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程测绘中。无人机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凸显出其技术应用优势,显著提升了测绘工作效率与精度。文章主要探讨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地籍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全面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必须首先做好土地测量工作,以此促进土地保护工作转型,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在开展测量工作时,应当合理应用地籍测绘技术,全面提升测绘效果。应用测量技术能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是由无人机信号传输、非专业量测数码相机、定位导航、飞行控制操作、无线电遥测等系统组成,该项测量技术便于操作,分辨率高,环境影响程度比较小,性价比较高,作业周期比较短。由于无人机具备以上优势,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地籍测绘工作中,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勘测效果。
1、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特点
1.1 影像分辨率高
无人机开展低空区地籍测绘时,通过优化整合和处理影像资料获取数据,该类处理工作不会干扰和影响摄影工作。无人机在低空摄影测量优势在于提升图像分辨率。此外,应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时,地面高层建筑不会影响摄像资料获取,能够全面减少负面影响因素。此外,应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建筑纹路,以此扩展技术应用范围。
1.2 摄影操作便捷性高
相比于其他地基测绘技术,无人机低空航拍技术具有快捷性与便利性优势,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因此应用目标范围较广。在使用无人机摄像技术时,投入成本明显低于传统地籍测绘成本,能够节省地籍测绘工作的经费投入。对于操作系统维护而言,无人机的结构及操作系统简单,能够降低测绘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3 提升测绘精度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时,应提升地籍测绘数据与参数的精准度。基于技术角度分析,测量工程中能够实现亚米级参数精确度,在测量土地精度时,能够满足1:1000的测量标准,设定高精确度的测量条件。在开展城市测绘工作时,大部分地基测绘工作都要提升测绘精度与深度,因此在研究和开发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时,可以弥补传统人工地籍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全面加强城市测绘工作完成度。
1.4 地籍测绘安全性高
在应用无人机摄像测量技术时,测量人员无需深入实地开展手工测量,全面提升技术应用的安全等级。在确保技术安全的同时,能够提升技术灵活性。此外,在应用摄影测量技术时,不受自然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测量精度比较高。在技术应用期间,不论气候因素还是环境因素,都不会加大测量结果的误差。在此基础上,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在于测量区域无限制,不管是偏远地区还是山区,都能够高效完成测量任务。无人机系统包含云计算服务系统,由无人机监控系统、航迹规划和传感器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组成。其中,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出无人机设备状态,规划地籍测绘路线和范围,以此明确最佳测绘航线,同时确保无人机设备遭受危害时,能够快速做出响应,规避危险障碍。
2、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流程
随着无人机摄影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开始研发海星影像处理技术、自动空三技术和匹配技术,增加多种数据摄像处理软件,为地籍测绘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发展背景下,应用无人机摄像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基于现有摄影技术支持,获得拍摄画面信息,以此提升参数精确度。在数字高程矩阵、数字表面模型帮助下,测量技术应用人员能够全面落实信息处理工作。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流程如下:
1)采集相关数据参数,之后通过数据平台,高效缓存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定位定姿系统数据。通过缓存结果,为地籍测绘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科学处理缓存数据,智能匹配缓存数据与计算机,利用光束区域网平差方式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以此实现数据匹配,同时能够作为影像区、外部区方位的确定依据。
3)合理分析无人机摄影内容与要素,同时开展外部要素分析工作。为了确保测绘任务质量,需要将密集匹配技术应用到测绘过程,以此获得摄像地籍测绘的三维DSE云点,做好数字表面模型的数据处理工作,提取规格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确保数字高程模型的真实性。
3、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实践
3.1 实验概况
A地区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实验区,西部边缘至东部边缘长度为1km,北部边缘至南部边缘的总长度为800m。在实验操作中,基于最终目标,无人机摄影区域为A地区主道路线东部位置。
3.2 测量和布设摄影控制点
在此次实验中,无人机低空航拍必须明确摄像控制点,保证摄像位置地势平缓,以免由于层数过高所致建筑物受影响,降低摄像结果精确度,影响摄像精度。
在控制摄像点时,应当确保控制点周边交通系统的畅通性。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点和强电磁辐射源头间保持标准安全距离,保证摄像点和强电磁辐射源距离大于5度重叠。此外,在A地区试验点周边设置区域网,用于摄影辅助,同时将控制点设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航拍区域内。在摄像操作时,摄像控制点应当沿着航线前进方向设置,邻近摄像控制点间隔距离大于200m。
在设置点位时,必须将点位设置在平缓位置,使用鲜亮颜色标注点位具体位置。为了保证点位空间位置测绘落实到具体位置,需要应用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中的实时动态差分法,对不同测绘点摄像的像素点进行测量,以此确保地籍测绘参数小于3cm,之后计算平均值即可。
3.3 数字划线地图精确度优化方法
在实验研究中,必须全面收集外业点数据参数,确保外业作业点具备测绘特征。在操作过程中,地籍测绘工作站内部必须引进该类作业点,通过立体模型处理数据信息。通过该种操作方式,能够密切关注摄像点位和地面物质的内在关联,确保地籍测绘人员准确计算定位精准度,减少计算误差。此外,在摄影测量中,推广应用数字划线地图技术。在开展测量工作时,应当严格控制光标切准误差,误差标准控制在8cm以内,以此提升地籍测量图像的定位精准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无人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地籍测绘工程广泛运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发挥高效率、高分辨率、高安全性及低成本优势,全面提升测绘效率,确保地籍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我国地籍测绘工作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开展地籍测绘调查工作,科学性与先进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霍伟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9,25(06):111-112
