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煤炭、花岗石储量较大,这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部分种类矿石含有一定的放射性,在进行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辐射,这无疑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同时长时间的辐射,也将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了对该类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采,尽量降低辐射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辐射管理。基于此,笔者将围绕辐射可能造成的后果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辐射安全管理的有效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在一些分布有伴放射性物质的地区,规模较大的开采施工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辐射污染。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当地的环境保护也岌岌可危。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辐射安全已然成为引发各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核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核技术无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助力,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核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辐射污染问题最为严峻,并在最近几年内呈现出愈发尖锐突出的趋势。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辐射安全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1、辐射安全简述
核技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近几十年内才出现的,其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例如医用加速器,确保了医疗水平的稳步提升;工业探伤机,避免了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辐射厂、中子测井等各种核技术更是应用广泛,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先进前沿的技术。但由于核技术的相关特性,在应用过程中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辐射致死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辐射安全管理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承担责任,在通过核技术应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辐射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以核安全中的相关准则和原理为指导和依据,保障核技术应用装置的设计科学合理。
目前阶段,辐射安全有发展为完善、综合性科学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核技术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复杂的化学、物理等知识。同时核设施的设计、安装和运行阶段中也有大量注意事项。因此,有关部门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借助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源上避免核辐射的产生,以缓解目前严峻的辐射污染形势。
2、核技术应用地区的辐射管理防护措施
2.1 在辐射站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辐射站是辐射装置的主要集中场所,是辐射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因此辐射站的消防安全显得极为重要。消防安全的有效保障基于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控工作,只有工作人员具备正确的消防意识和态度,才能确保日常消防工作的贯彻落实。在辐射站内开展消防知识安全宣讲,有助于加深工作人员对辐射站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对某些大型辐射设备进行应用时,严格把控操作的规范性,避免错误的使用方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较低范围,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辐射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2 加强对辐射站运行的安全把控
首先,加强对放射性资源的把控管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实现对辐射站的有效管理。各地的放射工程都必须以此为指导,在遵循相关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日常工作。这样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源共享。在辐射站内,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对放射性源的整个应用过程加以控制。根据辐射站的工作内容、建设目标,制订合理科学的放射性源管理方案。可以从放射性核素的选购、应用、废料处理等阶段入手,确保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处于掌控范围内。其次,完善辐射站的安全监控系统。
放射性实验室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知识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一旦有失误违规操作,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灾难和损失。因此在进行人才审核时,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审,确保其有较高的工作资历。最后,加强对辐射水平的管控。辐射有多种方式,主要是放射性物质有不同的形态。对于一些液状放射性物质,在取用时尽量避免其洒溅出来。在保管阶段,也要注意封装器皿的密闭性。此外,还需要经常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安全测评,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清除,防范于未然。
2.3 重视对辐射源的安全监控
辐射源,顾名思义,指的是造成辐射污染的直接物质。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监控,是辐射站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结合相关案例来看,辐射站的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辐射源的安全管理不合理引起的。对辐射源进行安全监控,无疑是从根源上把控住了安全隐患的产生,能够有效降低辐射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辐射源的整个应用过程都值得重视,从采购到应用到废料处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辐射站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控,购买的辐射资源要及时进行登记,审核后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保存。
2.4 将辐射站各项管理内容具体到人,明确职责
辐射源安全管理在本质上是放射性实践的管理,而辐射站的给你做人员是放射性实践的核心,为此,辐射站的安全管理需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第一,明确辐射站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辐射站的运行需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分工,根据不同岗位确定工作重点。第二,实现对辐射站精细化管理。首先,操作程序。提升辐射站防护运行程序的精准度和完整度,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据可依,规范现场辐射防护运行人员的每一项工作。第三,强化对辐射站的运行管理。在辐射站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程序要求来关注每一个工作的细节,对辐射站运行存在的错误要予以及时解决。第三,强化对辐射站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通过绩效考核管理对在辐射站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员工予以一定的表扬和支持,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
2.5 实现对放射性废弃物的科学管理和处置
在辐射站的日常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对其进行处理,是目前辐射站工作中的难题。因为一旦处理不彻底,其进入自然界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也影响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废弃放射物排放阶段的管控,制订合理科学的制度进行统一管理。辐射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确保废弃物的正确排放。
辐射站废弃放射物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一般有三个环节:废弃物的控制、预处理以及装备整理。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废弃物处理的重要内容是降低该物质的放射性,这也是处理效果的评审依据。值得注意的关键点有:按照废弃物的产生源头进行种类划分。一些废弃物含有较强的放射性,一些则不然。如果将所有废弃物混为一谈,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放射实验室在存放废弃物时,要对其种类和名称做明确的标识,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辐射环境监督站所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活度较低,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的指定标准,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豁免审批管理制度,放射性废物的预处理需要在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管理下进行过。为此,在处理各个废弃物的时候需要在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利用科学的技术水平来提升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效果。
含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技术。处理方式直接决定了处理效果和效率,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新型处理技术的研发,鼓励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创新研究。同时以较好的薪资待遇吸引尖端人才,显著地提升废弃物处理质量。由于辐射站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国家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对该项事业予以支持和鼓励,在废弃物处理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加大经济成本的投入,为辐射站的正常运行提供生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辐射防护运行管理是核电站辐射防护的重要组成,其管理优劣直接影响现场辐射防护工作成效。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辐射环境监督站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主要是对放射性实践操作过程的一种管理。为了能够提升辐射环境监督站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成效,需要相关人员结合辐射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强化对辐射站运行的安全和防护、加强对辐射源的安全监控、明确辐射站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实现对放射性废弃物的科学管理和处置等方面思考怎样强化对辐射站的安全管理,从而更好减少辐射污染。
参考文献:
[1]李雪琴,党磊,曹吉生等.某实验室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1).
