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核电厂二回路水化学控制在电厂运行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良好的水化学控制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二回路系统设备特别是蒸汽发生器的腐蚀,提高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核电厂二回路系统水化学控制技术的不断优化,使二回路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通过提升水化学管理理念,控制系统运行期间pH值及杂质含量,优化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运行和大修启动阶段水化学控制方法提出优化建议,最大程度减少二回路系统设备的腐蚀和杂质污染。
核电厂二回路良好的水化学工况取决于系统设计、结构、设备材料等,在电厂设计完成投运后水化学管理就成了水质控制的关键手段。近几年,随着对二回路系统水化学控制的不断改进,二回路系统水质已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二回路系统设备的腐蚀,保障着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1、二回路水化学控制优化
1.1 水化学管理理念提升
二回路系统化学控制的目的是降低系统设备的腐蚀,减少腐蚀产物转移到蒸汽发生器内,降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杂质离子浓度,改善传热管的缝隙化学环境,从而避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目前,核电厂水化学管理的关键已经从控制水质的不超标转变为尽量降低系统杂质离子的含量。因为只有在系统使杂质离子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才能有效地降低二回路系统的腐蚀,防止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腐蚀开裂。[1]
核电厂化学人员对重要系统的关键参数建立了趋势跟踪,全面了解电厂的化学状态,当实验室检测的化学参数与前几次数据结果和化学控制规范指标比较时,发现化学数据超出期望值/控制值或者对比近几次分析数据有明显异常或者有劣化趋势,则立即确认取样的代表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比较在线仪表与化学离线分析数据,以判断超值数据的正确性,再结合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变化,判断是否为化学偏离或异常,如判断为化学偏离或异常则根据化学异常管理流程,立即汇报处理并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根据纠正行动的等级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在规定的纠正时间内将化学参数恢复到正常的化学控制值范围内。对于长期存在的异常情况,化学人员联合运行、维修人、设备管理人员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共同商讨对策,研究解决,分析化学异常的原因,并决策下一步的纠正行动,直至异常化学参数恢复到正常控制值范围内。
1.2 严格的pH值和杂质含量控制
二回路系统主要由碳钢、低合金钢材料构成,因此容易发生流动加速腐蚀(FAC),导致系统材料腐蚀,产生管壁减薄现象,同时腐蚀产物会随着给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在SG传热管和管板上沉积。研究结果和运行经验证明,碱性水质会使结构材料表面生成一层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氧化膜,提高pH值可以促进氧化膜迅速形成;另外,金属表面对OH—离子有一定的吸附作用,OH—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当pH值达到一定数值时,吸附的OH—就能阻止其他物质同金属表面发生作用。
研究表明,pH值大于9.6时,铁素体合金的腐蚀速率降至很小,而低于9.2时,系统材料受到流体加速腐蚀的侵蚀,腐蚀速率加快,时间长会出现管壁减薄。因此二回路系统pH控制对降低二回路设备的腐蚀很重要,适当提高pH可以提高氧化物保护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整个二回路系统的碳钢腐蚀速率,这对于电站长期稳定运行和SG的寿命是很有好处的,无论是碳钢还是低合金钢,其FAC速率都随着pH值的上升而迅速下降,特别是当pH值达到9.5以后腐蚀速率小得多。[2]为了减少二回路系统设备的腐蚀,目前国内外核电厂二回路水汽回路都提高了pH值,AVT处理方式也逐步从低AVT逐渐转向高AVT处理。
