]龚键雅,崔婷婷,单杰,等.利用车载移动测量数据的建筑物立面建模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40(9):1137-1143.
[3]徐宁,聂倩.利用车载三维激光测量系统进行城市道路竣工测量[J].工程勘察,2014(3):70-72.
[4]马锦山,金万军,郭德福.基于徕卡Pegasus:Two移动激光扫描系统的地形图测绘[J].城市勘测,2017(5):119-122.
[5]杨必胜,董震,魏征,等.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复杂建筑物立面的方法[J].测绘学报,2013,42(3):411-417.
[6]刘全海.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快速建模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14.
[7]韩友美,杨伯钢.车载LiDAR技术市政道路测量高程精度控制[J].测绘通报,2013(8):18-35.
[8]冯志,李俊,郑智成,等.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修测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11):165-167.
[9]侯兴泽,王永红,李俊,等.基于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的非带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J].测绘标准化,2018,34(1):59-62.
[10]吴波,杨晓锋,陈宏强,等.应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进行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法[J].测绘通报,2017(3):80-82.
[11]王永红,陈宏强,杨晓峰,等.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市政管线地形图测量中的精度分析[J].测绘通报,2017(5):82-84.
[12]刘如飞,卢秀山,岳国伟,等.一种车载激光点云数据中道路自动提取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42(2):250-256.
[13]李雪义,翟玉平,田源.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铁路线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5(12):131-133.
[14]杨伯钢,韩友美.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分析[J].测绘科学,2013,38(1):105-108.
[15]余成江,孙睿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188-190.
刘志勇,罗国康,刘晓华.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道路竣工测绘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03):204-206+209.
分享:
泛在测绘被定义为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认知环境与人产生关系时使用和构建地图的活动和能力[1]。泛在测绘服务于近乎实时定位的大众行业,时空位置信息是这类应用的数据基础,除了专业的测绘数据,一些非专业的包含空间位置的众包数据也逐步成为测绘行业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
2023-10-30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快速、高精度的空间大数据处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摄影测量作为空间大数据的重要采集方式自然存在大量社会需求,同时这对摄影测量人才的数量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对于摄影测量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即在摄影测量学课程设计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023-09-05房产测量主要是利用测绘技术和方法,采集和表达房屋物权的有关信息,为房屋产权、产籍和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住宅逐渐增多,对房产测量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房产测量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大面积房产测量平面图绘制的方法。
2023-08-30为促进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特点、应用范围与作业流程,介绍了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在线路规划与地形图测量、电网应急救灾、电力巡线、电力线上异物处理中的应用。但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无人机在空中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姿态不稳定、飞行时间偏短、航拍面积较小等问题。
2022-04-08现阶段民用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可以通过转换、融合的方式,生产出满足军方使用的成果数据,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从推进双方成果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应从标准化的视角,建立标准化融合工作机制,构建军民通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推动基础类标准的融合,尝试成果类标准的研制。推进军民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及标准融合有利于统筹军民测绘力量。
2022-01-21在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三维GI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充分,也达到了更好的实践效果。三维GIS是当下和未来GIS技能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向,它使空间信息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内。文章从三维空间数据库模型、物联网、三维可视化、互联网+GIS等方面对三维GIS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2021-12-25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型产业之一,矿业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作为矿山开采的基础条件,测绘质量提升属于行业重点探究的一个课题。无人机属于现阶段一种新颖的数据采集载体,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存在着工作质量高、效率高、操作简单、机动性高等相关特点[1]。同时,无人机测绘技术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空间具体状况体现出来,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要求。
2021-12-16促使智慧城市智能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其涵盖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1]。因此,通过在智慧城市测绘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联通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智能化服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1-12-15土地资源调查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高效的土地调查与管理,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遥感技术以宏观、综合、动态、快速、准确的优势为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提供了先进的探测与研究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质量可靠的土地信息,为相关部门后续的土地规划利用奠定基础,实现国家土地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2021-12-15随着信息化进程与城市规划设计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向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进行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合理利用当下相关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测绘技术以及定位系统,可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021-12-1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地图
期刊人气:91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0-8128
国内刊号:11-4703/P
邮发代号:2-912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7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6
影响因子:0.41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