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采用1%罗哌卡因15mg+10%葡萄糖1ml进行麻醉的40例产妇为参照组,采用1%罗哌卡因15mg+舒芬太尼5μg+20%葡萄糖0.5ml进行麻醉的40例产妇为舒芬太尼组。观察两组产妇麻醉之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6小时的镇痛效果的差异不显著(p>0.05),舒芬太尼组产妇麻醉后12小时和24小时的镇痛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产妇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舒芬太尼为人工合成阿片类药物,其具有持久、理想的镇痛效果。近年来,鞘内注射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在剖宫产、神经系统疾病和白血病中应用广泛,效果确切[1-4]。有研究显示,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应用鞘内注射药物,可获得满意镇痛效果[5-6]。本研究对应用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采用1%罗哌卡因15mg+10%葡萄糖1ml进行麻醉的40例产妇为参照组,采用1%罗哌卡因15mg+舒芬太尼5μg+20%葡萄糖0.5ml进行麻醉的40例产妇为舒芬太尼组。纳入标准:产道异常,无法进行阴道分娩者;巨大儿;产妇和家属强烈要求剖宫产者;产力异常、胎位异常者;合并妊娠并发症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者、传染性疾病者、精神病史者、对本研究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过敏者。舒芬太尼组患者21-38岁,年龄(31.34±4.1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1±1.29)周。初产妇有30例,经产妇有10例。参照组患者21-37岁,年龄(31.18±4.2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8±1.21)周。初产妇有29例,经产妇有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产妇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静脉通路建立,取去枕侧卧位,背部和床板垂直,头屈向胸部并双手抱膝,尽量突出脊柱,方便进针操作。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促进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并对穿刺部位用左手固定,右手持针,跟脊柱呈直角缓慢刺入,刺入5厘米左右,穿刺针有落空感,阻力消失,可拔出针芯,并连接注射器,参照组组产妇采用1%罗哌卡因15mg+10%葡萄糖1ml进行麻醉,舒芬太尼组产妇采用1%罗哌卡因15mg+舒芬太尼5μg+20%葡萄糖0.5ml进行麻醉,上述药物均用注射器缓慢推注,推注完成后将拔出的针芯再次插上,并将穿刺针拔出,对无菌辅料进行覆盖后,用胶布固定[7-9]。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麻醉之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舒芬太尼组产妇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2.2 两组产妇麻醉之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相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后6小时的镇痛效果的差异不显著(p>0.05),舒芬太尼组产妇麻醉后12小时和24小时的镇痛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产妇麻醉之后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相比较(x±s)
3、讨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可出现切口疼痛和宫缩痛,跟阴道分娩产妇对比疼痛更剧烈,部分产妇耐受力低下,可出现四肢发冷、出冷汗等症状,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影响产后康复和早期泌乳[10-12]。另外,因切口疼痛腹部不敢用力,可引发尿路感染和便秘等,对产妇带来极大痛苦[13-14]。而术后镇痛可有效减轻痛苦,加速产妇身体康复,通过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可阻断中枢神经有害冲动信号的发出,从而阻断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提高痛阈,减轻产妇痛苦,发挥良好止痛作用[15-17]。舒芬太尼为强效μ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远高于吗啡,跟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和人体亲脂性均高于芬太尼,血脑屏障透过能力更强,且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特性,对呼吸和心脑血管的影响小,镇痛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安全性高[18-21]。
本研究中,参照组组产妇采用1%罗哌卡因15mg+10%葡萄糖1ml进行麻醉,舒芬太尼组产妇采用1%罗哌卡因15mg+舒芬太尼5μg+20%葡萄糖0.5ml进行麻醉,结果显示,两组产妇麻醉后6小时的镇痛效果的差异不显著,舒芬太尼组产妇麻醉后12小时和24小时的镇痛效果优于参照组,且舒芬太尼组产妇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说明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罗青妍,黄绍强,周守静等.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3):274-277.
[2]李娜,余凌,余锦芬等.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伍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9):1102-1105.
[3]Wang,L.Z.,Zhang,Y.F.,Hu,X.X. et al.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onset of anesthesia between spinal bupivacaine 5 mg with immediate epidural 2% lidocaine 5 mL and bupivacaine 10 mg for cesarean deliv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2014,23(1):40-44.
[4]王佳,卓九五,殷国平等.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肝炎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1):1089-1090.
[5]敖仁荣.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945-2946.
[6]Bladder functio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an urodynamic evaluation.[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2,16(11):1525-1529.
[7]岳剑宁.舒芬太尼与吗啡预充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107-109.
[8]赵娜,安民,李有长等.硬膜外隙注射舒芬太尼优化剖宫产术后PCIA效果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4):445-447.
