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征、影响机理及应对策略

  2024-07-2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下的网络社交趋势,就其发展理路看,横向表现为基于趣缘形成的“圈群”,纵向表现为基于大学生个体地位形成的“层级”,具有选择自主化与主体个性化相统一、信息获取封闭性与排他性相统一、圈层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社交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四方面特征。影响机理在信息传播阶段受发声源、传播路径及传播结构三个要素影响,在接受阶段受大学生“知、情、意、行”四个因素影响。因此,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融入圈层、扩大圈层、跳出圈层、再造圈层、监督圈层的“五位一体”应对策略,对解构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封闭状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平台、个人与现实社会、个人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升大学生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 “五位一体”
  • 圈层化
  • 大学生网络社交
  • 数字媒介
  • 网络信息技术
  • 加入收藏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逐渐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群在网络中聚合、分众的“圈层”特征逐渐显现。网络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对大学生网络社交进行着自身业态和架构模式的重建,给大学生社交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茧房”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被弱化,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特点、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对解构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封闭状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平台、个人与现实社会、个人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社交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成理路


从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发展形态来看,横向表现为基于趣缘形成的“圈群”,即各类社交平台的社交群,体现了网络圈层化的“向心性”;纵向表现为基于大学生个体地位形成的“层级”,即以大学生个体为中心,根据关系上的“亲疏远近”形成的“层”,体现了网络圈层化的层次差序的客观性。从大学生个体在“圈群”与“层级”间的活动角度分析,形成理路如下。

(一)大学生个体的个性识别与情感诉求是圈群形成的基础

“圈层化”现象是大学生群体彰显自我个性的产物[1]。每个人都有被认同的价值诉求与情感诉求,大学生在拔节孕穗的成长阶段,更希望能得到关注、认同与爱,于是,彰显自我、凸显个性、以标志性的行为获取关注与关爱成为大学生社交在网络圈层内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显著特征。扑面而来的网络社交群,适时满足了大学生的各类需求。一方面,大学生所凸显出的个性,在圈群内可能就是成员之间具有的同特质的“共性”。因为同兴趣、共目标是成为圈群成员的标志,所以群成员的加入,是具有一定准入门槛的,一般实行审核制,通过个性识别,经筛选和资格审核后大学生个体才能进入圈群,标志着大学生个体得到了圈群成员的身份认同。例如,从“饭圈”到“粉籍”的转变,本质就是大学生个体在某一“饭圈”中得到自身个性识别及身份认同的体现,获得“粉籍”后的大学生个体,在特定圈群中被允许畅所欲言,彰显个性,参与某些特定话题的讨论或者参与特定活动等。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圈群内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满足了自身的情感诉求。大学生在“混圈”过程中,打破了地域、年龄界限,通过重构身份、个性表达,塑造出一种全新形象,随时找到“志同道合”之人,通过共商、共谈、共宣泄等方式交流情感,建立了自己新的网络社交圈,最大化地满足自身的情感诉求,实现“被懂得”“被理解”,这种交流互动模式区别于现实社会中的社交活动,让现实生活中以血缘、亲情、同窗所维系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二)大学生个体中心化的形成是层级发展趋势

网络圈层内,大学生通过自我呈现,不断塑造着“理想自我”,逐渐构建自己的网络社交关系,实现自身主体的中心化。在某个特定的圈群内,成员通过特定的方式或者规则进行互动,成员之间因掌握信息量的不同、个人能力差异的存在等,在圈群中活跃度、话语权逐渐出现“差序”性,而对个体来说,其社交关系的“差序”是指以个体为中心,各类关系与自己之间在亲疏远近上的差别。不管是圈群还是个体的“层级差序”,其具体体现都集中在层级结构与交流行动两个方面。从层级结构上看,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形态,在网络群层中,成员也会追求自身影响力与圈群中的身份地位,成员个体在追求自身地位“中心化”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形象管理”实现“理想自我”的呈现,以促进网络成员与自身之间的人际关系,关系的亲疏程度具有以自身为中心向圈层边缘扩散的特征。从交流行动方面看,最靠近“中心”的成员,互动加强,交流深入频繁,同时中心成员也会为维护彼此的关系,慎重交流,直至建立完全信任关系,甚至也会从网络社交进入线下社交的交流互动,而居于外层的成员,中心成员与其互动会显得随意舒适。


二、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特征


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基于趣缘、价值观等因素形成的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在个体行为、信息交互、圈层变化、交往形式等方面存在以下特征。

(一)选择自主化与主体个性化相统一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 109万人[2],50岁以下网民占70%。大学生在成长时期,好奇心、求知欲强,个性凸显,喜好自由,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发展更符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进行交友,自主选择加入什么圈或者组建什么圈,并根据圈子性质,自主决定在圈内的参与度及活跃度,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下大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及选择的自主化。另一方面,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形成基础便是大学生个性识别与情感诉求的满足,志趣相投、价值观一致在网络社交圈层中得以充分体现。大学生会根据自身喜好、关注点在各类平台进行精准化搜索,同时也会乐意接受平台在大数据分析下的兴趣化主题的推送,于是网络中就形成了以个体特征的圈,进而发展形成层。进入同一个圈层,就是大学生交往个性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内的聚集,本质上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化与主体个性化相统一的体现。

