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文章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发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势,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一是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讲好中国故事里的课程思政;二是要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创新课程思政的多元化实践形式;三是要活跃节日文化生活,营造独具特色的高校育人文化氛围;四是推进节日文化交流,拓宽课程思政的内外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吹响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角[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2]。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3]。中华传统节日包含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文化元素,详细记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社会与文化生活。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反映了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已成为滋养中华儿女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4]。
一、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一)过好中华传统节日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应然之举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深远、持久的影响,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故乡、祖国的深厚情怀,其中包含的“忠、孝、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忠义爱国”等优秀伦理道德观念,能够潜移默化地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年轻一代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外来文化元素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息息相关,作为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让每个中国人获得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因此,过好中华传统节日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认识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的重要手段,也是引领青年学生掀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的应然之举[5]。
(二)过好中华传统节日是进一步提升高校“大思政课”育人效能的必然要求
青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高校需要精心引导和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可以成为高校“大思政课”加强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资源。中华传统节日通常以神话传说、风俗习俗、生活美食等形式呈现,讲究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的统一,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平衡,强调家庭关系和亲情。因此,对95后、00后的青年学生们,高校要引导他们挖掘中华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发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大思政课”育人效能。
(三)过好中华传统节日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更好应对多元文化挑战的重要手段
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多元化发展及外来文化渗透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冲击,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这对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审美意趣的重要媒介,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能够促进当代审美教育的发展,高校通过推广和传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审美意识、明确审美取向,而且还能革新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通过中华传统节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增强文化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高校也应充分利用新技术,以互联网媒体为平台,提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叙事能力,以“互联网+传统节日”的形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审美期待,增强他们的体验感以及参与感,还能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6]。
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讲好中国故事里的课程思政
2024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通知》强调要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提出突出宣传教育主题,以“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为主题,持续推进“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组织群众“话家乡、谈变化、送祝福、展未来”,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坚定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7]。高校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为引领,着力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与知识塑造的双重作用,将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观念,通过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开来,讲好中国故事里的课程思政,不仅让学生沉浸于节日活动的乐趣中,还积极思考节日所表达的思想及文化内涵。
例如,端午节起初承载祈求平安吉祥以及驱散晦气的美好愿景,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一节日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缅怀先贤的重要节日。高校可巧妙地把握这一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与不朽诗篇,学习屈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传承与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与时代精神。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活动,创新文化育人形式,组织红色演讲、文艺表演,以及访问和慰问老党员、英雄模范、大国工匠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激发其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活动不仅能给中华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借助新颖的文化作品形式,打造具有深刻思想、能够温暖人心的文化作品,弘扬节日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二)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创新课程思政的多元化实践形式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高校来说,育新人,不仅指要培育拥有新时代风貌的年轻人,还要发挥大思政课的实践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把思政课堂搬到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中华传统节日的实践体验中认识历史、锤炼意志、积累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培根铸魂,在润物无声中启智润心。高校要有针对性地抓好第一课堂,用好第二课堂,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资源,高校的思政课应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文化传播让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成为网络空间化的文化资源,在互联网领域中,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例如,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国潮文化受到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的青睐,成为“现象级”热潮。百度大数据报告显示,近10年来,青年人对国潮文化的热爱持续增长,关注度上涨528%,《中国青年报》调研数据显示,高达81.2%的受访青年认为有必要提升中华传统节日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高校将思政大课堂与现代媒体结合,用优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是新时代高校创新课程思政的重要形式[8]。高校思政教师也要在研究和探索中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契合点和切入点。
(三)活跃节日文化生活,营造独具特色的高校育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了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总结了学校的发展经验,而且集中体现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价值。高校是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的作用,通过开展文艺表演、专题讲座、学习打卡、志愿服务、沉浸式体验教学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将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新局面[9]。
