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要分析了我国高校现阶段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在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围绕着培养目标、辅导方法、教学设置、实践性教育、学位论文与品质评估等方面,对比了不同学历类别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和差异,对今后更好地培养儿科学博士研究生、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不同类型高层次儿科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和《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文件中首次命名医学学术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并从主修内容和任务两方面对二者进行明确区分[1]。医学学术学位的培养重点偏向与医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而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重点偏向于医疗行为的综合实践能力。随着中国医教合作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也进一步创新。2020年,国务院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2],提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需要进一步扩大,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儿科学是一个探讨孩子成长、培养孩子心理健康能力以及病症预防和处理的综合性临床专业。儿科病种繁多、病情复杂,与多种专业存在交叉,对临床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患儿多无法描述具体病情、反映自身感受,需要临床医生有更加丰富的诊疗经验。目前,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儿科医生荒”的问题,儿科医生的短缺接近20万,并且高层次儿科医生的缺口亟需尽快填补[3-4]。因此,探寻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可以协助建立有效的培养方案、培养更多的儿科学高层次人次。本研究对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思考进行探讨。
1、儿科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1.1 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计需要完善
现代医学临床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案例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问题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既往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仍以LBL为主,但因为儿科学知识复杂、基础理论知识点多、没有应用针对性,所以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到了博士阶段,我国高校基本没有针对儿科学专业学位博士设置的临床教学课程,或者仅沿用之前阶段的LBL课程设置。且当前广大附属医院的人力和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深入、立体地就儿科学临床进行研究,导致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不能有效关联,达不到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效果[5]。
1.2 临床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总体上,我国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晚于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训流程和标准尚不规范[6-7]。且研究生导师多鼓励学生积极完成科研任务,并通过减少临床培养时间,增加科研成果产出。
2015年,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训过程中同时进行了住院医师的专业化训练,明显减少了培训时间,使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有效地运用医疗资源,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和素质。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把儿科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方法和专业医师专业化培养相结合,大多数博士生毕业后仍需要进行医疗规范化培训,能够借鉴的经验十分受限,无相关规定的保障机制,导致衔接工作的推动遇到诸多困难。
1.3 医德医风教育有待加强
医德医风是培养临床工作者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儿科是一个特殊的临床诊疗科室,对于儿童患者和家属,临床医生“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的痛苦。但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课程设计和临床能力培养中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且部分研究生对于“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思想不够重视,导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难以达到临床工作中医学人文的要求。同时,多数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仍未提高对院感防控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有忽视病原交叉感染的情况,无意中增加了患儿感染的风险。
1.4 科研能力培养缺乏特性
对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而言,基于临床问题或临床现象的科学研究更有利于培养其科研能力[7]。但是,目前国内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一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选拔而来,二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申请考核、选拔而来。前者在硕士阶段的科研培训时间较少,科研能力较薄弱,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科研思维训练不足、实验技术掌握不扎实等困难;后者在硕士阶段鲜有临床能力的培养,并且临床理论知识单薄,难以发现和凝炼临床问题,多数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都是在同课题组前期研究内容进行延续,缺乏研究内容的独特性。无论专业学位还是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申报之前并没有正确认识此阶段的科学培养目标,或者并不是因为自己对科学研究事业的浓厚兴趣而攻读学位,消极、被动地学习。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任务很重,疲于顺利完成导师的各种科研课题,且科学研究方式与过程已基本成型,导致研究生们缺乏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技能力和思考方法。此外,儿科学导师临床工作繁忙,没有充裕的时间针对每一名研究生进行指导,监管力度不足。如上原因共同导致了儿科学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成果单一且缺乏深度[7]。
2、儿科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2.1 生源单一,没有饱满的科研兴趣
相较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而言,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报考要求较为宽泛,未对其专业背景作出规定,且不考虑考生是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儿科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实际生源多以本校临床医学或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及其导师的科研范围和学术思维[8]。
此外,多数临床医学或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了取得博士学位(学历),选择报考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和科研中顺利提升职称。因此,这些博士研究生对于科学研究是缺乏兴趣的,没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势必会影响个人和课题组科学研究的进程和成果。
2.2 培养模式固定,缺乏分流机制
目前,儿科学专业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一经录取,基本可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尽管全国各所高校的培养环节不尽相同,但都基本涵盖了课程考试、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学术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相较于国外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国内多数高校在各个培养环节中缺乏有效的分流机制,致使“顺利毕业”成为导师和学生的在培养过程中的共同目标,难以形成有效的科研环境,不利于科研团队的构建和科研人才的培养[8]。
2.3 就业志愿偏向临床
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不同,儿科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儿科学常见病/罕见病的发病机制、药理毒理等理论素养和科学实验能力的提升,以培养一批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型人才。但是基于多所高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就业意向的研究[8]显示,仅12.9%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愿意留在高等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继续完成科学研究工作,83.2%的博士研究生希望到医院进行临床科室进行诊疗工作。因此,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是目前培养模式中不能忽略的关键问题。