(二)信息获取封闭性与排他性相统一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在社交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出现,却让大学生获取的信息出现了封闭性与排他性特征。一是平台因素方面,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圈层”是根据不同个体兴趣需要而进行的分类分层,信息量相对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来说,是有限的,因此在形成社交信息圈层的同时,就意味着大学生接受圈外信息具有了封闭与排他特性。二是个体主观因素方面,大学生选择信息是基于趣缘选择,选择的结果具有针对性,无形中就忽略了趣缘之外的信息获取。基于此背景,大数据分析下,平台对用户的推送也仅仅是趣缘分析后的信息推送,导致大学生在社交中弱化了对信息的二次选择或者筛选方面主动性。同时,这种基于趣缘而进入某一圈群或者圈层的成员,难以接受圈外其他人的特征、文化,单一圈层文化会被逐渐强化,并趋于封闭,凸显出的排他性越来越显著。因此,趣缘选择的背景下,大学生信息获取的封闭与排他特性必然统一存在于网络社交圈群内。

(三)圈层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基于同趣缘、同目标形成的网络社交圈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其稳定程度取决于圈层成员之间关系的稳定性。大学生个性鲜明,价值观取向多元,在某一特定爱好或者兴趣下,大学生所在的网络社交圈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兴趣点、关注点、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同时其所处网络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会自主冲破现有社交圈层,加入其他网络社交圈层,出现“入圈—出圈—入圈”的行为,其目的还是通过新的网络社交圈层实现新的心理诉求的满足与个体身份的认同。因此,网络社交圈层的结构根据大学生个体行为与网络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的特征。

(四)社交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大学生生活、学习、社会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把大学生所在的现实社交圈与网络虚拟社交圈连接起来。一方面,圈层网络虚拟性社交是对现实大学生社交圈的延伸。网络空间内,大学生社交时间、场域实现从现实社交到网络社交的超越,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通过“去中心化”向“再中心化”的转变,重塑自身社交圈,扩大了大学生交友范围,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组织结构,实现了个体现实社交向网络社交的延伸。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虚拟性社交行为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大学生无论在网络中以何种形象出现,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而生存,其网络圈中的社交行为,同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例如,这几年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符号语言“GG、88、:-D……”,目前已经应用在现实社会中,并超越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即便是一些不混“圈层”的人们,也已经在现实交往中熟练地运用这些符号语言。总的来说,不管是网络圈层中的虚拟社交还是现实社会中的社交,都统一于大学生个体需要的这一逻辑,因此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是其社交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影响机理


目前对机理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3];二是指事物变化的理由和道理,即探寻影响是怎么发生,如何起作用的。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发生影响及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社交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因素,二是大学生通过网络圈层接受信息的因素。因此,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成的理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影响机理。

(一)圈层内信息传播三要素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影响机理

圈层内,社交信息在网络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发声源(节点)、传播路径(点与点之间连接成的线)及传播结构(线与线交织组成的面)三个要素影响着大学生个体行为。一是充当传播主体的发声源给大学生网络社交带来干扰。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发声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节点,个人思想不同、文化观念相异,导致网络文化丰富多彩之余也会有各类青年亚文化不断渗透的情况。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创造性表现自我的文化实践[4],它以渗入的方式进入网络圈层,其多元化、娱乐化特征稀释并削弱了大学生社交过程中主流价值观的权威性、话语权与思想引领力。二是信息在网络的传播途径固化了大学生社交群层。大数据分析背景下,数据平台根据大学生个体兴趣进行分类分层,并针对性地投喂信息,导致大学生获取信息具有局限性。同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个体倾向性导致大学生在信息的二次选择或者筛选方面主动性弱化,最终导致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被固化。三是网络传播结构的“去中心化”向“再中心化”的发展形态解构了传统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息单向传播结构。基于大学生个性识别与情感诉求形成的网络社交圈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大学生冲破现有社交圈层,加入其他网络社交圈层,出现“入圈—出圈—入圈”的行为(去中心化),且在不同圈层中发挥着“发声源”的节点作用(再中心化)时,这种具有流动性、平等化的网络社交形态便解构了传统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息单向传播结构。

(二)圈层内信息接受对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影响机理

在网络社交圈层中,大学生对社交信息的接受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知”即大学生对社交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理解的行为。网络圈层中,大学生社交信息复杂多元,对其认知系统具有极大影响,例如以符号、音频等形式的信息交互形式更易被大学生所认识、记忆,对大学生的认知系统具有更强的刺激性。因此,对某一类或者几类信息的认同,奠定了大学生网络圈层化形成的基础。“情”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社交接受信息过程中,其情感需要是否被满足的心理活动。网络圈层内,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信息是否能迎合或激发其内心需求,引起社交的满足、愉悦等积极情感,决定着大学生对网络圈层社交依赖的内化程度,因此被满足的“情感”体验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内驱动力。“意”是青年为了达到成长目标,自觉阻止一些不利于自身成长的行为,具体体现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网络圈层内,有些社交信息具有泛娱乐化特点,极大地消磨着大学生意志,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其在网络社交圈层内能根据自身成长目标规范自身言行,控制自身思想行为,与泛娱乐信息带来的即时快感进行斗争。所以,“意志”是形成良性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的保障。“行”是对“知、情、意”三者的实施过程,具体表现为网络圈层内大学生对社交信息积极接受、主动传播等外显行为。圈层内,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无论他们对信息内容认识多么深刻、情感多么认同、动机多么强烈,但是若不付诸实际行动积极入圈,形成相对固化的圈层,那都会是空谈,因此说“行为”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成最终落脚点。


