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化学工程与工艺起源较早,其发现不仅为产品加工提供了新材料,而且实现了能量的高效传递。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当下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工程工艺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通过对化学材料的处理和加工,实现了化工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化学工程与工艺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行业,时刻影响着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在现代化的当下,强调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化学工程工艺的发展趋势成为了重要的话题。本文对化学工程工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充分展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的前景,以期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科学化管理操作和环保化的落实提供进一步帮助。
1、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现状
虽然目前的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对于化学工程工艺的技术仍然有待提高。目前整体的化工行业发展处于比较低迷的趋势,因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水平不高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环境,影响整体的化工行业发展。在化学工业的牵引和发展下,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要求也相对性提高。为了改变这种低迷的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需要对现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加工技术进行改变,将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进行科学规范化提升。使其适应现在的绿色化、能源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应用
2.1 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环保问题是目前世界上各国普遍都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运用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可以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最大化的实现环保。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绿色化学领域是研究的重点。通过这些化学手段和技术提升,使得大部分产品的材料都是没有危害的化学原料。这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能够节约能源,最大化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操作,使得一些资源能够重复利用,降低了废物的产生,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在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
2.2 改变了传统的分离方式
在过去的工业技术中大部分采用的是蒸馏法进行分离操作,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提纯,虽然能够进行分离操作,但是这只是针对熔沸点不同的物体进行的分离操作,而且其分离的纯度不高。分离程度不高,导致大量的资源不能被再次循环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采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分离技术,可以将不同的混合物质通过各自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提取出的物质纯度较高。这种分离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分离方式,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化学工程的工作效率,而且比较节能环保,符合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趋势
3.1 绿色化趋势
化学工程与工艺,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因为目前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首先考虑工艺的绿色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大化的降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现在的化工工业发展主要是受工艺水平的限制,没有实现清洁生产的目的,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这个目标还是十分遥远的。所以未来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趋势,必然将执行绿色化生产。最大程度的开发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供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生产设备的检测功率严格,确保其达到绿色标准才能进行大规模应用和推广。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自动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在不断的应用。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业。就目前来说其自动化水平仍然不够高,这并不利于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想保证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其自动化水平,使其符合现代机械自动化的要求。使用自动化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技术可以不断的提高化工生产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方式,对材料进行创新。同时,使用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对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确保化工产品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保证化工生产过程中都处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对生产状况进行全方位掌握。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改变方针政策。因此自动化趋势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要重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化学工业稳定发展。
3.3 创新化趋势
创新在化学工程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化工生产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法。只有注重创新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才能够不断提高,如果不注重创新,企业的发展将会变缓,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创新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具体出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化学工艺技术不断的创新,通过大量的研究,改变传统的物质分离方式。对物质的提纯进行创新,大部分传统工艺采取的管理方式是蒸馏和萃取,但是这两种方式分离出的物质并不是十分的纯净,大部分物质不能直接被利用,所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技术创新就是指改变传统的分离方式,采用新的创新技术进行分离提纯。创新技术下出现的分离技术可以对不同的混合物进行高纯度的分离,不仅可以提高分离的效率,还能使其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4、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创新,结合以往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技术,确保化学工程与工艺超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水平的提升,可以缓解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符合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亚玲.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J].科技与创新,2016,1-3.
[2]王旭辉.浅析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6.
陈医,孙凯.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9):143.
分享: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20℃时蒸汽压不小于10Pa的挥发性有机物,其来源广泛,涉及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制药、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1]。甲苯作为典型的VOCs,因毒性高和挥发性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故对其高效治理至关重要[2]。
2024-10-22颗粒物包括可入肺颗粒物(PM2.5,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大气颗粒物的总称)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等于或小于10μm的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过程和人为排放,其元素组成极其复杂,几乎包含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
2023-09-01高氯酸盐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被广泛应用在火箭和导弹固体推进剂、烟花、照明弹、电子产品、汽车安全气囊等制造中[1,2]。随着我国军事化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废弃固体推进剂,一般采用水冲方式将报废推进剂中的高氯酸铵冲出。ClO4-极易溶于水并在水中稳定存在[3,4]。
2020-11-17基于铀的战略价值和铀矿资源的有限性,从海水中提取铀作为传统矿石型铀资源的补给,对支持我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开发的海水铀回收材料,包括合成聚合物吸附剂、无机吸附剂和纳米结构材料等,指出了当前从海水中提取铀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实际海水提铀的工业化研究进展以及铀的后处理研究,并对今后的海水提铀工作进行了展望。
2020-06-2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工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同时,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机化学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能够对有机化学加以合理应用,避免对环境带来污染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
2020-05-12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环境污染成为了当前环境工程急需应对的一个难题,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环境工程不再单单是环境工程,更多的是在其中结合有机化学,促进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在有机化学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有选择的应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2020-03-19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虽然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也会有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违规的将科学技术运用的食品工程中,不仅严重影响了食品的质量,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食品工程中化学污染主要来源的分析,阐述了检测化学污染的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2020-03-19能源化学工程是在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始建设的第一批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但由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立的时间不足十年,发展尚处于初级水平,且对专业课程的建设、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尚未建立出一个成熟的模式。现如今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创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传统能源的利用效果不佳,还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020-03-19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推进了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同时,还带动了我国化学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化学工程建设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时刻与化学工程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化学工程技术的热点,并对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做出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致力于促进化学工程的稳健发展。
2020-03-19化学工程工艺不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提升了我国的生产水平,现如今,随着化学工程工艺的进一步发展,若想化学工程工艺真正实现自动化发展,更好的发挥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需要强化对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化学工程工艺的基本情况,对其自动化发展策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2020-03-1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化学进展
期刊人气:1951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化学部,文献情报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化学
国际刊号:1005-281X
国内刊号:11-3383/O6
邮发代号:82-645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2.741
影响因子:1.160
影响因子:1.215
影响因子:0.770
影响因子:0.37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