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深刻的感受到了这种巨大变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将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感,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使教材更加活跃,大大提升教师与学生间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所谓电化教育,就是指结合运用现代化教育的思想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使用这些媒体工具传递信息过程中推动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电化教育已经有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走的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的自主创新之路。我国的电化教育源自于美国的视听教育,但又不同于视听教育。我国早期的“电化教育”一词的提出,是1933年由教育部教育司司长陈礼江先生提出的,主要指电影和无线电广播教育,是以电影、录音等视听教学辅助手段为特征的教育方式,基本等同于视听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至“文革”时期,又一度处于停顿状态。到了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成立了中央电化馆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并随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1983年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化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成为了电化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的名言。早期电化教育的重点是视听媒体的应用,接着慢慢发展到对教育形式和教育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存储和对信息的控制的组识和设计。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了从多媒体教学设计向信息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电化教育的发展则已从视听教学向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阶段转变,从以教学过程设计为重点,到以各种学习过程和资源的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教育阶段转变。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化教育已经形成独具特色,严谨的知识体系。
二、电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主要是将信息资源、课程实施、课堂内容和课程结构等教学体系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新型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的形式就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了使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能投入学习,教师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中语言具有幽默性,并加入一定的肢体动作等。但是,这种方法以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并容易对学生造成审美疲劳。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则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直观、集中视觉和听觉,灵活多变的来改善教学。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更好的表达出言语难以表达的思维,从而达到比传统教学更方便高效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信息技术,可以生动的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理解。但是,信息技术要真正的进入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一句空话。怎样才能在信息化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主动提出质疑,提高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才是全面的信息素养。比如,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的能力,在快速浏览知识的同时,把握当中的重点,提炼主要观点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下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在中学生认识水平比较低,自制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在大量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了。目前,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整合的研究,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教师应当首先了解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学习经验,确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先进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要加强对中学教师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学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更好的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同信息技术结合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三、中学电化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
结合现在中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学主要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学的教育重在发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课堂是中学教学的核心。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教育结合传统教育,实现电化教育的优势最大化,形成优势互补与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创新,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兴趣和求知欲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有助于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实现教学的互动和高效,为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有益的保障。“观念的贫穷比财产的贫穷更可怕”,新世纪阶段,必须要实现中学电化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体就是要突破那些与当前电化教育工作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思想和陈旧观念。要大力做好电教宣传工作,努力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中超越出来,认真研究中学电化教育的工作规律和特点,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外,要实现中学电化教育工作的管理创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学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结构上都分属两个系统,不具有统一协调性。因此,必须按照系统性原则,根据教育的特性实行科学管理。必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知能化教学环境,体现最新的科学技术,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教学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马云涛.浅谈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与中学电化教育的整合创新[J].赤子,2019,(23):198.
分享:
国内小湾、锦屏一级、瀑布沟、溪洛渡等水电厂[2-3]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均配置了筒形阀系统,截止目前已安全运行接近10年,为水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机组单机容量大型化,筒形阀的尺寸也逐渐大型化,接力器、控制系统、管路等部件均布置于水车室内,较大地压缩了筒形阀检修的操作空间,提高了检修难度。
2024-11-28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课程上实现思政,落脚点在思政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方向。高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运营技能训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结合,把稳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因此本文主要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背景下,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期望对我国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2021-08-19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带来契机,并且教学创新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录播系统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齐全、使用简单,还能把课堂教学数据化、可视化,同时具有庞大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2021-08-12在线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力学教学团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在线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在线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在线资源建设、在线教学方式以及在线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为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1-02-06本研究的对象是笔者就读高校2018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70名学生,选取他们作为在线教学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学生来自两个班级,在延迟开学期间,他们本学期合班在线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这门课程,该课程的课任教师组织学生就“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开展了“结构化研讨”活动。
2021-02-02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仅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就已经超过了11.3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互联网成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搭建课堂为国战“疫”的重要阵地。
2021-02-01托福考试成绩是国外留学申请及入读的硬性要求之一,托福考试也因此成为近些年颇具热点的项目,被很多地区高校引进和实践。我校考试中心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引进托福考试项目,并投入建设完成托福考场。本文就江苏商贸学院考试中心的托福考场建设情况为例,从建设背景、前期建设准备、考场施工建设和考场监考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标准化托福考场的建设过程。
2020-12-30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自古希腊柏拉图最早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理念起,教育公平追求已经跨越了数千年的发展,“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成为得到普遍共识的三个具体实现层次。
2020-12-10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家校融合”的一体化教学空间框架基本形成、师生信息化教育理念和素养得到较大提升、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教师在线学习、教学和教研均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得以有效开展。
2020-12-10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从e-Learning开始转向U-learning。泛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所需任何信息方式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
2020-12-10人气:5162
人气:4790
人气:3984
人气:3662
人气:36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480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3-7667
国内刊号:11-2878/G4
邮发代号:2-466
创刊时间:196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