四、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应对策略


根据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内信息传播需求,结合其网络圈层内社交特点与影响机理,构建引导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融入圈层、扩大圈层、跳出圈层、再造圈层和监督圈层的“五位一体”引导策略,对提升大学生社交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融入圈层

一是教育队伍主动融入圈层。教育者要积极研究大学生的新特点,把握其性格、喜好、交流方式,善用传媒技术,积极走近“混圈人”,看懂大学生“圈内方言”,打破“圈内”社交语言体系,在圈群内敢发声、善发声、巧发声,增强圈内的社交行为认同,积极引导话题走向,掌握社交主导权,提升自身社交的传播能级和效果,做好网络圈层内大学生社交的引导工作。二是教育者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主动创新教育方法,摒弃传统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从传话到对话,改变交流姿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主客体关系,丰富教育、引导内容的展现形式和话语表达,拉近与学生的网络“心”距离,网内、网外同时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与肯定,努力成为大学生社交的“圈内人”。

(二)扩大圈层

一是优化社交内容供给,扩大圈层。社交内容真正入心才能引起大学生共鸣,要在社交内容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在体现内容时代性上下功夫、在内容包容性上下功夫、在内容渗透性上下功夫,避免白话、套话、空话的社交内容传递,让社交内容能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切中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被青年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扩大大学生社交网络圈层,增强大学生社交能力。二是把握关键时间、重要事件节点,灵活运用激励形式扩大圈层。及时跟踪时事,把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提前抛出议题,主动引导形成社交讨论的“话题圈”,并通过抽奖、送小礼物等激励形式,引导大学生自觉从一圈到另一圈转发,从圈内向圈外传播,有效扩大社交圈层,同时放大教育效能。

(三)跳出圈层

一是强化实践教育,助力大学生跳出网络虚拟社交圈。通过重要事件、时间节点,开展仪式、体验、实践、情景等形式的教育,组织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建立大学生之间真实的社交关系,引导大学生回归实体场景,破除大学生在虚拟网络包裹下对现实社会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让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温暖,使他们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充实,扩大其线下社交场域,达到帮助大学生自主“出圈”的目的。二是强化奋斗精神教育引导青年翻越网络舒适圈。奋斗是青春的底色,网络“圈层化”的娱乐功能为大学生编织了一个舒适圈。教育者应强化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挖掘青年亚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并融入大学生社交话语内容,在圈内、圈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平台,缓解青年成长中的焦虑,激发大学生奋斗热忱,帮助大学生翻越网络舒适圈。

(四)再造圈层

一是运用不同载体的传播优势,协同家长、教师、朋辈的力量重塑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例如,将校园内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表白墙、各类通知平台等与校院官方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并设置特定的信息交互端口,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特定交往圈层。二是通过育人力量协同,将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拓展到家庭、社会与校园多个场域,构建不同教育主体在内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优质圈层,让教育主体依托不同载体,实现从“圈外人”向“圈内人”的角色转变,把握或者主导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形成过程。

(五)监督圈层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内不良信息的发布、转发、跟帖等进行管理约束,避免不良信息对网络社交圈层的干扰。二是强化媒体责任意识,提升舆论正向引领力。媒体在迎合圈层语境争取流量的同时,应强化自身责任感,减少泛娱乐化信息的出现频率,剔除虚假和错误信息,发挥正能量导向作用,为圈层内大学生网络社交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三是多方渠道把握学生诉求,及时化解圈层内社交讨论过程中形成的舆情“爆发点”。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发挥圈层内社交引导作用,力争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不良信息,为大学生网络社交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五、结语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下的网络社交趋势,为研究大学生社交提出了新的命题。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特征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依赖程度,还提升了其社交的孤独感,更有甚者还钝化了大学生的价值观认知与判断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特征与影响机理,分析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交的应对策略,对解构大学生圈层化社交的封闭状态,引导大学生加强思辨能力,提升其社交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项久雨.透视青年“圈层化”现象:表征、缘由及引导[J].人民论坛,2020(1).

[2]李政葳.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6.4%[N].光明日报,2023-08-29(8).

[3]胡航,李雅馨,郎启娥,等.深度学习的发生过程、设计模型与机理阐释[J].中国远程教育,2020(1).

[4]涂怡弘.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引导路径[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


基金资助: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2023WSYJ100053); 2024年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征、影响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20241902);


文章来源:张成凤.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征、影响机理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08):16-1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高等教育评论

期刊名称:高等教育评论

期刊人气:761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邮发代号:2-2980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半年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