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无麻醉状态下采用阴道内镜技术及微型宫腔镜的检查效果。方法 选择有宫腔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阴道内镜技术置镜)及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技术置镜)各1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术中疼痛VAS评分、检查时间、膨宫液用量、术中出血量、置镜失败率、宫腔异常类型、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检查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腹痛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阴道内镜技术及微型宫腔镜在门诊无麻醉状态下行宫腔镜检查,安全性高,疼痛轻微,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宫腔镜检查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常规的宫腔镜检查需要放置阴道窥器,采用宫颈钳来固定及牵拉宫颈,因镜体直径粗大,患者常感疼痛明显,甚至出现迷走神经兴奋,在无麻醉状态下病人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门诊宫腔镜的临床推广。随着宫腔镜的管径越来越小,当镜体直径<5 mm时,可在不扩张宫颈、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检查甚至手术。而阴道内镜技术,是指不放置阴道窥器、不钳夹及扩张子宫颈,直接自阴道置入宫腔的技术。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阴道内镜技术与传统宫腔镜两种方法,以了解阴道内镜技术的实际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300例在我院妇科门诊有宫腔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年龄(38.00±7.20)岁;体质量指数(22.71±3.77)kg/m2;孕次(2.36±1.21)次、产次(0.89±0.72)次;有宫腔操作史85例(56.67%);有阴道分娩史78例(52.00%);有宫颈手术史9例(6.00%)。对照组年龄(36.80±7.18)岁;体质量指数(23.20±3.86)kg/m2;孕次(2.33±1.12)次、产次(0.86±0.63)次;有宫腔操作史88例(58.67%);有阴道分娩史74例(49.33%);有宫颈手术史11例(7.3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设备及药剂
选用内窥镜摄像系统TC200(KARL STORZ公司,德国);连续灌流式液体膨宫机(KARL STORZ公司,德国);TROPHYscope-Campo门诊微型宫腔镜(KARL STORZ公司,德国)[1];膨宫液为0.5%葡萄糖注射液,膨宫压力为80~100 mmHg, 流速为260~300 mL/min。
1.3 方法
(1)检查时间:不孕症、宫腔内异常回声及宫腔粘连术后复查者,于月经干净后3~7 d或月经来潮第8~10天、阴道流血不多时进行检查;异常子宫出血者则于出血不多时进行检查。(2)操作步骤:两组对象均处于无麻醉状态,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及宫颈;观察组检查时不放置阴道窥器、不钳夹、扩张宫颈、不探测宫腔长度,直接将宫腔镜从阴道外口缓慢放入阴道,同时用手夹闭阴道口,待阴道充盈后,仔细观察阴道壁、穹窿及宫颈的情况,再将镜体缓缓置入宫颈外口、宫颈管、宫颈内口,按顺序仔细检查宫颈管及宫腔情况;对照组常规放置阴道窥器,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探测宫腔长度,扩张宫颈,直视下自宫颈外口置入宫腔镜,按以上顺序检查宫颈管及宫腔。
1.4 观察指标
(1)术中情况指标:包括术中疼痛VAS评分、检查时间、膨宫液用量、术中出血量、置镜失败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置镜失败为当患者因疼痛或其他原因,宫腔检査时无法暴露宫颈或镜体不能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最后需放置阴道窥器或使用宫颈钳,则考虑为置镜失败;并发症包括人工流产综合征、假道。(2)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腹痛及阴道流血持续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检查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置镜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2.2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痛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阴道内镜技术与微型宫腔镜的结合,可实现术中即诊即治的理念[2],当宫腔镜检查发现病变时,可立即进行相应的宫腔镜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无麻醉的状态,可从屏幕上清晰看到自己宫腔的情况,体验感良好,既避免患者再次入院手术,还避免了麻醉风险[3]。
如在无麻醉状态下行宫腔镜检查,牵拉和扩张宫颈时,疼痛会让患者不自觉的收缩盆底肌及阴道,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增加,等待其恢复或手术暂停会导致膨宫液用量增加及手术时间延长[4]。有研究[5]发现,采用阴道内镜技术置镜行宫腔镜检查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检查时间、膨宫液用量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出现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由于不放置阴道窥器及扩张宫颈管,可明显减少术中疼痛及出血量,术中视野清晰,膨宫液用量减少、检查时间缩短、术后腹痛和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也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手术体验感好,依从性更高,与传统宫腔镜的置镜方式比较,阴道内镜技术安全性更高[6]。
参考文献:
[2]张奇,冯力民.阴道内镜在门诊宫腔镜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1):801-803.
