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核电厂运行堆年和装机容量的增加,核电厂内暂存了较大量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即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由于核电厂没有处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能力,长期暂存使得电厂面临暂存库容量不足、泄漏、燃爆等安全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建设全国或区域性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设施。第一,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进行吸附固化预处理以便于运输;第二,处理设施采用以焚烧为核心的减容处理工艺;第三,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至环境;第四,焚烧产生的焚烧灰采用压缩后水泥固化工艺长期处置。该方案以期为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处理提供参考。
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低碳能源,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能源选择,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种重要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建设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三代核电建设。”核电厂机组每年在正常运行和大修期间会产生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伴随核电机组运行堆年的增长和不断新增的装机容量[1],日积月累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即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对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进行处理的工艺,核电厂一般设置暂存库对其进行收集和暂存,长期暂存使得电厂面临其火灾和爆炸的风险,同时其腐蚀性、化学毒性等也增加安全风险。随着运行堆年的增加,暂存库容量也趋于饱和。综上,确有必要对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进行减容处理及处置。
一、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产生
(一) 核电厂运行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机组建成发电,截至2021年3月,我国大陆共计建成49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5‚100万千瓦[2]。核电机组运行堆年分布如图1所示。
(二) 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产生
核电厂在日常生产和大修期间,辐射控制区内设备检修和维护会产生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3]。在液态可燃废物的产生点,由运行人员用临时桶或其他容器将产生的液态可燃废物进行收集。由检测人员对收集的液态可燃废物进行放射性分析,并对检测的液态可燃废物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根据放射性检测结果,放射性水平低的液态可燃废物作为一般工业废物处理;若放射性水平较高,需作为放射性废物处理的,由检测人员倒入收集桶,然后再集中运输至暂存库,倾倒入储存罐进行储存[4]。
根据部分核电机组运行经验[4],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产生量详见表1。
通过分析表1,可以发现单台核电机组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分别最大不超过300L,面对如此少量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核电厂需要考虑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设施电厂单独设置的经济性。但是,全国核电厂目前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保有量超过200m3,且每年的增量接近30m3,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加,每年增量也将会持续增加。因此,本文提出设置全国或者区域性群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设施,用于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减容处理,并最终满足处置要求。
二、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处理
(一)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处理方法
目前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湿法氧化法、水泥固化法、吸收法等[5,6]。
1. 焚烧法
焚烧法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进行焚烧,产生的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标排放。焚烧法减容倍数约100左右,减容效果非常理想。我国放射性废物焚烧设施已有运行经验,焚烧技术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已经得到验证[7]。焚烧产生的焚烧灰可进行水泥固化[8]。核电厂由于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产生量较少,单独建设焚烧处理设施经济性较差,集中建设焚烧处理设施必须考虑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运输安全问题[5]。
2. 湿法氧化法
湿法氧化是在一定温度下,一般是100℃,利用催化剂与过氧化氢进行化学反应,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这种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目前湿法氧化法工艺和设备比较复杂,需要处理的二次废物也较多,因此限制了其在核电厂中的应用。
3. 水泥固化法
水泥固化法是核电厂传统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即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与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掺混,最终养护成水泥固化体。该工艺成熟可靠,是核电厂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工艺。但是,该工艺增容效果明显,一般增容至原体积的1.5~2倍左右[6],并且水泥固化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容易造成有机物的浸出。
4. 吸收法
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产品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吸收固定于吸收剂分子内部,从而形成吸收固化体,吸收固化体可以是颗粒状,可焚烧,但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最终处置。有研究表明,吸收法固化后,废物增容约1.3~1.5倍,吸收固化体焚烧后减容至少于0.02%的焚烧灰[9]。
(二) 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处理工艺
通过分析焚烧法、湿法氧化法、水泥固化法、吸收法可知,目前减容效果明显的是焚烧法。考虑核电厂单独设置焚烧装置的经济性较差,因此本文提出设置全国或者区域性的焚烧处理设施。同时考虑到我国核电厂分布较广,长途运输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容易存在滴、漏等安全因素,因此需要利用吸收法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转化为可燃烧的固体颗粒物。参考相关标准[10,11],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三、结语
由于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产生量较少,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且核电厂也没有有效的处理工艺,造成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累积量越来越多。本文从经济性和废物最小化以及工艺成熟角度提出了以焚烧工艺为核心的全国或者区域性的焚烧处理设施。同时,考虑到运输中的安全因素,采用了吸收法将液态废物转化为固态废物的运输工艺路线。
本文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工艺的实施可有效解决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暂存问题,取消其暂存库,综合减容比较高,能够有效减少最终待处置固体废物量,节约处置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岳巍,李凌杰.华龙─号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优化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66~67
[2]刘新华.核电厂—回路源项和排放源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
[3]李玉鑫,陈洪春.核电站辐射控制区放射性废油收集容器优化改进探索[J].辐射防护通讯,2020,40(3):41~48
[4]王博,蔡晓丹.某核电站放射性废油暂存库工艺设计研究[J].科技风,2017,4:273
[5]方祥洪.模拟放射性有机废液的吸收法处理与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6]方祥洪,杨彬,马若霞.放射性废油处理技术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7):203~204
[7]徐卫,褚浩然,郑博文,等.我国低放废物热解焚烧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辐射防护,2020,40(5):387~393
[8]华正韬,刘自强,侯辉娟.放射性焚烧灰处理工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45~47
[9]方祥洪,杨彬,马若霞,等.放射性废油吸收法处理技术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24):19~21
[10]HAD401/03-1997放射性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与运行[S].
