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目前的教学状况,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对改革之后的《应用工程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内容较多、课时不够、前后内容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提出了根据专业需求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的观念。为了进一步克服内容之间缺少衔接过程的问题,通过挖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的共同点,提出了增加数学实验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今,建设旨在培养从事具体生产和具备行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落实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方案,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许多高等院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其对《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课程进行改革,将三门课程合并为《应用工程数学》。目前,改革实施第二年,本文对改革之后的《应用工程数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针对这现状,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谈一下对《应用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看法。
1、《应用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首先,《应用工程数学》课程从设置以来,一直在进行教学上的调整,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方面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调整。首先其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分为应用工程数学A、B、C,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便于任课老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开展教学研究。其次,学分由原先三门课程6-7学分降为4学分,虽然删减了部分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急于追赶进度,只能讲授基础理论,不能精讲、深讲,导致学生对相关概念难以准确把握,更不能很好的理解其深层含义,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其次,《应用工程数学》课程是由三门课程合并而来,三门课程之间的连接不够充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课程不同内容的衔接转换,比如上完线性代数突然转入了概率论的学习,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有了比较大的转换,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内容的转换,进一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针对我校的《工程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2.1 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删减
工程数学课程设置为4学分,64学时,本着“管用”“够用”的原则,每个内容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思想,去掉理论证明,降低理论难度,增加应用性。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随机变量与二元随机变量的内容可以整合、推广,即整合基本概念、方法相似的地方,将其由一元随机变量的概念、方法推广到二元随机变量;将概率论中的卷积公式的证明过程删掉,而着重讲理论思想以及应用。
2.2 开展分专业的教学模式
虽然《应用工程数学》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为A、B、C,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还需要根据其后续专业内容进一步调整学习重点。比如,自动化专业学生后期还需学习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课程,对于“线性代数”部分中的求可逆矩阵、矩阵对角化,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中求复函数的积分、留数定理以及关于拉普拉斯变换的内容需求较多,我们对于这些内容应多些投入,而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章节可做适当删减,这样不仅能缓解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压力,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分专业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和策略,是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
2.3 对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增加数学实验内容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开展,各种软件和仿真工具逐步进入生产领域,使得对仿真软件的需求更多。如用Matlab软件进行代数计算,求矩阵的行列式、逆矩阵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借助软件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借助数学实验,挖掘各部分章节内容之间联系,完善《应用工程数学》课程中所缺少的知识的衔接环节,这样就可以按知识模块来构建课程体系,不同专业和工程数学不同的知识需求就可以灵活组合,学生也将最大化地受益于工程数学。
3、总结
《应用工程数学》是我校各专业学生的重要的数学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思维、数学建模能力的一门课程,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我们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应用工程数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因地制宜,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让学生真正做到“懂数学、用数学”,让数学知识真正的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熊恺平.关于应用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环球市场,2019:290.
[2]杨云霞,王有文,韩晓欣.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数学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17):98-99.
刘卫艾.技术院校《应用工程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33):26.
分享:
工程制图(Engineering Drawing)是土木工程专业基本课程之一,在各国课程体系中多为必修课程[1]。从概念上而言,工程制图是一种用以指导产品生产或构件制作的技术性手段。在土木工程领域,设计师利用工程制图精准清晰地描述构件及结构的几何尺寸,工程师则通过参照图纸来建造相应建筑[2]。
2024-06-19本文就是针对粒子群算法寻优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精度低且不易收敛的缺点进行改进,通过同步改变学习因子以及将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两个不同的寻优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其中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寻优算法,大大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求解结果更为精确。
2020-11-26水下航行器(AUV)作为一种小型水下无人系统,在海洋探测和水下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其进行精确定位,有利于将其回收,并实现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常用的水下无人系统定位装置若采用传统的长基线进行定位,则在搭载上十分不便。如何在有限的尺寸内实现对目标的定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0-07-04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和动态响应好等优点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但是,传统的SPWM调制技术会使输出信号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谐波,给整个系统带来电磁干扰(EMI),谐波的能量越大,造成的危害越严重。随机PWM调制技术是被证明有效抑制电力系统电磁干扰的方法之一,其应用扩频原理,使输出信号具有更宽的带宽,从而驱散谐波能量。
2020-07-04现有的信号趋势分量提取方法主要有平均斜率法、滑动平均法、低通滤波法及最小二乘法等,这些方法均要求实施者具备一定的先验知识,需要预知信号中趋势分量的类型。由于轨道电路传输曲线中趋势分量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各轨道电路区段的感应电压信号特征各有不同,所以应用上述方法建模困难,无法准确还原信号的趋势特征。
2020-07-04通过对钢/玻璃钢的胶接质量的超声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分析,发现超声波在钢里面产生了共振。因胶接良好时玻璃钢对超声信号的衰减使得其共振幅值要明显小于脱粘超声信号,再通过对比不同特征下的超声C扫描图像,发现只有在基频幅值下的超声C扫检测效果和常规超声C扫检测效果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超声幅-频曲线来评价钢/玻璃钢的胶接界面是否存在脱粘。
2020-07-04在电阻率测井中,传统的一维建模缺乏对三维地层建模的能力,而三维建模数值计算方法形式复杂,计算时间较长,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复杂地层的电导率,建立一种模拟三维电阻率测井的二维地层电阻率测井模型。
2020-07-04本文将空间域加窗二维希尔伯特变换应用于三维地震资料边缘检测,并通过引入二维高斯函数压制噪声。该方法考虑到裂缝带、河道以及断层等不连续信息在三维空间上的延续性,利用二维希尔伯特算子同时在水平和深度方向上采用不同孔径计算地质异常体边缘信息,突出不同尺度下不连续性信息的完整异常特征。
2020-07-04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粉尘污染越来越严重,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及时通风除尘可有效防止发生粉尘爆炸,改善人员工作环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煤矿井下对粉尘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粉尘监测系统的精度往往会受到粉尘传感器及模数转换器(ADC)性能的影响。
2020-07-04通过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二次方衰减特性,推导出空气中时域格林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基于该函数和瑞利积分建立了空气耦合超声换能器时域声场的快速计算模型,并对圆形换能器声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衰减介质,空气中时域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极大地削弱,信号幅值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轴向近场长度明显减小。
2020-07-04人气:7402
人气:6195
人气:4708
人气:4530
人气:33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应用数学学报
期刊人气:195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数学会,中国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 0254-3079
国内刊号:11-2040/O1
邮发代号:2-822
创刊时间:197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53
影响因子:0.322
影响因子:0.35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