[2]韩家雄,王晟,张凤佳.无人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电网铺设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环境技术,2019,37(05):154-159+171.
[3]巨正平,路云.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科学,2019,37(05).:723-726.
[4]周永丹.浅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22(15);238.
[5]黄晨东族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地籍底图测绘中的应用——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镇、苏澳镇、芦洋乡)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项目"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18,16(05)79-82.
文章来源:赵勤.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1,(06):97-99.
分享:
泛在测绘被定义为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认知环境与人产生关系时使用和构建地图的活动和能力[1]。泛在测绘服务于近乎实时定位的大众行业,时空位置信息是这类应用的数据基础,除了专业的测绘数据,一些非专业的包含空间位置的众包数据也逐步成为测绘行业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
2023-10-30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快速、高精度的空间大数据处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摄影测量作为空间大数据的重要采集方式自然存在大量社会需求,同时这对摄影测量人才的数量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对于摄影测量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即在摄影测量学课程设计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023-09-05房产测量主要是利用测绘技术和方法,采集和表达房屋物权的有关信息,为房屋产权、产籍和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住宅逐渐增多,对房产测量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房产测量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大面积房产测量平面图绘制的方法。
2023-08-30为促进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特点、应用范围与作业流程,介绍了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在线路规划与地形图测量、电网应急救灾、电力巡线、电力线上异物处理中的应用。但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无人机在空中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姿态不稳定、飞行时间偏短、航拍面积较小等问题。
2022-04-08现阶段民用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可以通过转换、融合的方式,生产出满足军方使用的成果数据,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从推进双方成果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应从标准化的视角,建立标准化融合工作机制,构建军民通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推动基础类标准的融合,尝试成果类标准的研制。推进军民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及标准融合有利于统筹军民测绘力量。
2022-01-21在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三维GI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充分,也达到了更好的实践效果。三维GIS是当下和未来GIS技能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向,它使空间信息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内。文章从三维空间数据库模型、物联网、三维可视化、互联网+GIS等方面对三维GIS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2021-12-25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型产业之一,矿业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作为矿山开采的基础条件,测绘质量提升属于行业重点探究的一个课题。无人机属于现阶段一种新颖的数据采集载体,与传统人工方式相比,存在着工作质量高、效率高、操作简单、机动性高等相关特点[1]。同时,无人机测绘技术将地面的地物、地貌空间具体状况体现出来,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要求。
2021-12-16促使智慧城市智能服务的领域不断延伸。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其涵盖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1]。因此,通过在智慧城市测绘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联通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智能化服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1-12-15土地资源调查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高效的土地调查与管理,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遥感技术以宏观、综合、动态、快速、准确的优势为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提供了先进的探测与研究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质量可靠的土地信息,为相关部门后续的土地规划利用奠定基础,实现国家土地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2021-12-15随着信息化进程与城市规划设计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向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进行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合理利用当下相关信息化技术与设备,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测绘技术以及定位系统,可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021-12-15人气:1867
人气:1607
人气:1281
人气:1217
人气:10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期刊人气:2254
主管单位: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测绘学会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672-5867
国内刊号:23-1520/P
邮发代号:14-5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1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