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校园里学生恋爱现象随处可见,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恋爱观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学生面临的恋爱心理问题纷繁复杂,主要有恋爱动机失真、恋爱态度失衡、恋爱行为失当和恋爱道德失范。笔者认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全员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应对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和最想尝试的事情之一,由于大学生的心智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幼稚性和成熟性并存,因此恋爱过程中常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从现实表现来看,一些大学生不能处理好恋爱中的关系,从而引发多种心理困惑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面临的恋爱心理问题
大学校园是恋爱的沃土,经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恋爱率逐年攀升,且恋爱年龄趋向年轻化[1]。大学生们都处在谈恋爱的花季,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比较显得相对滞后,由于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全球化、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其恋爱行为。下面主要从大学生恋爱心理中的恋爱动机、恋爱态度、恋爱行为和恋爱道德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恋爱动机失真
恋爱动机源自恋爱的需要,直接指向了恋爱的目的。大学生恋爱动机失真主要体现在:
(1)从众效应。人们也称之为羊群效应,一个人总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看到自己的同学时而秀恩爱,就会有想谈恋爱的冲动,特别是同寝室的室友,彼此间的影响更大。通过有关资料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四分之一的人谈恋爱是因为“看着同学们都成双入对,自己可不能孤家寡人”[2]。
(2)贪慕虚荣。在很多大学生眼里,有对象是一件值得炫耀和骄傲的事,可以对外证明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反之,无恋爱可谈的学生则被认为缺少魅力。尤其是女大学生们更容易沉浸在被人追求和欣赏中不能自拔,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3)功利心态。这些心理表现在选择对象的标准上,一些学生常以金钱多少、门路多少、权力大小为衡量恋人的标准,看对方人品道德少、责任意识少而物质条件多[3]。
2.恋爱态度失衡
如果把恋爱看成是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两个人所持有的态度和表现的行为都是不一样的[4]。恋爱态度是决定爱情质量的心理基础。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之所以会在恋爱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多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恋爱与学业、集体、道德、博爱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大学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自己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面对大学课程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置于学业之上,把宝贵的精力和青春过多的消耗在谈情说爱上,既耽误了学业,又难以获得真正的爱情。
(2)恋爱与集体的关系。即使被爱神之箭射中,也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人世界之中。若远离集体,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朋友圈,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3)恋爱与道德的关系。恋爱的前提是双方平等、互相尊重。恋爱过程必须恪守道德要求,恋爱过程中应互教互助、真诚相待,选择恋爱对象时应注意对方的道德品质。恋爱行为要文明、自尊、自重、自爱。
(4)恋爱与博爱的关系。爱的情感不仅包括情侣之爱,当然还包括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社会之爱、祖国之爱等。一个大学生如果不爱父母、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也就不可能在恋爱过程中付出真的情感[5]。
3.恋爱行为失当
当大学生恋爱动机失真和恋爱态度失衡时,必然引起恋爱行为的失当。主要表现在:
(1)透支式的恋爱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被大学生投入到谈情说爱中,而大学生还不能经济独立,多需要家庭给予经济支援,无形中给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负担。因此,大学生的学业及日常的生活会因为透支式的恋爱投入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2)浮夸式的情感表示。大部分学生在展露自己感情的时候,过于随意、不拘小节,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作和行为。更有部分学生甚至偷吃禁果,在高校长期同居的现象屡见不鲜。表达爱的方式千千万万种,浮夸式的情感表示不合适。
(3)极端化的报复行为,对爱情的片面认知和不真实的恋爱动机,导致大学生在恋爱中唱“独角戏”等现象经常发生。
4.恋爱道德失范
恋爱道德是调节恋爱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它还包括社会责任,以及诸如爱情中的道德责任等问题[6]。当前大学生的恋爱道德意识普遍较弱,主要表现在:
(1)恋爱道德的庸俗化。部分大学生在爱情、自我利益、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淡化和自我责任感的缺失。如前所述,大学生恋爱或出于虚荣,或出于解闷,或出于欲望……凡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所爱的人的学业和未来,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
(2)恋爱目的功利化。它表现在建立一种爱的关系的过程中,把爱当作一种投资和交易,看对方是否有“利用价值”。这样功利化的爱情观玷污了爱情的高贵与纯洁。
二、应对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恋爱中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问题的集中反映。本文仅从学校层面提出应对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几点措施。笔者认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全员育人校园文化环境,是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首先,从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出发点,特别是从思政理论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的建设开始,要重视恋爱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政理论课的教师,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和基础法课程的教师,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恋爱关系问题,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明确为了恋爱而牺牲学业是愚蠢的,但是为了完全学习而牺牲爱情也是不科学的;正确处理好爱情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远离群体,疏远同学,沉迷于两个人的世界,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爱情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学校党委、学工部、团委、宣传部等学校行政管理以及教学辅助人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大学生喜爱的观摩集体活动。这种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沮丧,转移和发泄青春期大学性冲动的问题。
最后,高校应积极建设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心理学上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只要所处的环境很美,那么不良情绪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美育是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学校的建设应始终考虑到美感,要像建设花园一样建设校园,因为校园里的学子都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倪秀娟.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告[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49-51.
