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阐述服装设计中应用仿生元素的意义

  2020-04-17    12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服装行业多元化趋势的出现打破了设计师的传统设计,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固有感受。近年来,仿生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受到了许多设计师的喜爱,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为服装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仿生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模仿和创新自然艺术元素的设计方法,回应了人们对美的更深层次的追求,它不仅缩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而且成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回归自然”主题的一部分。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服装配件的形状、面料、材料、颜色和细节上,本文就针对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服装工业的发展。

  • 关键词:
  • 仿生元素
  • 应用
  • 服装设计
  • 艺术价值
  • 加入收藏

在适者生存的自然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各种生物会进行有利于自身繁衍生息的进化,形成了自身的优势。服装设计离不开对自然界的各种模仿与借鉴,模仿服装的设计概论表明,模仿服装的设计不仅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形体构造、实用性中寻找灵感,更要深入研究其运行原理、规则,为我所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服装设计要考虑到颜色、风格、功能、材质等各个方面,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借鉴生态现象或是生物构造,进一步研究其中的机制规律和艺术价值。


一、什么是仿生学设计


仿生学设计是基于生物学和设计开发的新兴边缘的设计形式,把声音、形象、颜色、结构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于整个设计中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新思想、新原理、新原则中,是一种提供新方法和新路线的设计。本文主要讨论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建筑模仿现象,其应用生物和生态变化的颜色以及整体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时尚和艺术实践活动中的每个元素的语序。


二、服装设计中仿生元素的灵感来源


(一) 自然物态灵感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生物模仿的灵感来源之一,在自然界中不只有动物和植物,还包括山石树木、高楼大厦等景观。这些自然或人文景观也可作为服装设计的助力器。参照仿造这些自然或人文景观,可以让设计师涌现更多的奇妙灵思。生物模拟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不是模仿自然状态的原型,而是在吸收自然状态特征的前提下,结合人体形态特征来满足人体结构特征。同时,它的设计也模仿了自然状态的特点。比如女装在胸部和裙子上印上美丽的荷叶纹,可以帮助塑造人的外形,也可以让欣赏者从侧面发现女性身体体态之外的美。

(二) 生物有机体形态灵感

生物有机体形态包含着空间几何意义和自然形态特征。以动物姿态为原型的设计,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是模仿其形态、功能、皮肤等进行设计。以动物皮毛的保温功能为例,生物仿衣的灵感来源有貂皮大衣、狐狸袖等,灵感来源于具有皮毛隐形功能的仿衣设计,有鲨鱼皮泳衣、鸭掌等,有两种模仿动物自身外形的服装。一种是剪掉动物的一些外貌特征,比如豹纹短裙、蛇皮绑腿等,另一种就是完全模仿动物本身的外形。比如老虎睡衣、熊猫娃娃等,这些动物的身体都被充分运用到模仿服装的设计作品中。

(三) 制造工艺升级

有了高新技术的支持,人类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制造工艺的升级。就仿造服装的设计领域来说,技术升级主要表现在仿造自然现象和生物形式,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描述。生物形式和自然现象被描绘成创新的标志。飓风、雷声、极光等现象可以以飓风、雷声、极光颜色等图形标志的形式出现在衬衫上。另一方面,人类借助各类功能强大的工具,能看到各种那些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型世界,如动植物的细胞,各种元素的运动及其千奇百怪的形态。从中攫取灵感,应用于服装设计的其他创新可以让消费者对技术发展的速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三、仿生元素创造出设计新思路


(一) 视觉颜色借鉴

色彩最直接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睛,它是服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借鉴颜色元素是生活环境、视觉和情绪高度融合的重大创举。观察当下的服装市场可以看出,颜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点是单色仿照,还有一点是多色仿照。黑白的仿真主要是对应彩色,像红橙黄绿青紫一样的颜色的仿真设计。例如玫瑰色的婚纱将玫瑰的红色魅力和浪漫的创新融入婚纱中,表现出热情和奔放的特点。多种颜色的仿照在时尚设计中广泛使用,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或两个主要颜色的仿照形式,或者是加入其他颜色进行装饰,从而达到柔和的效果。衣服的设计有很多颜色。例如,蒲公英是时尚设计中模拟色彩的创意源。长裙的主要仿真色为粉色或紫红色,肩膀、胸部、腰部都用绿色点缀,如此使其总体上看起来协调美观。

