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活僵方治疗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AI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及雌二醇(E2)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INP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β-CTX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将患者根据指标进行二次分组,描绘ROC曲线发现:PINP、β-CTX及舌脉象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 益肾通络活僵方可安全有效地缓解AIs相关骨关节症状;联合舌脉象等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IMSS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度。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倾向。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体阳性者占比高达70%[1]。此类患者可应用抑制激素的内分泌治疗来减少乳腺癌的复发及转移。在内分泌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为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s),但此类药物存在骨关节疼痛、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上述症状,目前国外学者多主张采用双磷酸盐等进行对症治疗,但此类药物价格不菲且药物本身也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会加重肝肾负担。近年来,国内学者进行了中药补肾疗法方面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在该疗法基础上,加用骨碎补、狗脊、续断组成“益肾通络活僵方”,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Aromatase inhibitor associ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IMSS),成效显著,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接受AIs治疗的11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4.22±15.4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2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者均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备案。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2]中乳腺癌诊断标准;均行AIs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患者及家属配合本次研究,同意如实告知及填写相关调查量表。排除标准:有骨代谢疾病或者其他骨病者;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者;乳腺癌有转移者;有子宫、卵巢等手术史者;不配合调查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配合中药补肾疗法,补肾疗法方剂组成:黄芪15 g,麸炒白术9 g,茯苓9 g,石见穿30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 g,南沙参15 g,莪术15 g。煎制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行常规治疗配合益肾通络活僵方治疗,益肾通络活僵方的方剂组成为在上述补肾疗法方剂中添加3味中药:骨碎补15 g,狗脊9 g,续断12 g。煎制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β-CTX)、雌二醇(Estradiol, E2)变化情况。以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为金标准,将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及舌脉象作为相关指标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了解上述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1.4.1疗效判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及患者临床症状制定患者中医证候评定量表,主症包括:腰痛、腿痛、下肢酸软、步行困难、目眩等。根据患者相关症状轻重进行记分,无症状记0分,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分值,难以忍受的不适及疼痛记6分。按照治疗前积分变化百分比进行疗效判定。其中积分降低≥70%为显效,积分在30%~70%为有效,积分降低≤30%为无效。
1.4.2舌脉象
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包括舌象和脉象,舌象指的是舌质和舌苔的变化,AIMSS患者会出现舌质红、舌苔黄腻情况,脉象则可表现为脉沉、脉缓等。据此可作为判断AIMSS的诊断依据。
1.4.3实验室指标
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及E2的检测由医院精准实验室进行血液抽取及检验学检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INP、β-CTX及舌脉象联合检测通过描绘ROC曲线进行,并计算敏感度、特异性等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PINP、β-CTX及E2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PIN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9,P=0.190),而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INP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β-CTX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雌激素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相关指标的单项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
通过描绘PINP、β-CTX、舌脉象及上述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发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敏感度为0.94,特异性为0.93,均优于单项检测(P<0.01)。见图1。
3、讨论
雌激素与乳腺癌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增加雌激素可以增加乳腺癌转移及复发的风险[4]。50岁后女性雌激素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体内雄激素的转化,而在这一过程中,芳香化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Is可以有效地抑制雌激素的产生,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的水平,破坏依赖于雌激素的癌细胞内环境,进而起到降低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作用[5]。大量研究表明,AIs的应用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降低了乳腺癌的复发率[6-8]。然而,AIs应用于乳腺癌虽然效果明显,但其不良作用也非常明显,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关节症状,如:骨痛、骨质疏松、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雌激素不仅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与机体的骨代谢也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大大增加[9-11]。雌激素在骨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骨破坏增加,骨形成降低。
表2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例,
图1骨代谢指标及舌脉象ROC曲线
如何降低AIMSS,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西药对肝肾功能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AIMSS的中药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AIMSS在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以及关节的疼痛症状,肝肾亏虚为其主要致病机制,其病位在肝肾却涉及五脏六腑及内外表里。补肾疗法方剂组成:黄芪15 g,麸炒白术9 g,茯苓9 g,石见穿30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 g,南沙参15 g,莪术15 g。本团队在前期实验基础上针对骨关节症状提出了益肾通络的观点,强调整体协调心、肝、脾、肺、肾五脏,全方位协调内环境,疏通经络、调畅气机。组方加用骨碎补15 g,狗脊9 g,续断12 g。骨碎补具有活血化瘀、强筋健骨等功效,既能益肾又可活血。狗脊为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茎,具有祛风、补肝、强腰膝等功效,续断具有强筋健骨、通血通关节的功效。上述3味中药相加具有益气通络、强筋健骨等功效。再加上补肾方剂中的相关中药,组成益肾通络活僵方。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骨代谢改善方面,益肾通络活僵方具有益气通络、强筋健骨、缓解疼痛等作用[12]。本研究中,治疗前,2组患者PINP、β-CTX及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PIN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IN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治疗后2组患者β-CT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前后2组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然而,并非所有的乳腺癌患者服用AIs药物后均会出现骨代谢异常。有研究发现服用AIs药物后是否出现骨代谢异常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等因素有关[13-15]。有学者对应用AIs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患者的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指标差异较大[16]。目前,尚无诊断AIMSS的敏感实验室指标,最常用的评估指标为骨关节炎指数,故本研究以骨关节炎指数为金标准,将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及舌脉象作为相关指标描绘ROC曲线,发现PINP、β-CTX、舌脉象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敏感度为0.94,特异性为0.93,均优于单项检测。
综上可知,益肾通络活僵方可以安全有效的缓解AIMSS,改善生活质量;舌脉象及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IMSS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度。
参考文献:
[1]张佳雯,李琴,范国荣,等.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综合评价[J].中南药学,2024,22(1):246-252.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3,45(10):803-83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07-224.