[3]岳云强.新时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9(3):56-57.
[4]汪小红.试论《爱弥儿》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启示[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2-24.
[5]于文华.“90后”大学生恋爱抗挫折能力差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6(8):64-66.
[6]何文.大学生失恋的处置策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8):82-84.
尹涛.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96-97.
分享: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发展与推广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识。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于相关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前景较为广阔。首先,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各大汽车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来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售后等工作。
2023-11-02数学教学是小学生感悟学科知识、应用课程规律、开展高阶思维以及实现素质发展的认知空间,自然需要小学生强大认知力、思维力以及创新力的全面支持。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教师着意借助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与实施原理去激发小学生的生命活力,推动小学生进入高度亢奋状态,借此释放小学生的课程能力。
2023-10-31进入研究生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作,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加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许多研究生经历了漫长的线上学习,但线上教学对研究生的专业发展和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处于教育转型时期的研究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由此产生了种种焦虑和苦恼,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023-10-24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过于形式化、缺乏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心理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也难以达到预防和纠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心理教育教学发展模式,从“家校合作”方面入手进行探索,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023-07-24心理韧性的确切概念在心理学领域尚未达成统一,但主要可归纳为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三个层面。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心理韧性多涉及品质性定义层面,即心理韧性是大学生的一种品质或能力,能够从不良事件导致的消极情绪或经历中恢复出来,且灵活适应多变的环境。由此可见,心理韧性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导致大学生心理韧性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023-07-05良好心理素质是塑造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条件,可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遇到问题时转换视角改变固有思维方式,使学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课堂授课、日常交流沟通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小学的校园环境。家长与教师分工协作,引导学生直面挫折与困难,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022-01-22进入新时代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理论指导和课程实施等方面有一些不适应之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习科学的有关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心理课堂,形成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项目式教学新模式。经过为期15周的教学研究实验,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程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2021-12-24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教育职责相对单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理性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发展性和积极性的价值取向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创新理念、拓展路径、丰富内容、优化队伍、完善机制等方面,着力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2021-11-25现实社会是当代中职生构建价值观的本源,而他们面临的社会却越来越错综复杂,部分中职生独有的心理行为偏差,体现在其价值观上,就产生了混乱性、矛盾性与不稳定性等特点。这种未经系统化,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的价值观结构,在面临冲突和矛盾时,极易激起巨大的情绪反应,使中职生在调整自身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常陷入失调状态,出现了所谓的“价值观问题”。
2021-11-05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发展至今,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了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关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问题也逐渐地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研究问题,尤其是在近些年,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整个社会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2021-10-29人气:2853
人气:2708
人气:1606
人气:1185
人气:106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大庆社会科学
期刊人气:574
主管单位: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2-2341
国内刊号:23-1020/C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045
影响因子:0.077
影响因子:0.259
影响因子:0.356
影响因子:0.0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