(二) 形态仿生

服装设计中的形式模仿包括具体模仿和形象模仿。在设计中具体模仿应用得比较多,主要以动植物作为作品的灵感来源。因其模仿的是生物体的形构特征,故得此名,这种模仿形式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和记录各种生动的自然形象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服装设计中的形象模仿,又称化身,通过对形体体量和形象的扩大或缩小,衍变和重组,充分将自然界中可利用的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增加服装设计中风格主题设计的素材。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的服装设计作品在服装设计中独树一帜,该设计师取材自然的山水与日本本土的茶道文化,把棉麻等捧上热潮,还引领了时尚的潮流。材料设计成了东方特有的禅意与服装系列,该品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三) 材料仿生

现在科技的升级发展让服装设计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材料,也让服装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面料仿真服装的设计主要包括织物仿真和纹理设计。对织物的模仿主要是模仿生物表面的自然属性,如皮毛特性,传递织物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效果。在早期的服装设计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将野生动物的皮毛直接拿来用,人们只是从自然界中选取原始的材料,如鸟禽的羽毛和植物的枝叶,如今,这些材料当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追求,采用仿丝绸、仿毛皮等人造工艺的人造丝成了主流。

(四) 保护功能、隐藏功能和提示功能是服装设计的三大功能

防护功能体现在防弹背心、雨衣和滑雪服的设计中。防弹衣是用动物坚硬的钢板制成的,以保护人体脆弱性的身体。防水功能是受莲叶启发创造出来的。仿生模拟服装的出现加强了服装的安全性,它所具有的这种防护功能,为各种重要活动提供了保障。将其运用到军事领域,例如军用服装从迷彩服升级到具备变色功能的伪装服。在进行军事活动时,它可以将士兵的行踪隐藏起来,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仿生功能会运用在侦察任务中,比如在晚上穿着由交通警察、登山者和科学家们所使用的夜光服进行,这些服装的模仿灵感来自萤火虫。

(五) 应用方法

首先是整体实在论的应用。指利用动植物等生物仿制品进行周边设计,直接运用这些生物仿制品,表现服装设计的整体风格和造型。这是本地引用方法。该方法通过观察和学习提取与抽象相关的生物模拟元素,重新进行排列整合,克服了自然生态材料中原有的缺陷,对色彩、构造、几何线条、切面等多种元素加以创新性地运用,让作品更加亲和而富有生命力,同时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完美重构了它的形态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设计用于衣袖、衣领、建筑线条、裤子等,当涉及荷叶领、马蹄袖、羊脚袖、灯笼裤等时,属于当地参考相关元素,达到了理想的设计效果。


四、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趋势


(一) 材料美趋势

有些服装需要用质地较好的材料进行仿生设计,需要尼龙、聚酯、亚麻、皮革等强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还需把握每一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完美地将其与服装设计结合起来,使材料的优势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服装设计中的材料美是模仿元素创新和运用的必然趋势。时装设计师通过吸收自然状态的优良特性和新材料的塑性发展,可以设计出多种时装风格,使传统材料获得新的生命,激发新的活力。

(二) 简单化趋势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人们的艺术审美倾向发生转变,以往大受欢迎的繁复风格在日益追求简约时尚的人们眼中成了累赘,极简成了人们对服装风格新的追求。多元素杂糅的繁复奢华不再是时尚界的宠儿。无论是从事哪一行,简洁舒适都成了人们欣赏的风格,快节奏时代,我们追求速度和效率,相应的,在着装上,人们也更愿意亲近那些一眼看过去让人觉得美丽而简单的作品。

(三) 实用倾向

现在服装设计的趋势回归到一个新的“原始阶段”,即人们更多地要求实现服装的实用功能,而这也是服装设计最初的母题,当然这不是原地踏步的循环,而是在不断抛弃多余和繁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高级的“实用”。


五、结束语


在多种艺术创作中,“师造化”都是灵感设计的永恒母题,自然界中充斥着饱含智慧的生态构造,要把这种智慧提炼出来,将其为人类所用,需要我们的设计师在创作时把自然界当作工作室,而不是闭门造车。不断地模仿创新,注重积累自身经验,不断发掘新的设计方式。本文以模仿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材料模仿、色彩模仿等具体创新办法,提出了部分可供从业者参考的建议。然而,如何更好地将模仿元素与服装设计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祥爱,张静一.昆虫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西部皮革,2019,41(12):33.

[2]金丹丹.女装袖型设计研究的创新与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18.

[3]于丹.试析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现代交际,2017(22):197.

[4]薛苏楠.服装设计中的仿生元素及其艺术表现[J].毛纺科技,2017,45(11):51-53.


邹慧.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美眉,2020,(2):85-8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创意与设计

期刊名称:创意与设计

期刊人气:117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江南大学,中国轻工信息中心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674-4187

国内刊号:32-1794/TS

邮发代号:28-190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