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运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8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以不同麻醉方法为基准,将10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54)。其中,对照组产妇使用的麻醉方法为单次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产妇使用的麻醉方法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对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其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如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首选。主要原因是剖宫产手术能够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使他们免受疼痛的折磨,部分产妇因自身原因无法进行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区别于自然分娩的是,剖宫产手术需要经历开刀、缝合等过程,所以需要对产妇使用麻醉来减轻疼痛。本文对不同,麻醉剂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体现研究价值,特选择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8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以不同麻醉方法为基准,将10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54)。108例产妇中,最大年龄为36岁,最小年龄为21岁;身高153~176cm;体重52~131kg。同时以产妇无麻醉过敏现象;具有较高的依从性;无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为纳入标准。对比两组产妇基础资料中的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当产妇进入手术室后,为缓解她们紧张的情绪,主刀医生及医护人员要用亲切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于术前30min向产妇肌注10mg的地西泮;予以产妇面罩吸氧,氧气流量控制在3L/min;连接监测仪,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其中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在手术过程中,如果产妇的血压过低,应通过加快输液或是使用黄麻碱等手段使产妇的血压恢复正常;如果心率过低,应加用阿托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对照组产妇使用的麻醉方法为单次硬膜外麻醉。首先,协助产妇取右侧卧位,并选择L2-3的进针间隙;其次,合理选择进针方式,即硬膜外穿刺针的斜面向上垂直进入产妇皮肤;最后,注射0.75%的罗哌卡因(18~20mL),注射结束后一次性拔出硬膜外穿刺针。待麻醉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手术。
研究组产妇使用的麻醉方法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首先,选择L1-2硬膜外穿刺置管,然后使用7号腰针穿针于L2-3间隙穿刺,待流出脑脊液后,注射0.75%布卡因(2mL)和10%葡萄糖(1mL)的混合液。待麻醉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以及麻醉剂量;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率减慢、术后头痛。
2、结果
2.1生命体征监测指标
手术过程中通过对两组产妇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监测,其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数值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原理(P>0.05)。
2.2麻醉效果
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x±s)
2.3并发症
对照组低血压6例,恶心呕吐3例,呼吸抑制0例,心率减慢2例,术后头痛5例,总发生率16(29.63)%;研究组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1例,呼吸抑制0例,心率减慢0例,术后头痛1例,总发生4(7.41)%。
3、讨论
在妇产科中,因剖宫产手术能够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使产妇免受疼痛的折磨,帮助部分因自身原因无法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顺利生产,保护母婴安全,使其受到许多产妇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区别于自然分娩的是,剖宫产手术需要经历开刀、缝合等过程,所以需要对产妇使用麻醉来减轻疼痛。单次硬膜外麻醉与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为剖宫产手术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使用价值。对于单次硬膜外麻醉方法而言,由于其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等优势被进行广泛的运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新技术的引进,单次硬膜外麻醉法被逐渐取缔。
本次研究显示: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体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对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其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数值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原理(P>0.05)。
在剖宫产手术中,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小平.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9.
乌兰格日勒.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2):41+44.
分享:
产科是现代临床医学中四大主要科室之一,其主要研究女性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以及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当进行产科手术时,手术室的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而产科手术过程中情况多变,意外事故较多,易造成医疗纠纷,具有较高风险[1]。
2025-04-23宫颈机能不全以宫颈病理性松弛或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导致其发病原因众多,如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峡部括约肌功能下降及宫颈内口纤维组织断裂等[1]。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易导致早产、重复性流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及身心健康[2]。
2025-03-14剖宫产产妇因情绪紧张、麻醉等因素,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从而引发术中寒战[1-2],而术中寒战会增加耗氧量,加重循环负荷,威胁母婴安全[3-4]。因此,积极探索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对指导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具有积极意义[5-6]。本文分析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
2025-02-26无痛人流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手术,其操作简便、安全、无痛,可缓解患者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且对机体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肥胖患者的咽部脂肪堆积,肺顺应性降低,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梗阻,而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患者心、肺功能,手术风险较高 。
2025-01-25舒芬太尼是PCIA常用药物,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好,呼吸抑制风险更低。但舒芬太尼也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2]。合理控制舒芬太尼剂量有助于增强镇痛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剂量PCIA对CS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5-01-02种分娩方式主要用于高危妊娠、高龄产妇、难产等情况,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改变,高危孕妇增加,剖宫产率随之增加,相应的术中出血或术后出血发生率也有所升高,而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甚至是导致产妇死亡最为主要的一个诱因,为此需引起重视。有关研究中发现,相比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更高。
2024-12-25目前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有效术式是宫颈环扎术[2],其原理是通过手术降低子宫下端的负荷及子宫肌纤维的张力,恢复宫颈结构及增强宫颈承受力,延缓子宫下段的伸长及宫颈口的过度松弛,并保留宫颈黏液栓、宫颈长度,从而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3]。
2024-11-11针对因宫颈机能不全所致流产,宫颈环扎术是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3],可有效延长孕周,提高足月分娩率。宫颈环扎术对手术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等要求较高,不仅要满足快速起效和长效镇痛等要求,还需考虑术后快速康复,减少麻醉药物对孕妇的负面影响,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加快术后康复和母婴安全[4-5]。
2024-10-17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广泛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给予患者相关知识和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以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操作,从而加速康复;
2024-09-24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 PPP)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手术切口位置,同时伴胎盘绒毛植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前置胎盘。随着我国全面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且过去遗留的大量瘢痕子宫产妇,近年来PPP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育龄期PPP的妇女具有较高的致命性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严重者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2024-09-24人气:16674
人气:15573
人气:14844
人气:14023
人气:128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期刊人气:4145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2216
国内刊号:21-1332/R
邮发代号:8-172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40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1.47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