在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方面,河南广播电视台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值得借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一经推出,再次成为爆款“出圈”作品,它巧妙地将中原文化的精髓融入河南的戏剧艺术之中,引领游客踏上多条定制路线,沉浸在丰富多元的文化盛宴中,并依靠前沿科技手段,让游客形成了有关洛阳、开封等城市的良好印象。同样,要活跃节日文化生活,高校需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中医药类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该校每年3月举行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以中医学界的代称“杏林”为主题,举办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在2024年春分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上海20多所高校的学生,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在盛开的杏花林下举办“琴棋书画茶”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古风氛围。上海中医药大学希望通过举办艺术周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名医名家精神,续写杏林的新篇章。
(四)推进节日文化交流,拓宽课程思政的内外渠道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传承千年的文明脉动开启的“冰雪之约”,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以“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众多文化元素绵延五千年的文化印记展现的“古典之美”,都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艺术巧妙地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借科技之力重现风采[10]。
高校是对外交流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出国访学、国际交流、学术研究以及对留学生授课等契机,并依托网络媒体等新型传播平台,向世界讲述既具民族特质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故事。第一,高校应引导留学生接触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间的“外交大使”,留学生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向自己的亲人朋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留学生文化体验”“中国诗词之美”“中医药文化体验周”“新春游园会”“端午文化日”“华服周”等各类活动,在帮助留学生适应中国学习生活环境、丰富留学生文体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友谊、陶冶情操,也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高校要加强中外大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近年来,在共青团中央的组织安排下,各高校积极开展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参观、体验、感知等不同方式让留学生主动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与传统文化,让留学生用中英双语讲述中国故事,积极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桥梁,让留学生从倾听者转变为“行走的中国故事讲述者”,讲好中国故事[11]。
三、结语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几千年来先辈们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新时代大学生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近年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过好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是当代青年学生对民族传统的反思,还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具体体现,更重要的是中华传统节日在年复一年的节日活动实践当中,文化主体性得以确立。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要明确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找准方向,在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其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08)[2024-08-17].
[3]罗韬.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J].学术交流,2010(01):191-193.
[4]陈振勇,童国军.节庆体育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为例[J].体育学刊,2013(04):124-128.
[5]胡牧.民族节庆进校园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考察[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0-39.
[6]王丹.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01):164-172.
[7]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Eb/Ol].(2024-01-31)[2024-08-17].
[8]邢海燕.“国潮”与“真我”: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126-134.
[9]唐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有效性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2(01):33-35.
[10]程全粉.文化“接力”传承“有我”[Eb/Ol].(2023-10-02)[2024-08-17].
[11]谢伦灿,杨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2):110-114.
基金资助: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基于Sop视域下的“以美育德”路径分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Zsd018);
文章来源:李云.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实践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4,(20):85-88.
分享:
近些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新浪潮席卷全球,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深层次全面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大模型[6]、Sora[7]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2024-11-25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创新人才,这要求各工科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并且,随着研究生体量的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也面临着挑战。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2]。
2024-11-25工程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目前工科学生在大学生的比例为50%左右,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1-2],其中,电类专业学生数占工科生总数的50%左右。麦肯锡曾经对83个跨国公司做过调查:如果需要100个工程师,有100个相应学历的人来应聘,按照公司用人标准,统计能够录取的各国学生数量。
2024-11-25“组织工程”一词最早由美国生物力学家冯元桢(Y.C.Fung)提出,在20世纪末形成完整的独立学科体系(1987年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认定)[2]。组织工程学属于再生医学领域,是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的交叉学科,是保持、修复、替代组织器官功能的重要民生工程学科。与绝大部分工程类学科相同,组织工程的美育教学目前还在探索阶段。
2024-11-25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专业培养能力要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及新工科建设要求[1-2],确定学生应具备机电液一体化系统思维,能够运用液压气动传动创新性进行装备类产品的设计和优化,这是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1-25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构建新工科专业和传统工科专业相辅相成的学科新结构,结合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和物联网等相关的新工科及特色专业集群,其中测绘类专业是与其紧密关联的专业[3-5]。测绘技术历经模拟测绘和数字测绘,现已迈入智能测绘时代,其中的多专业交叉融合必将成为测绘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与新兴技术的融合。
2024-11-25在培养自动化类复合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一项特色举措是,我校于2018年迁址无锡办学后高标准建立了大学生创新中心(竞赛中心),依托该中心组织指导优秀学生参加权威的国家级学科竞赛,尤其是在机器人竞赛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机器人竞赛为突破口,来带动教学和科研的发展[2-3]。
2024-11-2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各领域都步入了发展阶段,相关学者纷纷投入研究事业中,这为如今的教育事业改革打下了夯实的基础。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并将高等教育视为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2024-11-25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
2024-11-24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度关注知识传授和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024-11-24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人气:378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4417
国内刊号:11-1200/G4
邮发代号:2-268
创刊时间:196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71
影响因子:0.323
影响因子:0.30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3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