[3]阮祥燕,张露平,代荫梅,等.门诊微型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4):549-553.
[4]谢锋,商双,高蜀君,等.门诊无麻醉阴道内镜技术对绝经后女性宫腔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22,29(3):459-463.
基金资助: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黔科合成果-LC[2022]002);
文章来源:陈慧,伍艳莉,刘佳云.无麻醉状态下阴道内镜技术及微型宫腔镜的检查效果[J].贵州医药,2024,48(10):1641-1642.
分享:
分娩为女性特有的生理过程,而分娩时多数产妇承受剧烈疼痛,其中初产妇多疼痛剧烈,不利于产妇顺利进行分娩,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故而临床较为重视产妇的分娩镇痛干预[1-2]。缓解产痛为分娩镇痛的主要目标,此外,镇痛时需保证胎儿与产妇的安全。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临床无痛分娩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取得了较好的分娩镇痛效果[3-4]。
2025-03-17孕期体重增长幅度是评估母体与胎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适宜的体重增长是确保胎儿正常宫内生长发育的前提.然而,过度的孕期体重增长(exGcessivegestationalweightgain,EGWG)将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风险,并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剖宫产、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产后体重滞留等不良结局[1G4].
2025-03-17围产期危险因素较多,孕妇受外界因素影响,会出现较多的健康问题,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等。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引起一些新生儿不良反应,包括腹泻、黄疸和湿疹[1-2]。近些年,伴随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加强,一系列的围产期保健知识应运而生[3]。
2025-03-10子宫颈环扎术分为病史指征性、超声指征性和体格指示性的环扎术,后者也称为紧急宫颈环扎术(emergencycervicalcerclage,ECC),或救援性宫颈环扎术(rescuecervicalcerclage),是一种在无临产、感染或胎盘早剥等情况下,治疗妊娠中期宫颈扩张和(或)胎膜膨出,延长胎龄的有效干预措施[1]。
2025-03-06女性怀孕后,每天所吃的食物除了供给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外,还要用于维持体内胎儿生长发育[1]。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有助于维持孕妇自身健康,提高免疫力,减少孕期疾病的发生,还可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孕妇膳食营养状况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面临着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3]。
2025-02-27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何安全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和加速产程,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关键问题。低位水囊引产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的引产方法,因其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通过对宫颈的机械性刺激,模拟胎儿先露部位对宫颈的压迫,可促进宫颈局部的生物学变化,进而实现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4]。
2025-02-21未足月胎膜早破有约3%的临床发病率,且近年来日益提升,即便积极保胎,破膜后1周内分娩的孕妇仍然占总数的1/2左右,1/3的早产诱发因素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率为13%~60%,若围生儿发生了宫内感染,则会具有显著较高的病死风险[1]。亚临床宫内感染指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绒毛膜羊膜炎,经胎盘病理学检查确诊[2]。
2025-02-19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导致感染、贫血甚至休克发生,会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泌乳、子宫复旧、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恶露不绝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缩宫素等,但缩宫素半衰期较短,药理效应具有非线性特点,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临床疗效有限[4]。
2025-02-11下背痛(lowbackpain,LBP)是指位于第12肋骨和臀沟之间的疼痛或不适,可能伴或不伴下肢疼痛[1-2]。妊娠相关LBP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腰痛病史、孕前体重指数、妊娠骨盆带疼痛、妊娠期抑郁和妊娠期工作量大等[3],主要与关节松弛增加、重心移位和轴向负荷增加及血管改变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4]。
2025-02-07产后腰痛(postpartumlowbackpain,PLBP)是产后妇女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背部或臀部疼痛,伴或不伴下肢的放射痛,部分甚至转为慢性腰痛,病程可长达2~3年[1],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工作和生活,并损害了其身心健康[2]。PLBP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怀孕期间的脊柱、骨盆生物力学变化和怀孕期间的激素水平改变有关[3]。
2025-02-06人气:15868
人气:13876
人气:10659
人气:9225
人气:713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人气:3069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6946
国内刊号:51-1145/R
邮发代号:62-44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40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1.47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