二回路杂质来源主要有补给水污染、海水泄漏、空气漏入真空系统、冷却水进入二回路水汽系统、树脂再生剂、破碎树脂、二回路系统添加剂等,这些杂质随着给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发生杂质浓缩沉积现象并沉积在蒸汽发生器内对蒸汽发生器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核电厂通过对补水水质控制、树脂及再生剂、二回路添加剂品质控制,监督和处理泄漏等方法控制可能引入的杂质。对蒸汽发生器水质包括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阳离子电导率等参数设置相应的规范,当参数超出期望值时即采取相应的纠正行动以恢复水质。
1.3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运行优化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ATE)是二回路主要的净化系统,用以除去凝结水中的杂质离子和悬浮颗粒,减少杂质离子和悬浮颗粒向给水和蒸汽发生器的转移。待处理的凝结水从凝结水泵出口母管接出先经过前置阳床处理,除去凝结水中绝大部分的氨,然后再经过深层混床处理,彻底除去凝结水中的杂质。ATE系统下游不再有其他给水水质净化设备,因此保证ATE出水水质是二回路水质控制的重要工作任务。
二回路通过加氨控制pH,电厂化学技术规范中给水pH限值为9.5-10.0,实际pH通常控制在9.6-9.7之间,氨含量随pH呈指数增加,pH为9.7时氨为3300ppb,凝泵出口氨含量约4000ppb。ATE系统进水氨浓度高会严重增加阳床负担,直接导致阳床失效时间过短,需要频繁切换再生,再生后的树脂床残留再生剂没有时间释放,大量硫酸根进入混床,增加混床负担,甚至导致漏硫酸根。因此需要在启机后ATE高流量净化时将pH控制在9.50-9.55,既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也可以减轻阳床的再生压力。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在投运初期由于再生剂残留问题会向二回路系统引入杂质,使蒸发器水质变差,因此树脂床再生后应进行充分的冲洗、静置,使树脂吸附的再生剂充分释放,再通过增加冲洗时间和次数,保证树脂再生后冲洗水电导率降至0.1μS/cm,对于即将投运的树脂床再进行1-2次冲洗,直至混床出水电导率小于0.1μS/cm后才可投入运行。
1.4 大修启动阶段水化学控制
大修启动过程中二回路的冲洗净化回路带进蒸发器,对WANO化学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化学应联合运行人员,根据二回路系统运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尽可能将水质控制好。凝汽器热阱进水后启动凝结水泵进行小循环,利用充排水和磁铁过滤器使铁含量小于400ppb,然后投运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加速净化,同时启动化学加药系统加氨泵维持pH值。当凝结水铁小于400ppb、高加给水铁小于100ppb时允许启动主给水泵建立大循环,通过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使水质进一步净化。同时,尽可能地进行备用泵切换以使相应管线的余水进行置换净化。除氧器开始加热除氧后及时添加氨和联氨,当高加给水满足水质要求后允许进行主给水和辅助给水的切换。主给水供水初期蒸汽发生器水质较差,此时可以将蒸汽发生器排污除盐床旁路。在汽侧启动之前将汽水分离再热器和高加疏水回路在线到凝结水系统通过ATE系统全流量处理保证水质,功率升到50%~75%后再将疏水切换回除氧器。[3]
机组并网后提升功率过程中要注意关注ATE系统除盐床工作情况,调节系统统流量,保持ATE系统流量高于凝结水流量到200t/h并确保树脂未失效;保持蒸发器排污流量最大,随着功率的上升,根据蒸发器水质情况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如果在升功率过程中出现蒸汽发生器水质恶化时,则必须降低升功率速率,甚至暂停升功率,查找水质恶化原因,等候水质改善后方可继续提升功率。
2、总结
核电厂二回路对水质控制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核电厂必须对二回路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加以优化,提升管理理念、严格控制pH和杂质含量、优化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运行、有效的大修启动阶段水化学控制,能够有效减少二回路系统腐蚀问题的发生、保证关键设备的结构完整性,进而提高核电厂各项化学性能指标,保障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陶钧,孔德萍.秦山核电厂二回路系统水化学的改进[J].中国工程科学,2008(01):91-96.
[2]丁训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腐蚀与防护,腐蚀与防护[J].2000,21(1):15.