[9]Luo,L.,Zhou,L.,Ni,J. et al.Epidural analgesia confusing the diagnosis of spontaneous acute thoracic epidural hematoma after cesarean section[J].Journal of anesthesia,2014,28(2):306-307.
[10]罗振吉.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8):1868-1869.
[11]朱小勇.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80例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2):52-53
[12]Draisci,G.,Sbaraglia,F.,Pinto,R. et al.Does Huntington's disease enhance cephalad spread during neuraxi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2012,24(6):516-517.
[13]任银,张利萍.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的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2011,33(8):660-664.
[14]卢静,兰志勋,蔡兵等.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10):1507-1509.
[15] 唐卫青,段宏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3):409-410,413.
[16]P?pping,D.M.,Elia,N.,Marret,E. et al.Opioids added to local anesthetics for single-shot intrathe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inor surger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Pain: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2012,153(4):784-793.
[17]李淑,邹振宇,宋仕钦等.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0):1631-1633.
[18]郑紫磊,唐润林,孔长青等.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3,13(17):2598-2600.
[19]彭志勇,白念岳,彭为平等.盐酸氯普鲁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2,07(4):403-405.
[20]亓振国,李全,王锋等.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2):286-288.
[21]陈秀斌,周健,单震丽等.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椎管内分娩镇痛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2(10):804-806.
魏威,郭瑞娟,田鸣.应用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9):2124-2126.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18.19.033.
分享: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是子宫颈肿瘤的一项重要进展环节,对女性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则是当前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相较冷刀锥切术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经济费用低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LEEP 对 HSIL 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年龄、术前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与多重感染等因素的影响。
2025-03-28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其伤口疼痛、泌乳分泌、子宫收缩以及按压宫底等,会引发患者强烈的疼痛[3-5],会给产妇的睡眠、休息、哺乳及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良好的镇痛可以促进产妇早翻身,早下床,有利于产后康复。
2025-03-19苏醒期是指病人从无意识状态逐步觉醒并恢复意识的过程,是全身麻醉手术的重要阶段之一,而苏醒延迟属于全身麻醉手术苏醒期的高发性不良事件,是指全身麻醉结束 120 min 内仍不能唤醒睁眼或自主睁眼的情况。调查显示,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发生率为 13.75%,且高龄病人更易出现苏醒延迟;
2025-02-07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居第1位和第5位[1]。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以其微创、美观性佳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首选,而病灶切缘状态被认为是影响保乳手术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关键[2]。但保乳手术中切缘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尚存争议。
2025-02-07乳腺良性肿物为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较高,一般以纤维瘤和乳腺增生为主[1]。乳腺良性肿物一般为卵圆形或圆形,会有乳头溢液,疼痛并不明显,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伴随肿物长大癌变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
2025-01-15随着科技的发展,妇科手术方式已由传统的开腹手术和普通腹腔镜手术发展到经脐或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 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endoscopic surgery,vNOTES),孔道数量愈少,孔径愈小,愈能体现微创、美容等方面的优势。 vNOTES子宫切除术利用人体的自然腔道进入,既能无创治疗妇科疾病,又能做到术后体表无手术瘢痕。
2024-12-25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开发的超短效苯二氮类药物,具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可拮抗等优点[1],与咪达唑仑或丙泊酚相比,多项随机临床试验已证明其作为镇静剂和全身麻醉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4], 然而,对麻醉和手术后的整体恢复及预后知识了解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恢复质量15项量表(QoR-15)问卷比较瑞马唑仑和七氟醚对全麻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2024-11-28目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结直肠外科、心胸外科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早期活动作为ERAS的一项核心策略,可以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结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住院费用等[2-4]。
2024-11-25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属于剖宫产远期并发症,可引起子宫破裂及大出血,危及患者生殖及生命健康。早孕期CSP是一类特殊的异位妊娠,以早诊断、早终止、早清除为治疗原则,以降低损伤、尽可能保留生育能力为目的。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是Ⅰ型CSP的首选治疗方法。
2024-11-19宫腔粘连(IUA)多因子宫内膜损伤所致,患者可伴有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生育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我国IUA的发病率仍较高,其逐年增长的趋势与宫腔手术的增加呈正相关。宫腔粘连分离手术(TCRA)的目的是通过宫腔镜针对性分离或切除粘连部分使宫腔恢复正常形态,但术后再粘连情况频发也常导致治疗失败。
2024-11-11人气:16541
人气:15468
人气:14588
人气:13895
人气:127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期刊人气:4068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2216
国内刊号:21-1332/R
邮发代号:8-172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5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40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1.47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