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2]。既往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胸部X线平片判断肺部是否伴发病毒性肺炎,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胸部CT的广泛应用,动态观察甲流H1N1病毒性肺炎治疗后转归已成为临床进行疗效评估重要指征之一[3]。
28
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学龄期儿童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差,为MPP的高发群体,该病存在一定传染性,在学龄期儿童中发病后可快速、大量传播[1]。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为MPP的临床主要特征,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致患儿肺部炎症呈现持续进展状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
32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ABP)为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以憋喘为主要症状,双肺可闻及固定细小哮鸣音的疾病。该病好发于5岁以内小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迁延或加重。近年来ABP发病率明显升高,对其诊治方案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入布地奈德治疗可增强抗炎效果,进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
21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到严重的肺炎不等。多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发展为严重肺炎,甚至伴有多器官受损,导致疾病预后差。因此,早期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成为临床上的一大挑战。
25
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发病率为每年0.29次,相当于每年有1.518亿个儿童肺炎病例,另有400万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中难治型儿童重症肺炎(RSP)因多合并肺水肿、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更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杀手。文献显示,每1 000名新生儿中60~100人的死亡是由于RSP造成的,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21%。
27
临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近年百日咳发病率在逐渐下降,其中婴儿发病率最高,且年龄较小的患儿容易合并肺炎,严重时还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挫败感是指个体在受到挫折和面对困难时出现的失落、失望、无助等感受[3]。
18
2021年[1]我国儿童MP感染率为18.60%,至2023年[2],儿童MP感染率上升至24.67%。提示儿童MP感染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王娜等[3]研究指出,儿童MP感染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且以春秋季感染率最高。同时,Koenen MH等[4]认为年龄为MP感染的影响因素,即以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最高。
肺炎是儿童呼吸系统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会诱发中毒性脑病、肺不张、肺脓肿等并发症,甚至影响其自身生长发育、生命安全、学习等[1],中医认为痰热困阻,导致肺气郁闭是发病的关键,痰热闭肺证是肺炎喘嗽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2],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冲,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卫外机能未固,易感外邪。
中医论治多从痰、热、瘀等入手,但由于病情复杂,辨证分型难以统一,给治疗用药带来一定干扰[4-5]。小儿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多见于肺炎急性期,胸部CT显示可伴炎性渗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哮鸣音,或病变侧呼吸音低,痰液不易排出,治疗较为棘手。印会河教授提出抓住主要的1~3个症状,就能定方定药,甚至定量[6]。
41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见病原体之一,占目前儿童CAP病原10%~40%。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合并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PE)时,患者病情进展快并加重、可遗留后遗症,是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高危因素之一。
30
肺炎大多数由微生物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占比超过50%。但2023年肺炎病原菌调查显示,在多数地区病毒、支原体感染占比升高,细菌感染占比降低,且支原体的治疗面临耐药问题[1]。既往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可获得满意的抗支原体效果,然而,近年来阿奇霉素敏感性明显下降。
35
支气管哮喘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常呈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尤为明显,且伴随病程迁延可引起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及气道重塑,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早期研究报道,部分支气管哮喘患儿常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新增发热、咽痛等病症,且可加重原发呼吸困难症状,病情迁延反复,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
29
肺炎是儿童群体中的高发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是我国低龄儿童死亡的主因之一,患儿多伴有发热、咳 嗽、气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2]。临床结合肺炎类型、 严重程度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患儿临 床症状,但因肺炎患儿多年龄偏小,患病后抵抗力差、 病变范围广泛,病程容易迁延[3]。
根据世界卫生 组织(WHO)的数据[2],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到2000万例肺炎支原 体感染发生,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对小儿生长发 育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相关药物丰富 [3]。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后可诱发机体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发现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主要病菌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儿童社区获 得性肺炎类型,在所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 肺炎可占20%~40%[1]。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0.920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977
影响因子:0.964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