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郑氏4C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SSS)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术)和观察组(郑氏4C悬吊法TU-LSSS),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3年PFS率、3年OS率更高(P<0.05)。随访3年,疾病进展或死亡共11例。经单因素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B2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郑氏4C悬吊法TU-LSSS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郑氏4C悬吊法TU-LSSS治疗宫颈癌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3年PFS率和OS率。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根据不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处理。
对于宫颈癌,临床常采取综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5%[1,2]。传统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术式,但易损伤盆腔神经丛,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结直肠蠕动紊乱等并发症。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rans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TU-LSSS)具有取标本快速、安全、美观、微创以及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在妇科良性疾病中应用较广[3]。但TU-LSSS的操作难度较高,手术视野显露困难,在复杂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难度增加。郑氏4C悬吊法能够从多角度暴露手术视野,有助于TU-LSSS的实施。本院引入郑氏4C悬吊法,通过比较郑氏4C悬吊法TU-LSSS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以期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纳入标准:①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且符合诊断标准[4];②临床分期为ⅠB~ⅡA期;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肿瘤;②对本研究手术有禁忌证;③直肠功能或膀胱功能障碍;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⑤有盆腔放疗或腔内放疗史;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⑦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术)和观察组(郑氏4C悬吊法TU-LSSS)。观察组患者46例,年龄20~50岁,平均(38.89±5.39)岁;BMI为18.5~30.0 kg/m2,平均(24.54±2.38) kg/m2;宫颈癌分期:ⅠB1期21例、ⅠB2期12例、ⅡA期13例。对照组患者46例,年龄20~50岁,平均(39.54±6.23)岁;BMI为18.5~30.0 kg/m2,平均(24.46±2.64)kg/m2;宫颈癌分期:ⅠB1期23例、ⅠB2期13例、ⅡA期10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可比。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2017-002-01),患者均签署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腔镜手术,采取截石位,建立人工气腹,在脐上2~3 cm处取镜头辅助切口,约10 cm;在左侧下腹做2个辅助切口,分别约10 cm和5 cm;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左侧下腹置入盆腔引流管,常规缝合后,关闭腹腔。
观察组患者给予郑氏4C悬吊法TU-LSSS,采取截石位,在脐部作长约2 cm的纵行切口,置入一次性单孔套管穿刺器(含4个操作孔道)。建立人工气腹,从操作孔套管置入手术器械,采用郑氏4C悬吊法辅助暴露术野,然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具体操作:①对于髂总区以及双侧闭孔区的淋巴结,子宫骶韧带和子宫直肠陷凹,采用居中悬吊法将其暴露,在闭孔区打开两侧盆壁腹膜;游离两侧闭锁动脉,悬吊右侧闭锁动脉远端,再悬吊双侧附件和宫角,牵引子宫,使其靠近腹壁;最后悬吊左侧闭锁动脉,牵拉悬吊线直至悬吊线为最大张力,靠近双侧附件和闭锁血管,从外到内依次清扫盆腔淋巴结,并及时将切除的标本装袋。②对于膀胱宫颈间隙,采用蟹形悬吊法将其暴露,打开膀胱腹膜并将其反折,下推膀胱;于腹膜和闭锁血管(右侧)远端的相交之处的内侧,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处的腹膜,朝中间提拉两侧悬吊线,然后牵引膀胱腹膜至腹前壁处,调节悬吊线的张力,以充分暴露膀胱和阴道之间的空隙。③对于免举宫子宫,采用交叉悬吊法进行向左上方、右上方的交替上提,以便对两侧宫旁组织进行处理,悬吊左侧宫角时,进针点选择外侧脐上方10 cm左右,对左侧宫角附件进行缝合,将游离的左侧圆韧带断端也缝合在里面,以加强宫旁牵引力。术中未对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因此未使用腹膜牵拉悬吊法。在宫颈下3 cm处,采用缝线套扎,将阴道上段封闭,在封闭处的下方,将阴道离断并切除子宫,从阴道将标本取出,置入T管进行引流,采用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反复冲洗,关闭阴道断端。采用定锚法对脐部进行整形,然后将腹部切口关闭。
1.3观察指标
记录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记录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术中出血量、盆腔感染、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等临床资料,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预后生存开展Kaplan-Meier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2.2预后分析
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3年PFS率、OS率分别为99.65%、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86.96%(P<0.05),见图1。
图1 2组患者术后3年OS、PFS的生存曲线分析
2.3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访3年,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11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81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经单因素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宫颈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以预后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B2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郑氏4C悬吊法TU-LSSS是其保护因素(P<0.05),见表3~4。
3、讨论
TU-LSSS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治疗中,但操作难度较高,手术视野暴露较局限,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5,6]。郑氏4C悬吊法包括居中悬吊法(盆腔淋巴结清扫显露)、蟹形悬吊法(子宫广泛切除显露宫旁)、交叉悬吊法(免举宫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以及腹膜牵拉悬吊法(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共4种悬吊方法,适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视野暴露,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且不会损伤悬吊组织[7]。郑氏4C悬吊法暴露手术视野的效果和使用举宫器暴露手术视野的效果相当,且能够减少举宫器挤压导致的肿瘤细胞播散,可降低TU-LSSS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难度,使得TU-LSSS治疗宫颈癌成为可能。
表3各因素赋值情况
表4宫颈癌预后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雷翠蓉等[8]的研究表明,采用免举宫器封闭宫颈的改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恢复更快。分析原因在于,郑氏4C悬吊法TU-LSSS是新技术,尚处于经验积累的初级阶段,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随着术者经验积累以及技术的不断提高,可能会逐渐缩短手术时间;此外,郑氏4C悬吊法TU-LSSS选择缝合的组织较为适宜,其悬吊的组织没有出血,且手术视野也暴露充分,减少了操作损伤,因此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也更短[9]。彭诗意等[10]采用郑氏4C悬吊法TU-LSSS治疗35例宫颈癌患者,随访5.6~29.5个月,无患者复发或者死亡。Kohler等[11]采用免举宫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结果显示,患者术后3年、4.5年以及10年的PFS率分别为96.8%、95.8%、93.1%,OS率分别为98.5%、97.8%、95.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PFS率(95.65%vs.80.43%)、3年OS率(97.83%vs.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近。以上均说明免举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较好。
