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对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炎的护理体会实施分析。方法 遴选我院儿科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60例小儿急性咽喉炎患儿为探究主体,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3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剩余3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家长满意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本次研究开展至完成日期为2021年1月-2022年2月。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各项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声音嘶哑、咽痛、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早,P<0.05。结论 对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急性咽喉炎患儿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价值,可明显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可有效促进疾病症状消失,同时还可提升家长满意度,应用价值理想。
小儿急性咽喉炎为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多发于婴幼儿,疾病症状为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可伴随存在食欲不振、乏力、发热等,发病时间无特殊性,全年均可发生,但是主要集中于冬春交替时节[1]。由于小儿喉腔较为狭窄,淋巴血管丰富,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善,诱发感染后极易累及喉腔,可导致喉腔肿胀,若未及时治疗,极易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对于生命安全存在较大威胁。雾化吸入治疗为治疗儿科疾病的有效措施,将其用于小儿急性咽喉炎的治疗中,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可促进疾病症状消失,有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2]。但是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自我意识较差,治疗期间还应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配合度,促进症状改善[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儿科2021年1月-2022年2月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60例小儿急性咽喉炎患儿为探究对象,旨在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日期为2021年1月-2022年2月,探究对象纳选于医院儿科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60例小儿急性咽喉炎患儿,本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包括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纳入30例。汇总各组患儿资料得知:观察组中年龄最高值为11岁,最小为4岁,平均(7.52±1.06)岁;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患病时长为1-3d,平均(2.07±0.74)d;体重为13-32kg,平均(22.53±2.76)kg。对照组中年龄最高值为10岁,最小为5岁,平均(7.52±1.06)岁;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患病时长为1-3d,平均(2.03±0.75)d;体重为12-33kg,平均(22.53±2.63)kg。将各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等资料纳入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主动接待患儿,询问家长其需求以及患儿症状,依据情况指导挂号、就诊、检查。确诊后带领患儿及家属进入病房,责任护士进行简单介绍,依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按照医嘱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告知家属雾化吸入治疗原理、优势、安全性,掌握治疗技巧,促进雾化吸入治疗顺利进行,同时对于饮食进行指导,有效促进恢复。
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1)心理干预。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差,导致配合度不足,且家长过于担忧患儿病情,普遍存在焦虑、烦躁情绪。雾化吸入治疗期间需注意实施心理干预,对于家属讲解小儿咽喉炎与雾化吸入治疗的相关认知,促进认知水平提升,加强护患沟通,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对于患儿,可在治疗期间通过播放动画片、玩具等转移注意力,年龄较小者由家属怀抱进行治疗。(2)体位护理。协助患儿取半卧位或者坐位,对于护理无力、意识模糊的患儿取侧卧位,同时抬高床头3 0°,可促进膈肌下移,增加气体交换量,有利于雾滴沉降于终末细支气管。(3)病情护理。治疗过程中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预防痰液阻塞气管。若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咳嗽、过度换气情况,可拿开口含,指导轻松呼吸几次,待症状消失后再次治疗。若出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情况,需及时停止治疗,同时医生,必要时按照医嘱抑郁吸氧、吸痰措施。若吸入用药为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后指导饮水清洁口腔,预防药物残留造成真菌性口腔炎。(4)预防感染。雾化吸入治疗后机器上取下导管,分离口含嘴与喷雾器,实施清洁、消毒、灭菌。实施护理操作前,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预防致病菌生长,造成医源性感染。
1.3观察指标
护理依从性。根据患儿护理配合情况进行评价,判定内容为一般依从、不依从、完全依从,依从性=一般依从+完全依从。(2)家长满意度。根据小儿急性咽喉炎特点与综合护理干预内容设计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表,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42,内容为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环境管理、人文关怀、优质服务、技能操作、健康宣教、制度落实,评分均为100分,分值和家长满意度存在正比关系。(3)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各组患儿声音嘶哑、咽痛、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平均值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3.0软件对于研究数据实施分析,以相对数表示计数资料,即“[n/(%)],”,应用“χ2”完成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护理依从性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护理依从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护理依从性分析量表[n/(%)]
2.2家长满意度评价
表2数据显示,观察组各项家长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2:家长满意度评价量表
2.3临床症状消失情况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喉部急性炎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声门下组织出现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出现黏膜上皮溃疡缺损或者是黏膜下坏死等[4]。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喉腔较为狭窄,软骨较为柔软,淋巴组织丰富,黏膜下组织尤为松弛,且神经系统稳定性差,极易出现喉痉挛等情况,出现阻塞的可能性较大[5]。受以上特点影响,小儿发生急性咽喉炎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成年人,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吸入性呼吸困难,早期呈现为阵发性犬吠声音,继而有出现哮吼性咳嗽和吸入性喘鸣,严重时会出现缺氧情况[6]。
相较于其他给药途径,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药物以微粒形式吸入,可直接与病灶部位接触,局部用药浓度高,对于咽喉部刺激小,可均匀分布于肺部,同时还可避免其他用药形式对于脏器的影响[7,8]。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为患儿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促进疾病症状消失,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对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急性咽喉炎患儿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价值,可明显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可有效促进疾病症状消失,同时还可提升家长满意度,应用价值理想。
表3:临床症状消失情况量表
参考文献:
[1].张红彦,赵芳.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咽喉炎症状缓解的作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1):164-165.