[4]曹熹.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对其骨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3):100-102.
[5]王媛媛,陈丽君,雷奕,等.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疼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应对方式、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J].广西医学,2023,45(22):2783-2788.
[6]陈茜,孙婧,王琴,等.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骨丢失的长期随访结果[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29(7):992-997.
[7]刘佳一.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及其中药用药分析[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23.
[8]荆凤,王园园,邢唯杰,等.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的骨关节症状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7):808-815.
[9]晏婷婷.乳腺癌辅助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引起骨关节疼痛相关SNP筛选研究[D].西宁:青海大学,2023.
[10]李子琪.疏肝益肾通络方治疗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丢失的临床观察[D].承德:承德医学院,2023.
[11]王媛媛,陈丽君.运动疗法在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痛的研究进展[J].蛇志,2022,34(4):559-563.
[12]谢宛君,方琛,任黎萍.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中西医诊疗现状[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2,4(5):92-98.
[13]路娜.甾体和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差异分析[D].西宁:青海大学,2022.
基金资助: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科技创新项目(No.SFYXH-2023W046);
文章来源:蔡冰,杨丽,龙萍,等.益肾通络活僵方治疗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研究[J].光明中医,2024,39(24):4959-4962.
分享: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终末期症状严重的膝骨关节炎(KOA)的金标准。但在所有接受TKA治疗的患者中,有47%的患者可能有机会采用部分膝关节置换术,如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1]。与TKA相比,UKA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AMOA)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2]。
2025-04-23膝关节由内侧间室、外侧间室及髌股关节间室构成,膝骨关节炎既往多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随着单髁假体技术的发展,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已逐渐用于临床[1-3]。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外侧间室[4],故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临床使用较多、技术较成熟[5-8]。
2025-04-23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材料学的快速发展,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因具有手术范围缩小、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更快等优点[1],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但是临床上对该类手术的疗效和膝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仍存在争议。
2025-04-23创伤后骨关节炎(PTOA)是OA的亚型,通常由急性关节损伤引起,如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和关节内骨折等,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运动障碍、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对社会和个人均造成了巨大的压力[3]。本文就PTOA中软骨细胞的不同死亡途径及其关键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在PTOA的治疗中起到参考作用。
2025-04-22膝骨关节炎(KOA)常见于内侧间室且多伴有内翻畸形[1],治疗方法有胫骨高位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2]。胫骨高位截骨术主要适用于关节外畸形严重、关节内病变轻、活动需求高的年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会破坏正常的外侧间室,主要适用于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均存在病变的患者。
2025-04-22肱骨远端AO⁃C型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具有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关节面暴露复位固定困难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1]。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金标准[2]。双钢板固定符合肱骨远端双柱的解剖特点,固定更为牢靠,但对于钢板螺钉无法固定的部分碎裂骨块,克氏针固定成为理想选择。
2025-04-2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滑膜组织炎性反应、血管翳生成、关节软骨及骨破坏[1],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2]。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笔者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核心,探析病机、明确治则。
2025-04-16中医状态学理论由李灿东教授首先提出,认为状态是指特定生命时期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概括,具有“有象、应时、有律、可分、可辨、可调”的特点[1],根据“时空、程度、部位、性质”的不同对状态进行“辨识、分类”[1-2],把握状态是维护健康的关键。根据不同状态,实施不同的方法来调整,即“据状立法”。
2025-04-11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关键诱因之一。 据报道,在全球超过 3. 02 亿人口患有该病(遭其困扰),其中 60 岁以上的人口中男性的患病率约为 10%,女性约为 13%。 在我国,KOA 患病率为 14. 6%,且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KOA 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2025-04-07中医认为,KOA归属“痹证”范畴。中医主要采用中药、针刺、推拿、艾灸等方法治疗KOA[2]。其中,针刀疗法作为结合中医针刺与西医微创技术的新型治疗手段,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然而,目前临床采用针刀治疗KOA存在局限性,仅能暂时恢复经筋局部应力平衡,未能遵循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致使症状易复发[3-4]。
2025-04-01人气:18552
人气:15573
人气:15086
人气:14844
人气:130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3037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9043
国内刊号:12-1391/R
邮发代号:6-153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