3、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异同和思考
3.1 儿科学博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情况
本研究分别从培养目标、指导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位论文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9]比较儿科学博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异同,见表1。在儿科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涵盖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本学科专业课3个板块。在培养目标、指导方式、教学时间、学位论文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培养侧重。
表1 儿科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情况
3.2 儿科学博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思考
现阶段,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存在同质化、培养模式相近化的现象,难以实现不同学位类型高学历、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培养目标。
儿科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以设置专科型博士课程,如在北京研究所“1+X”模块型教学设置中,以具体的临床应用研究问题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学与技术学研究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科研能力培养,注重转化医学应用,将科学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
同时,鼓励更多对医学科研有浓厚兴趣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培养科学研究兴趣、锻炼科学研究方法、拓展科学研究思维等方式优化学生资源,亦可以通过增加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名额,培养更多的儿科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借鉴国外对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和严格的分流机制,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平衡学习与科研。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卫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为进一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儿科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培养目标、指导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对两种不同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并提出儿科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优化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EB/OL].[2024-04-22].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EB/OL].[2024-04-22].
[3]翟瑄,何大维,梁平,等.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建设儿科学专硕并轨研究生培养新体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49-51.
[4]郑雨蒙,李欣,周文轲,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63-66.
[5]张琴,曾雯,程春燕.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20,19(2):133-137.
[6]程虹,谌贻璞.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4):4141-4142.
[7]邓锐,崔爽,段丽萍.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训练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7,30(1):52-55.
[8]王凤清,王青,段丽萍.临床医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44-47.
[9]尤小芳,汪玲,吴凡,等.公共卫生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卫生资源,2020, 23(2):148-151.
文章来源:李佳承,黄兰,于洁,等.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和思考[J].黑龙江医学,2024,48(20):2511-2513.
分享:
临床技能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综合体现,是医学专业见习生、实习生、住院医师走向临床正式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2024-11-062015年起,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即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在培训基地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合格毕业生能获得“四证”(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以便今后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
2024-11-06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口腔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从事口腔全科临床工作的口腔住院医师。临床带教过程中则通过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接诊患者和医患沟通等展开教学活动,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住培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
2024-11-04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推动“医学+X”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未来医学教育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骨科学手术机器人、智能导航和全新生物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学科发展不断与材料、化学等工科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简称医工交叉)[1],是“医学+X”理念的良好范例。
2024-11-0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行住培制度,实现医师培训同质化的目标,使不同地区的患者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在住培过程中,指导医师的带教意识、带教能力、教学方法和医学人文知识等直接关系到住培的质量[1-2]。
2024-11-01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可为疾病诊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临床病理医生的诊断水平关系到医院整体诊疗水平[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培养病理专业医师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完善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1-01心脏超声更是超声检查中的重点和难点,心脏超声需要掌握心脏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各种心脏病的特点,需要学习各种心脏病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常见心脏病的典型超声表现、各种标准切面及非标准切面的扫查手法[2]。心脏超声是一门理论、图像信息、解剖定位、功能评价以及操作手法有机结合的学科[3]。
2024-10-281998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和《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文件中首次命名医学学术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并从主修内容和任务两方面对二者进行明确区分[1]。医学学术学位的培养重点偏向与医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而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重点偏向于医疗行为的综合实践能力。
2024-10-2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学教育改革并行进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促进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与效能的优化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高压时期,伴随可预期工作负担和不可预测的心理压力[1]。
2024-10-24中医心血管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中医心血管规培学生来说,掌握心电图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关键之一。然而,传统的心电图教学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授课时间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
2024-10-24人气:17978
人气:15320
人气:15009
人气:14747
人气:1464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3772
主管单位: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0785
国内刊号:11-9147/R
邮发代号:80-728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