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儿童急性阑尾炎(AA)约占小儿外科急性腹痛的20%~30%,临床上多认为AA的病因为粪便残渣或淋巴组织增生阻塞阑尾管腔,导致管腔内高压力,损害黏膜的完整性,进而导致感染并最终发生AA[1]。但最近有研究认为,AA的发生还与原发性感染、遗传及基因易感性、饮食、外伤及环境等因素有关[2]。目前我国对儿童AA的病因尚无系统的认识,现就儿童AA的病因综述如下。
188
0
小儿惊厥为常见儿科紧急症状,6岁以下小儿发生率高达4%~6%,为成年人的11~15倍。部分小儿惊厥存活者还会出现多动、脑性瘫痪、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及健康[1]。我院发现,急救护理对惊厥患儿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具体如下。
179
急诊预检分诊为医院急诊就诊的重要环节,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优先顺序进行快速分类,明确治疗次序,合理利用急诊资源,保障救治效果。多数儿科危急重症患儿病情复杂,加上近年来儿科急诊数量增加,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出现儿科急诊拥堵现象,部分急诊患儿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149
小儿肠套叠是急诊中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幼儿。肠套叠是指近端的肠段与肠系膜向远端肠腔内套入,由于婴幼儿的肠蠕动活跃,尤其在添加辅食期间,易导致蠕动紊乱[1],且若患儿存在胃肠道或上呼吸道感染,多并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影响肠管正常蠕动,从而引起肠套叠。
183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为常见病原菌,是引起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及哮喘发展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可闻及肺部湿罗音或哮鸣音,RSV感染后可出现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上皮细胞脱落,呈现为气道高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是患儿出现反复感染喘息甚至哮喘的重要原因。
129
小儿肠炎通常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易使患儿小肠、结肠出现炎性反应,其致病原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原虫及寄生虫[1]。小儿肠炎一般是以排便次数异常、排便性状异常为主要临床症状,当患儿病情进展严重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引发患儿休克及死亡情况。小儿肠炎作为一种发生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以腹痛、大便频次增多及粪便稀薄等为主要症状表现,多呈胃肠道反应。
124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入标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标准向中药倾斜。与2012年相比,2018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增品种中就包括67个中成药品种。随着基本药物的增加与新型中药制剂的开发,中成药在儿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有调查发现,超过70%的儿童家长认同“儿童服用中成药比化学药更安全”。
143
上消化道异物是儿童消化科急诊中常见疾病,有研究表明,75%的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小于5岁的儿童,绝大部分消化道异物可通过肠道顺利排出,但消化道异物仍有造成消化道损伤(溃疡、穿孔)甚至死亡的可能。由于目前生活水平提高,幼儿玩具及生活清洁类产品不断增多,再加上监护人疏于看管,使得幼儿接触到这类产品的机会增多,这就容易造成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
小儿罹患急性喉炎后,具有弥漫性特征,发病迅速、变化快,以声嘶、喉鸣等为临床表现,如果未能获得及时高效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将加剧,继而诱发急性喉梗阻,一旦发生该疾病,患儿会产生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等表现,病情严峻时,会诱发器官衰竭、窒息事件,进而形成死亡。
68
儿科急诊常接诊一些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的呼吸困难患儿,需进行紧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措施,在插管后快速确定插管位置,并维持稳定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于成功救治患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通过无创检测呼出气体中含CO2快速判断插管位置在气道,并通过数值高低反应患儿通气状况[3,4],避免反复进行有创性动脉血气分析操作。
37
BNP作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1],但国内大样本的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科的资料仍然缺乏。本研究旨在对儿科急诊患者BNP检测升高的疾病谱及其严重性进行研究,进而评估床旁快速BNP检测对儿科急危重症特别是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
29
阑尾炎是小儿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容易导致寒战、高热,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由于小儿的自身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对外界病原菌的抵抗力较差,加之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时间较短,手术部位皮肤及手术室相关医疗设备的术前准备工作可能不完善,导致小儿急诊手术的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1]。
41
儿童对疾病的反应差,儿科疾病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往往起病急、变化快,与儿童生长发育息息相关。急危重症患儿的病情、病因各异,对儿科急诊医务人员的早期识别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以及急诊快速分级分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因患儿家属普遍缺乏对急诊指征的认识,难以分辨“病情急”和“心情急”的情况,导致非急诊患儿到儿科急诊就诊,挤压儿科急诊资源的情况普遍存在。
50
合理用药是确保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的基础,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临床安全用药组发布报告指出,2012年9月—2015年12月全国19个省市657家网络医院用药错误超过1万例,医师用药错误占比超过60%,2019年上升至65.12%[1]。目前国内临床用药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从根源上控制临床用药,发挥药师用药指导作用,全面实施处方审核迫在眉睫。
33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发病初期多表现为腹部包块、阵发性腹痛、呕吐、哭闹不止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极易诱发肠坏死、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健康。肠套叠患儿因年龄较小,发病后多由家人照顾,但因疾病进展快,照顾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照顾患儿期间承受着较大的躯体及心理压力。
45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1.243
影响因子:0.603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1.03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