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兼顾抗疫与学习,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都开展了网络直播教学活动,网课的开展虽然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教育危机,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对正在实施网络教学的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一)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积极意义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师有很大关系。网络直播教学的试行,对中学教师的教学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直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学教师的教学负担。各地学校的教学中,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根据杜文平先生对新课程改革下北京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的调查可知,北京地区中学教师的平均周课时量达到了11.24节[1],笔者所在的学校则达到了每周15节之多。除正常授课外,中学教师的工作量还包括备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进修、培训与教研等,再加上跨年级授课,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大大增加,超负荷的运转使不少中学教师身心疲惫。而网络授课试行以来,同一个年级在同一时段授课,教师不必就某一课程进行反复授课,这样,教师的授课数量大大减少,而课时数量的减少,会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研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备课,为学生呈现更优质的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网络直播教学可通过“问卷星”等软件发布相关习题,这样教师就能通过数据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对掌握不到位的学生多加鼓励和引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及时反馈的效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最后,网络直播为中学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在线下教学时,大多数中学教师由于受时间、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有机会旁听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网络教学则不然,中学教师可在相应时段旁听名校名师课程,了解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学习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毫无疑问,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网络直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行动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关键。网络直播教学直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网络直播有利于学生的二次学习。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新知识,而某些知识往往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学生若因注意力不集中错过或暂时无法理解某个新知识,则很可能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课后的辅导,也会同时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网络直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回放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对课上没有明白的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笔者通过对所教的8个班级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会使用回放功能,并表示观看回放课程对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有重要帮助。
其次,网络教学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在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待在教室里,课后的时间也被教师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少有时间自由安排。网络教学试行后,各科的作业有所减少,学生在课后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进行自主知识建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对所有学习内容达到掌握的程度。[2]”
再次,网络直播教学使学生能更大胆地发言。课堂教学情境下,很多学生由于胆怯或自尊心作祟,往往很难在同学注视的压力下直面教师,或者提出疑难问题。在网络直播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不用直面教师与同学,直接通过课堂笔记的方式在线上传,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通过单独指导,为学生解答疑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网络直播教学使缺位的亲情得到一定的弥补。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陪伴家人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与家人培养感情。而在网络直播教学模式下,家长陪伴孩子学习,可以增进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加深对彼此的理解,这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二、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一)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不利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网络直播课迅速兴起,并运用到全国各地的中学课堂教学中,网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教育危机,但有的网课由于准备不足,匆匆上线,加之网课固有的一些特点,也为广大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首先,由网课技术不成熟带来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几乎同时使用网络授课,如此大的规模,在网络授课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也使网络授课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网课经常会出现卡顿甚至中断情况,这可能是大多数上过网课的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往往会反复跟学生确认,是否有卡顿的情况。在“云课堂”“腾讯课堂”“空中课堂”“钉钉”等各大主要直播软件中,即使是备受好评的“钉钉”,也免不了卡顿、崩盘,这反映了网课技术的不成熟。这些问题不仅延缓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也使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其次,很多教师难以适应网络直播课。站了几十年的讲台,突然变成了网络主播,很多教师表示难以适应,除了心理上的不适应外,网络直播对某些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而言,还是一门技术活,有的老教师平时很少接触互联网,对各种直播软件都不熟悉,更遑论使用直播软件与学生互动交流,因此,各种“直播事件”层出不穷。而且,网络直播须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而很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具备安静直播的条件,于是,上网课时,各种声音乱入,扰乱了教学秩序,影响了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此外,生物课、医学课等一些课程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人体器官之类的词汇,而这些词汇在网课中会被识别为“禁词”,使得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网络直播下的体育课则成了“纸上谈兵”,教师难以带领学生真正实现体育锻炼。
再次,网络直播课缺少了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常规的学校课堂教学,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可以走近学生,实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和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以适合学生的实际为基础而展开,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而网络直播课中,教师无法面对面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一部分同学在消息栏回复的完成情况和设定的时间进行下一步教学,这样的教学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网络直播教学对教师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长此以往,教师必然会因为用眼过度导致眼睛疲劳,对眼睛伤害极大,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对人体的辐射也不容小觑,长时间使用网络直播进行教学,对教师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网络直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在家中开始了网络直播课程的学习,与学校课堂学习相比,学生上网课会有更大的自主性,但同时,初次接触网课的学生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
首先,网络直播课对学生的眼睛伤害大。根据学校课表安排,学生从上午8:30到12:00,下午14:30到16:30都会对着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学习工具,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对眼睛造成伤害。
其次,学生自律意识较差。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有教师的监督、同学的竞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在网络直播学习中,部分中学生由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没有教师、同学和家长的监督下容易走神。据部分学生和家长反映,上课期间有的学生利用QQ聊天和打游戏,从而导致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他们虽然花费了时间去听课,却收效甚微。
再次,由于硬件设备的不足,上课时会出现网络卡顿的现象,教师的直播到了学生端,声音成了电音,影响学生接收信息的效果。同时由于网络卡顿,学生接收信息延迟,可能会错过一些课堂内容。
最后,同以属于一个年级、一位教师的所有班级在同一时间上课,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消息回复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要求回复教师的提问,难免会成为课堂的“陪学者”。
三、结语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彻底结束,网络直播教学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现实下,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积极思考、讨论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扬长避短,“网课”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提升师生的上课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在抗击疫情的路上,学习也不掉队。
参考文献:
[1]杜文平.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管理,2006(03):30.
[2]田晓苗.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王碧.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名师在线,2020(17):85-86.
分享:
国内小湾、锦屏一级、瀑布沟、溪洛渡等水电厂[2-3]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均配置了筒形阀系统,截止目前已安全运行接近10年,为水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机组单机容量大型化,筒形阀的尺寸也逐渐大型化,接力器、控制系统、管路等部件均布置于水车室内,较大地压缩了筒形阀检修的操作空间,提高了检修难度。
2024-11-28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课程上实现思政,落脚点在思政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方向。高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运营技能训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把稳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因此本文主要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背景下,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期望对我国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2021-08-19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带来契机,并且教学创新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录播系统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齐全、使用简单,还能把课堂教学数据化、可视化,同时具有庞大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2021-08-12在线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力学教学团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在线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在线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在线资源建设、在线教学方式以及在线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为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1-02-06本研究的对象是笔者就读高校2018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70名学生,选取他们作为在线教学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学生来自两个班级,在延迟开学期间,他们本学期合班在线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这门课程,该课程的课任教师组织学生就“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开展了“结构化研讨”活动。
2021-02-02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仅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就已经超过了11.3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互联网成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搭建课堂为国战“疫”的重要阵地。
2021-02-01托福考试成绩是国外留学申请及入读的硬性要求之一,托福考试也因此成为近些年颇具热点的项目,被很多地区高校引进和实践。我校考试中心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引进托福考试项目,并投入建设完成托福考场。本文就江苏商贸学院考试中心的托福考场建设情况为例,从建设背景、前期建设准备、考场施工建设和考场监考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标准化托福考场的建设过程。
2020-12-30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自古希腊柏拉图最早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理念起,教育公平追求已经跨越了数千年的发展,“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成为得到普遍共识的三个具体实现层次。
2020-12-10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家校融合”的一体化教学空间框架基本形成、师生信息化教育理念和素养得到较大提升、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教师在线学习、教学和教研均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得以有效开展。
2020-12-10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从e-Learning开始转向U-learning。泛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所需任何信息方式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
2020-12-10人气:2640
人气:2104
人气:1828
人气:1744
人气:143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电化教育
期刊人气:3267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6-9860
国内刊号:11-3792/G4
邮发代号:2-107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