[2]齐孟文,朱庆鸿.高校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漫谈[J].中国辐射卫生,2009(2):208-209.
[3]李雪琴,曹吉生,张伟军.浅谈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J].中国辐射卫生,2011,20(3).
计芳.关于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70-171.
分享:
卫星在太空执行长期任务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在太阳辐射和空间高低温循环的影响下,卫星天线桁架温度变化可能高达四百多摄氏度。剧烈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引起热致振动现象,影响天线性能,甚至可能导致卫星不能在预定轨道内运行。因此,在卫星天线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并进行空间环境下热力分析,以确保天线桁架的稳定性和天线性能的可靠性。
2024-12-04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关闭是处置设施运行终了时针对处置设施进行的活动。包括在废物安置完成后,通过覆盖近地表处置设施,回填或封闭地质处置库及其通道,并终止和结束所有相关建筑设置的活动,使处置库永久封闭。由于放射性废物本身的特性,在处置场运行期间并不能保证放射性核素衰变到对人与自然无害的程度,因此在处置设施关闭后也需要对其进行监护。
2020-08-28在水冷反应堆中,活化腐蚀产物是放射性输运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在反应堆系统运行、维修维护及退役等环节,对辐射防护、个人和集体剂量以及安全分析等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活化腐蚀产物(ActivatedCorrosionProducts,ACPs)。因此,对于水冷反应堆来说,回路中活化腐蚀产物源项的精确计算很有必要。
2020-08-28在目前放射诊断学的范围中,CT检查对患者而言是电离辐射强度较大的一种X射线检查,而性腺(男性睾丸或女性卵巢)属于对辐射敏感程度较高[1]的人体器官,甚至有可能诱发电离辐射的遗传效应,且性腺是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而引起遗传缺陷所涉及的组织[2]。根据放射检查最优化原则[3,4,5]在其作为非检查部位时,必须给予特殊防护,以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电离辐射[6,7]。
2020-08-28射线探伤在锅炉、压力容器、机械制造、化工、轮胎生产等行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射线探伤的应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产生的射线对周围环境也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泄露的射线会危及周围的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目前,对射线探伤行业的安全监管已成为基层环保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2020-08-28人类依靠太阳的光和热延续繁衍,依靠手机联络传递信息,依靠CT去检查身体,依靠核能优化我们的能源结构构筑更加清洁的环境,无论是生活在地球上或是空间站的每一个人都处在辐射的环境中,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辐射而言,我们更通俗的划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辐射看不见、摸不到,我们需要依靠专业的仪器设备、科学的技术手段去监测和防护。
2020-07-09指出了核能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不断地改善着人类能源需求的同时,如何保证核安全与辐射安全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探讨了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的定义,概述了核安全的发展历史,进而提出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包括建设应急组织体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重新确立基准威胁、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国性核辐射监测网5个方面,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020-07-07移动式屏蔽检查热室可模块化地拆卸、运输、组装并实现简单检查功能,具备了较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同时,由于要兼顾机动性和灵活性,带来了辐射防护工作实施的一系列新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在参考现有核设施辐射防护体系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梳理了移动式屏蔽检查热室辐射防护剂量限制体系,开展了移动式屏蔽检查热室辐射防护解决方案研究。
2020-07-06针对放射性从业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需求,柔性防护材料无铅化在保障对X射线有效屏蔽的同时,亦可避免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X射线不同能区的最优屏蔽材料设计,可满足工作人员在不同工作场所下对防护装置的高效和舒适性要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蒙特卡罗模拟相结合方法,针对不同X射线场所下的防护材料进行设计计算。
2020-07-06世界人口增加、社会生产力提高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化石能源的日趋短缺,迫使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心转移至新能源方面。本文综述了核电站防辐射涂料的辐射环境、相关标准及部分耐核辐射的树脂和功能填料,如:碳纳米管-环氧杂化树脂、纳米二氧化铈-石墨烯-环氧杂化涂层、碳化硼、钛酸盐、钼粉、钒盐及铬铁等,这些新材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07-06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辐射防护
期刊人气:1672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辐射防护学会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0-8187
国内刊号:14-1143/TL
邮发代号:22-173
创刊时间:197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05
影响因子:0.359
影响因子:0.03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