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态度评分为(8.58±0.79)分、护理技能评分为(9.23±0.51)分、健康宣教评分为(9.35±0.58)分、病区管理评分为(9.54±0.33)分,高于对照组的(6.98±0.65)分、(8.02±0.74)分、(8.22±0.34)分、(7.98±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因疾病原因产生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传染性疾病又被称为传染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主要由病原体引起,可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临床比较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肝炎、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等[1,2]。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不仅能促进疾病的治疗,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3]。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44.89±3.76)岁;有34例患者为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有38例患者为乙型肝炎,有28例患者为丙型肝炎。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3.52±3.54)岁;有32例患者为流行性出血热,有36例患者为乙型肝炎,有32例患者为丙型肝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基础生活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观察,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等[4]。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对科室人员进行细节护理知识培训,改变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观念,帮助其树立细节护理相关理念;定期为科室人员进行细节护理理念的讲解,嘱护理人员在实施细节护理过程中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负责到每个细节。(2)护理人员是各项护理措施的执行者,必须让其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定期对细节护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细节护理相关技能培训,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及实践机会,增加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实践能力;培训后对其进行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执行护理任务[5,6]。(3)根据细节护理管理的各项要求,制订合理的细节护理管理操作流程,让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据可依,严格按照流程制度规范操作,尽可能做到符合标准[7]。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从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健康宣教、病区管理4个方面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2)护理满意度:利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态度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健康宣教评分、病区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会对患者自身及周围人群具有一定的威胁[8,9,10]。细节护理管理属于现代化的一种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细节护理管理更注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1,12,13]。细节护理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规范化、细节化、流程化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多方面的合理需求,让患者在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幸福感及满意度。通过细节护理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了其操作技能,有利于整体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升[14,15,16]。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取专业的心理疏导方式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因疾病原因产生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态度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健康宣教评分、病区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因疾病原因产生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章传顺传染性疾病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J].产业科技创新,2019(35):120-122.
[2]李晓旭.朱莺刘春丽我国突发重大传染病护理研究态势分析[J]循证护理,2020,6(10): 1044-1051.
[3]童莲俐,王新霞感染性疾病护理人员从业状况分析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131-132.
[4]吴婷婷细节护理管理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9,17(3):86-88.
[5]肖春红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04.
[6]储园园安宁疗护与传统护理在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4(36):31,36.
[7]宋琦,许石全.万海滨,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医养结合机构面临的管理挑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33-3
[8]阚春艳杨淑媛陈丽冬安宁疗护在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56):260,263.
[9]邵园园综合性护理在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151.
[10]杨华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传染病病房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375-376.
[11]闫梅传染病防治中的医护管理与人性化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5.
[12]刘义兰,黄恺,能莉娟,等综合医院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 55(7): 1006-1010.
文章来源:贾昊楠.细节护理管理在传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234-235.
分享:
乙肝主要传染期包括急性期、疾病潜伏期、慢性活动期。乙肝是常见的肝病类型,加强乙肝的防治是目前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3-5]。母婴垂直传播是造成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通过婚前乙肝标志物检测,能够确定是否已经感染或者带菌传染性程度,可良好防治此类人群,进而控制疾病传播,对促进全面健康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5-6]。
2025-03-11虫媒传染病是指被节肢动物(如蚊、蚤、白蛉、蜱、螨等)叮咬而感染发病,以媒介的生物性或机械性传播将病原体从宿主动物传给动物或人类而引起,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传染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虫媒传染病威胁着全世界80%以上的人口,每年有70多万人死于虫媒传染病,一半人口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风险[2]。
2025-02-25仔猪黄痢主要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仔猪患病后排黄色稀粪并迅速死亡,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猪主要病理变化集中在肠道,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当机体组织出现炎症时,会导致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
2025-01-08据统计,新冠肺炎对中国餐饮业、文旅业以及工业造成了数千亿损失。一些专家学者从细胞、分子等微观结构了解并分析新冠肺炎传染机理,从生物数学角度出发去探索新冠肺炎的传播规律,以此来研制相关药物和疫苗、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来防控新冠疫情的复发并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预测[1–10]。
2024-12-0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的 2019年全球前10位死亡原因中,呼吸道感染位居第4位,导致260万人死亡。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潜伏期短、发病急等特点,急性加重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差,5年死亡率约为50%。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包括Inf、MP、RSV、HRV、HADV等,多样且复杂。
2024-11-21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目前唯一可用的M.tb疫苗,对儿童播散性结核病可发挥有效预防作用,但对成人的长期保护效应有限[2]。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与野生株相比,BCG丢失了100多个基因编码序列,即所谓差异区域(regions of difference,RD),其包含了16个区域(RD1-RD16)[3]。
2024-11-15症状监测是指系统、持续地收集、分析临床确诊前出现的与疾病暴发相关的信息,早期发现疾病暴发的迹象,以便作出公共卫生反应。症状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传染病早期发现和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型活动期间开展症状监测是国际上通用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之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活动中均有开展。
2024-11-04据报道,我国的传染病死因中,狂犬病紧随艾滋病、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之后,排名第4位,狂犬病仍然是国内引起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随着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形式的多样化,狂犬病的防治知识被人们更多知晓[2],越来越多的人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且一部分人已反复多次地进行了狂犬病疫苗接种。
2024-10-1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伴随着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传染病的流行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染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传染病监测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部分,长期持续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对疾控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024-10-02蚊虫是重要的媒介生物,可传播登革热、黄热病、乙型脑炎(也称日本脑炎)、西尼罗热、寨卡病、基孔肯雅热和辛德毕斯病等多种具有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毒性疾病。上述疾病的病原分别是黄病毒属的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
2024-10-02人气:16670
人气:16002
人气:15292
人气:14841
人气:1401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传染病杂志
期刊人气:318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6680
国内刊号:31-1365/R
邮发代号:4-352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40
影响因子:1.212
影响因子:0.321
影响因子:3.24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