为提高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分析了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宫颈癌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B2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保护因素为郑氏4C悬吊法TU-LSSS。分析原因在于:①肿瘤直径越大,转移扩散以及发生血管侵犯的风险越高,手术难度越大,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越大[12,13]。因此,对于肿瘤直径较大的宫颈癌患者,需要结合放化疗,以缩小肿瘤直径,同时需要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烟酒。②临床分期≥ⅠB2期的宫颈癌患者,可能出现脉管浸润。有研究表明,临床分期≥ⅠB2期的宫颈癌患者复发率更高,且5年生存率也更低[14]。因此,建议患者定期体检,进行早期筛查宫颈癌,及早控制病情,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③淋巴结转移是由于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着淋巴液流到汇流区,并以此为中心,再长出同样的肿瘤,会加速病情进展,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治疗效果[15,16]。④脉管浸润是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周围血管和淋巴管,会导致血管壁狭窄、加厚,或发生淋巴结转移,致使淋巴管发生堵塞,使癌细胞不能正常循环以及运输,也不能提供正常的血液供应,会导致局部发生坏死、缺血,增加了治疗难度,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当患者发生脉管浸润后,需要进行全身检查,确定肿瘤的转移、分期以及类型,给予综合的治疗。
综上所述,郑氏4C悬吊法TU-LSSS治疗宫颈癌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可提高3年PFS率和OS率;宫颈癌患者预后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等多种因素有关,需根据不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处理。
参考文献:
[3]孙滨州,黄立,朱静.经阴道内镜手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全切除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2,30(3):426-430.
[4]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6):474-489.
[5]姚栋琴.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2):3.
[6]陈敏,章柏花,李丹红,等.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47(1):115-118.
[7]王卡娜,陈思敬,郑莹.郑氏4C悬吊法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4(1):5-9.
[8]雷翠蓉,黄一琴,姜红薇.免举宫器封闭宫颈的改良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31(10):901-906.
[10]彭诗意,郑莹,杨帆,等.免举宫的经脐单孔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37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2(9):722-727.
[12]王莎莎,田甜,杨丰华.Ⅰb~Ⅱa期宫颈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2021,19(17):1805-1807.
[13]何路路,辜佳婷,罗喜平.ⅠA2~ⅡB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J].广东医学,2021,42(6):666-670.
[14]管秋蓉.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预后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5):43-45.
[15]张瑞钰,梁斯晨,王志启,等.卵巢上皮性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早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9):656-659.
[16]王永花,张宽.宫颈癌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7):1340-1344.
文章来源:何秋敏,张崇媛,张思思等.郑氏4C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4,33(02):162-165.
分享: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微创外科技术的代表,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管理要求提供足够的镇痛与肌松效果。
2025-04-23随着医疗诊疗水平的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进行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等操作时,通常会出现呛咳、躁动等不适,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1]。拔除气管导管时引起的不良症状,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2025-04-21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胸科疾病诊疗的主要手术方式[1]。随着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向着微创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要按照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了避免受到气管插管的影响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建议使用非气管插管麻醉。
2025-04-21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子宫疾病,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此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1]。然而,尽管其优势明显,手术过程中仍需关注麻醉要求、术前准备时身体的暴露、以及术中使用的低温液体和二氧化碳气腹等多种因素。
2025-04-17老年人多合并隐匿性慢性疾病,存在年龄相关性脏器功能减退等情况,手术及麻醉时间的延长会明显增加手术风险,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衰竭。有研究显示,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死亡率高达21%[2-4]。因而如何缩短腹腔镜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成为外科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2025-04-16胆囊疾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是目前临床治疗胆囊疾病首选的治疗手段[1]。尽管LC术后疼痛程度不及开腹手术,但有研究显示,仍有30%~50%的患者面临术后疼痛的困扰[2]。
2025-04-15腹股沟疝为普外科常见疾病类型,其病理特征为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股沟解剖结构薄弱区域异常移位,形成体表可触及的异常膨出物[1]。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主要为开放手术,往往存在创伤大、术后复发率高及易出现疼痛等情况[2]。
2025-04-15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症,通过手术剔除可有效治愈。现阶段,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应用较为普及,在手术创新上具有微创治疗,快速康复的特点。但是采用腹腔镜技术对于患者心理、身体及预后产生一定影响。在患者围术前、中、后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自身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2025-04-07隐睾为男性胎儿时期,睾丸未能下降至阴囊内,隐睾位置处于腹股沟内环扣以上称为高位隐睾,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引发成年后少精或无精,甚至产生癌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1]。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治疗高位隐睾的首选方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被患儿与家属所接受。
2025-03-25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属于微创手术,适用于肿瘤位于胃的中远端的患者,可清除肿瘤病灶,并清扫淋巴结,以达到尽量根治的目的[1]。但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故术中需重建胃肠道,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
2025-03-18人气:16001
人气:14018
人气:11603
人气:10755
人气:107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期刊人气:1576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042
国内刊号:50-1162/R
邮发代号:78-161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