[2] .王春燕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5):52-53+56.
[3]赵叶夕.心理护理对慢性咽喉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舒适度的促进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4-15.
[4] .刘雪峰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护理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0 ,35(06)-569-570+572.
[5] .孙洋舒适护理在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3):99.
[6] .谷是丽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炎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1):102-103.
[7].刘燕,许凤,井伟婷等.舒适护理对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37+146.
[8] .刘继红利咽饮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7 ,26(02):57-59.
文章来源:刘云燕.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4):
分享: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引起,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激素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虽能有效缓解水肿等症状,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患儿体貌特征改变及免疫系统受影响[1]。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工作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025-03-31高热是儿童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高烧晕厥则是儿童发烧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一种症状,通常是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其临床特征是身体的某些部位会突然的发生一阵抽搐,还会伴有眼球不正常的转动、神志不清、牙齿紧闭、嘴唇发紫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025-03-11麦丘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与体细胞突变相关的罕见病[1],发病率为1/1000000~1/100000[2],女性患病率较男性患病率高[3]。该病的发病机制与体细胞内GSA基因编码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α亚基(GNAS)基因突变有关。
2025-02-21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或称为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可能从产前到产后早期开始的致残性神经发育障碍,是增长最快的残疾之一,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造成了大量的健康损失。ASD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的兴趣取向,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一个亚型。
2025-01-16发热虽然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机制,但持续性高热不退,对儿童身体健康仍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昏迷、惊厥、脱水等生命危险[2]。发热症状,是由患儿机体内部分致热物质受到刺激后导致体温调节系统向上调整,引起机体出现温度过高的病理性反应[3-4]。
2025-01-14孤独症是以不同程度行为方式重复刻板、人际交往障碍等为特点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发育时期,具有较高致残率,对儿童身心健康及家庭经济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尚无药物能有效治愈孤独症,临床多选择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以改善症状,提升语言表达及社交能力。
2025-01-06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症,其潜伏期通常在1至3天之间,尤其在24个月以内的幼儿中最为普遍[1]。此疾病发病迅速,表现为零星或小规模暴发,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和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进行传播[2]。患儿常出现急性腹泻,部分病例可能伴随持久的发热和呕吐,导致电解质失衡,甚至可导致假性肠梗阻、惊厥等并发症[3]。
2024-12-11随着儿童的扁桃体炎性病程延长,其扁桃体出现腺体样肥大的程度也会加重,还可能对患儿的机体正常发育产生影响,在疾病得到确诊后,需尽早为患儿实施手术治疗,以使疾病得到彻底治愈。由于病变所处的位置在咽喉部,因此在手术治疗时,选择的麻醉方式通常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该种麻醉方式有利于实施呼吸道管理工作。
2024-12-10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造成患儿免疫力低下、身体不适,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反复发作概率。有研究表明,在患儿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加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024-12-05自闭症(ASD)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多发于婴幼儿时期,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1]。患儿发病后会出现社交功能障碍、兴趣缺失、沟通障碍等,部分患儿伴随精神发育障碍[2]。ASD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多以康复教育为主,配合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一般。
2024-12-0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期刊人气:216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307
国内刊号:11-2249/R
邮发代号:82-397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255
影响因子:1.553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5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