[11]HAD401/08-2016核设施放射性废物最小化[S].
文章来源:刘红坤,郭晓宇,丘锦萌,董亮.核电厂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产生与处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5):35-36.
分享:
美国联邦法规要求“为核电行业提供核安全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需要建立满足10CFR50附录B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三哩岛事故后,美国核电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模式从支持核电站建设阶段的设备大型采购过渡到支持运行和维修阶段的备用零部件和替代物项的小型采购。
2024-03-05随着我国核电厂运行堆年和装机容量的增加,核电厂内暂存了较大量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即放射性废油和废有机溶剂。由于核电厂没有处理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的能力,长期暂存使得电厂面临暂存库容量不足、泄漏、燃爆等安全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建设全国或区域性的放射性液态可燃废物处理设施。
2021-07-30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有关环保标准更新迅速,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对锅炉烟气更是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企业所面临的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
2020-12-07“华龙一号”是我国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型号,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作为“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已于2015年5月7日开工建设。福清核电厂位于我国东海海岸,根据平潭海洋站的监测资料,冬季海水温度会出现8℃的低温,此时乏燃料水池水温也会相应降低,乏燃料水池水温低于10℃时可能导致硼结晶,使乏燃料的安全贮存带来巨大风险。
2020-09-19凝汽器是核电厂热力循环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传热管数量较多,且运行条件较为恶劣,在振动、磨损、冲刷等因素影响下,存在传热管泄漏的风险。一旦传热管失效泄漏,会引起二回路水质和化学性能指标不佳,甚至会导致机组被迫停机停堆,直接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1,2,3]。
2020-08-28熔盐堆是以流动的熔盐作为燃料的新型反应堆堆型,具有良好的中子经济性、固有安全性、可在线后处理、可持续发展、防核扩散等优点,被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确定为6种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候选堆型之一。控制系统的首要目的是使系统稳定运行,不受非期望因素的影响,或者受到影响后能及时加以纠正,使系统保持在期望的状态。
2020-08-28近年来弥散燃料[1]和弥散可燃毒物[2]在核反应堆系统中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由于弥散颗粒的空间自屏效应,引入了燃料芯块内部弥散燃料和可燃毒物材料与基体的非均匀性,加上栅元层面芯体、包壳和慢化剂的非均匀性,造成双重非均匀性。为了更好地描述毒物颗粒在燃料中的随机分布情况,利用由清华大学开发的RMC程序[6]进行毒物颗粒的随机分布建模,采用显示建模方法,可生成每个毒物颗粒的随机位置,建立RMC模型进行计算。
2020-08-28熔盐反应堆是以熔融状态混合盐做为反应堆裂变燃料,液态高温熔盐同时充当反应堆主冷却剂。熔盐堆具备安全性高、结构简单、大功率密度、热电高转化比(~45%)、负反应性温度系数大、燃料可在线添料和后处理、可燃烧乏燃料和对核废料进行嬗变处理、可充分利用钍铀资源和反应堆易裂变核素高增殖等优点。缺点是高温熔盐对结构材料耐腐蚀性要求比较高。
2020-08-28海南核电厂1、2号机组采用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NP650型压水堆。CNP650反应堆由121个组件组成,采用Mode-A控制模式,装机容量为65×104kW[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电站的经济性,同时匹配海南电网用电峰谷的变化,海南核电厂提出了由目前的年换料方式向长短交替运行的长燃料循环过渡的方案。
2020-08-28核燃料生产过程中,在化工转化和产品加工时会产生大量含铀残余物料,目前采用回收利用后再装桶暂存的处理方式,这些残余物料经多次循环处理之后,累积形成一定量的中低密度非均匀核废料,根据我国核材料管制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相关规定,其中的核材料量应准确测定。
2020-08-28人气:6685
人气:5333
人气:4533
人气:4175
人气:395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
期刊人气:2767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0-6931
国内刊号:11-2044/TL
邮发代号:82-161
创刊时间:195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05
影响因子:0.359
影响因子:0.03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