[3]秦建华.秦山第二核电厂二回路水质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昌桐,刘慧宇,郑文君.核电厂二回路系统水化学控制优化[J].科技视界,2020(24):16-17.
分享:
美国联邦法规要求“为核电行业提供核安全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需要建立满足10CFR50附录B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三哩岛事故后,美国核电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模式从支持核电站建设阶段的设备大型采购过渡到支持运行和维修阶段的备用零部件和替代物项的小型采购。
2024-03-05随着我国核电厂运行堆年和装机容量的增加,核电厂内暂存了较大量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即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由于核电厂没有处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能力,长期暂存使得电厂面临暂存库容量不足、泄漏、燃爆等安全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建设全国或区域性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设施。
2021-07-30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有关环保标准更新迅速,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对锅炉烟气更是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企业所面临的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
2020-12-07“华龙一号”是我国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型号,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作为“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已于2015年5月7日开工建设。福清核电厂位于我国东海海岸,根据平潭海洋站的监测资料,冬季海水温度会出现8℃的低温,此时乏燃料水池水温也会相应降低,乏燃料水池水温低于10℃时可能导致硼结晶,使乏燃料的安全贮存带来巨大风险。
2020-09-19凝汽器是核电厂热力循环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传热管数量较多,且运行条件较为恶劣,在振动、磨损、冲刷等因素影响下,存在传热管泄漏的风险。一旦传热管失效泄漏,会引起二回路水质和化学性能指标不佳,甚至会导致机组被迫停机停堆,直接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2,3]。
2020-08-28熔盐堆是以流动的熔盐作为燃料的新型反应堆堆型,具有良好的中子经济性、固有安全性、可在线后处理、可持续发展、防核扩散等优点,被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确定为6种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候选堆型之一。控制系统的首要目的是使系统稳定运行,不受非期望因素的影响,或者受到影响后能及时加以纠正,使系统保持在期望的状态。
2020-08-28近年来弥散燃料[1]和弥散可燃毒物[2]在核反应堆系统中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由于弥散颗粒的空间自屏效应,引入了燃料芯块内部弥散燃料和可燃毒物材料与基体的非均匀性,加上栅元层面芯体、包壳和慢化剂的非均匀性,造成双重非均匀性。为了更好地描述毒物颗粒在燃料中的随机分布情况,利用由清华大学开发的RMC程序[6]进行毒物颗粒的随机分布建模,采用显示建模方法,可生成每个毒物颗粒的随机位置,建立RMC模型进行计算。
2020-08-28熔盐反应堆是以熔融状态混合盐做为反应堆裂变燃料,液态高温熔盐同时充当反应堆主冷却剂。熔盐堆具备安全性高、结构简单、大功率密度、热电高转化比(~45%)、负反应性温度系数大、燃料可在线添料和后处理、可燃烧乏燃料和对核废料进行嬗变处理、可充分利用钍铀资源和反应堆易裂变核素高增殖等优点。缺点是高温熔盐对结构材料耐腐蚀性要求比较高。
2020-08-28海南核电厂1、2号机组采用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NP650型压水堆。CNP650反应堆由121个组件组成,采用Mode-A控制模式,装机容量为65×104kW[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电站的经济性,同时匹配海南电网用电峰谷的变化,海南核电厂提出了由目前的年换料方式向长短交替运行的长燃料循环过渡的方案。
2020-08-28核燃料生产过程中,在化工转化和产品加工时会产生大量含铀残余物料,目前采用回收利用后再装桶暂存的处理方式,这些残余物料经多次循环处理之后,累积形成一定量的中低密度非均匀核废料,根据我国核材料管制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其中的核材料量应准确测定。
2020-08-28人气:3981
人气:3577
人气:2510
人气:1790
人气:14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核安全
期刊人气:2406
主管单位: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2-5360
国内刊号:11-5145/TL
邮发代号:无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05
影响因子:0.359
影响因子:0.03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