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对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评估

  2020-01-14    2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对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确诊的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共98例,所有患儿均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单纯血常规阳性率、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率及两者联合检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单纯血常规阳性数为56例,阳性率为57.1%,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数为60例,阳性率为61.2%,联合检验阳性数为72例,阳性率为73.5%,联合检验阳性率高于单纯血常规阳性率,也高于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对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显示,对检验阳性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C反应蛋白
  • 儿科
  • 感染性疾病
  • 检验科
  • 血常规
  • 加入收藏

在儿科收治的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小儿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合理有效的检验方式不但能及时诊断疾病,而且对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血常规是儿科感染性疾病应用最多的检测项目,具有快速、便捷、经济的优点,但检测结果也会受温度、药物及免疫调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C反应蛋白是测定机体炎症状态的一种有效指标,受机体炎性因子的调节,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特异性。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两组联合检验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对儿科细菌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2]。我们对本院诊断明确的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测定,通过比较检验的阳性率差异,对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共98例,包括男51例,女47例,年龄3月-12岁,平均年龄为(5.94±0.68)岁。所有患儿均经影像学及病原菌采集(包括痰液、尿液、脑脊液等)诊断明确,其中呼吸道感染患儿29例,消化道感染患儿25例,泌尿系感染患儿19例,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3例,其他感染12例。

1.2 方法

采集2ml静脉血置于抗凝管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以白细胞数>12.0×109/L判定为阳性;全血C反应蛋白应用全自动蛋白仪进行测定,以浓度>3mg/L判定为阳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照相关试剂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及%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发现,通过对9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单纯血常规阳性数为56例,阳性率为57.1%,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数为60例,阳性率为61.2%,联合检验阳性数为72例,阳性率为73.5%,组间比较发现,单纯血常规和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验阳性率高于单纯血常规阳性率,也高于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注:与血常规相比,* P <0.05,与C反应蛋白相比,# P <0.05

表1不同检测项目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阳性率比较


3、讨论


儿科患者多个系统均可发生感染性疾病,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准确的判断感染类型及程度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细菌培养是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最准确的手段,但是临床工作中细菌检测往往阳性率不高,而且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不利于快速早期诊断,容易耽误治疗。临床上最常见判断感染的检验项目为血常规,其方便、快捷,通过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析组成比例,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可作出初步诊断[3]。但是血常规检验受运动、气温、饮食、情绪等因素影响较大,造成准确度不高。而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C反应蛋白最早是在急性病人血清中发现的,由多种炎性因子通过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能够激活补体途径,增强单核及巨噬细胞活性,是判断感染的重要指标。正常人体C反应蛋白表达较低,当机体受到病原体入侵时,触发机体炎症,机体C反应蛋白分泌增加。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6h即可有升高表现,并且会逐步增高,24-48h达到顶峰,感染性疾病经治疗好转或治愈后会明显下降,如果疾病在治疗过程中C反应蛋白突然升高则提示病情出现复发或出现新的炎症状态。所以C反应蛋白不但能诊断感染性疾病,而且与疾病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测量简便,检测结果迅捷,而且受呼吸、心率等变化影响较小,能够准确的提供检测信息[4]。近年来,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的结合研究越来越多,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明显提高了检验效率,成为检验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方式。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阳性率达73.5%,明显高于单纯血常规阳性率,也高于单纯C反应蛋白阳性率,这与文献报道相吻合[5]

综上所述,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及时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儿科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而且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石大泉,童占青,叶培艳,等.儿科疾病应用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研究[J].医药前沿,2018,8(19):150.

[2]陈锐,张丙宏.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常规炎性标志物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91-1893.

[3]李青.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6):2446-2447.

[4]高春彪.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605-607.

[5]钮文思.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3028-3029.


赵丽萍.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估[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8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期刊人气:178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3865

国内刊号:21-1569/R

邮发代号:8-162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