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我科分娩的初次分娩产妇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自产妇入院至分娩期间给予传统护理,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患者满意率、乳房胀痛情况、乳腺炎发生率。结果: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患者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24小时泌乳率为60.38%,传统护理组24小时泌乳率为47.17%(P<0.05);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的88%(P<0.05);全面性责任制护理产妇乳房胀痛及乳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3%、1.8%,分别低于传统护理组的38%、5.6%(P<0.05)。结论: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初产妇的泌乳时间。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及乳腺炎的发生率。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溶菌酶、抗体等成分,易被消化吸收[1],母乳不仅为新生儿成长的必备成分,而且能提升新生儿抵御疾病的能力,是新生儿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喂养的首选方式[2],能有效促进产妇子宫恢复、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降低远期卵巢疾病的发生等。产妇在产后72小时的泌乳情况极易受诸多因素影响[3,4],泌乳时间的延迟和泌乳量的减少均会影响新生儿的喂养,因此产后泌乳情况至关重要。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下初产妇泌乳时间的差异,探讨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我科分娩的初产妇106例,全部产妇均为初产妇、足月分娩、顺产分娩,且产妇不合并其他疾病,按照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患者平均年龄(25.4±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6.1±5.3)岁,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患者平均孕周(38.4±1.1)周,对照组平均孕周(39.1±1.2)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周、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自产妇入院至分娩期间予常规护理。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性责任制护理:
1.2.1产前宣教
自患者入院开始,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由特定护理人员讲解分娩前后的注意项目,母乳喂养的优点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指导母乳喂养的相关技巧和实用方法,为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使得产妇主动在产后进行母乳喂养。
1.2.2哺乳技巧指导
新生儿出生后,使新生儿立刻与产妇进行母皮肤接触。清洗乳头后指导正确哺乳姿势,使其体位舒适,尽早进行母亲对婴儿的哺乳,且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样有利于促进产妇下丘脑—垂体—乳房反射早期形成,有助于乳汁分泌。指导对乳房的日常护理[6,7]。指导产妇及时挤出多余乳汁,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
1.2.3饮食指导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耗费了大量能量,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产后的饮食,可帮助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为哺喂婴儿做好充分的营养储备,尽可能避免难于消化的食品以及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指导产妇食用高汤等蛋白含量高的食品。多饮汤类,多食用蔬菜、水果、瘦肉等优质蛋白含量高的食品[8]。
1.2.4心理护理
分娩后部分产妇出现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与产妇进行交流,减少产妇失眠、忧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情绪可影响乳汁的分泌,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泌乳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分别统计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泌乳人数,计算泌乳率)、患者满意率、乳房胀痛情况、乳腺炎发生率。乳胀程度使用我科乳胀评分量表测评,其中乳腺炎以乳房胀痛、发热、血象升高等综合指标为诊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患者的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泌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在不同时间的泌乳率比较n(%)
2.2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的88%(P<0.05)。
2.3全面性责任制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及乳腺炎的发生率,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为23%,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的38%(P<0.05);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乳腺炎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的5.6%(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进步,母乳喂养的优点已经被广大孕产妇认知。母乳是婴幼儿的天然食物,其内含有的丰富的微量元素、优质氨基酸等物质,均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且母乳容易被消化吸收[9]。初产妇的泌乳时间影响新生儿的早期哺乳情况,而新生儿早期哺乳情况是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有研究表明,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产妇的初次泌乳时间,这就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全面性责任制护理不仅是护理模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妇的护理问题,更真正实现了有效的护理,明确了护士的护理任务、责任[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患者的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组24小时泌乳率为60.38%,传统护理组24小时泌乳率为47.17%(P<0.05),且48小时、72小时的泌乳率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可见全面性责任制护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泌乳时间;本文数据分析结果提示:全面性责任制护理的患者满意率为97%,传统护理组为88%,且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乳腺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观察组的乳房胀痛发生情况仅为1.8%,有效地降低了产妇因哺乳带来的并发症。产妇的泌乳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如何能有效提升泌乳质量,减轻产妇及家属的困扰,是临床工作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问题,但仍有待更大样本的研究。
综上所述,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初产妇的泌乳时间,且可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及乳腺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小云.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12(29):104-105.
[2]丁玎,张丽莎,赵静,等.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31-132.
[3]石莉.产后护干预对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作用[J].兵团医学,2016,49(03):71-72.
[4]王光艳,文贵娟.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02):196-197.
[5]洪群慧.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泌乳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195-196.
[6]胡仕平.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90-291.
[7]姚淑霞.系统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哺乳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86-87.
[8]孙瑞娟.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泌乳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2):2304-2305.
[9]杨勤华,罗丽平,胡慧玲.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2018,25(16):102-103.
[10]刘丽霞.对初产妇实行产前及产后优质护理对提高其进行母乳喂养质量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15):174-175.
孙印平.全面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5):80-81.
分享: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腔镜检查作为妇科门诊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其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患者在接受宫腔镜检查时由于对检查过程的不了解和对疼痛的恐惧,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常规护理模式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检查依从性方面存在局限性。
2025-02-06辅助生殖技术是采用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旨在帮助不孕不育家庭实现怀孕愿望,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为其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卵泡发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双侧卵巢异常增大等,若没有及时干预,OHSS可能会引起血管栓塞、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2025-01-28异位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在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常导致流产、输卵管破裂,病情较为严重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疾病本身和手术作为应激事件,加之患者角色转变、疾病知识缺乏等因素影响,极易引发一系列负性情绪,影响手术顺利开展,且会诱发或加重患者心理问题,不利于术后恢复 。
2025-01-23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急症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患者通常因腹部疼痛前来就医,检查时会发现腹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若出血量过大,必须立即采取手术干预,以免对生命构成威胁。然而,对于出血量较小的患者,保守疗法更为适宜,因破裂口通常能自然闭合。
2024-12-14随着外科微创手术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对腹腔和盆腔的脏器干扰小、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口小且美观、住院天数短等优点。但腹腔镜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会出现肩部酸痛和膈肌酸痛、肋间牵扯痛等非切口的疼痛,发生率在35%~80%,多持续48~72h后自行消失。
2024-12-02乳腺癌是当前女性的高发性恶性疾病,严重威胁女性群体的健康和生命。化疗是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治疗效果好、适用群体广、治疗起效快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其中癌因性疲乏就是常见并发症。随着中医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人们对中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基于中医思想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应运而生。
2024-11-18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进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1]。有研究显示,成年女性POP患病率>40%,且发病率随老龄化的加剧呈上升趋势[2-3]。
2024-10-24乳腺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以手术、化疗治疗为主。既往常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的方式向患者提供化疗药物,但该类药物刺激性、毒性较大,且多次穿刺易对皮肤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治疗的依从性[1]。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能减轻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提升患者化疗期间的舒适度,同时也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10-10目前对PFD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凯格尔训练、电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磁治疗等。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各种治疗方式均有其优势和不足。但采用磁电联合、优势互补、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治疗方式,突破了单一治疗的局限性,也为后续的家庭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4-09-25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其患者群正趋于年轻化[1-2]。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但因手术的特殊性,术中易损伤患者患肢局部淋巴管及部分运动肌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患肢淋巴水肿、上肢功能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3]。
2024-09-20人气:16266
人气:15707
人气:14933
人气:13892
人气:136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782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4-1769
国内刊号:11-2234/R
邮发代号:2-143
创刊时间:195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