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2024-09-11    4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探讨流通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助力作用。首先介绍了流通业数字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需求与挑战。随后探讨了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包括信息流通优化、供应链协同效应以及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等。进一步通过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研究,研究流通业数字化在供应链管理、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产业协同与合作创新以及专业人才和知识技能的培养。

  • 关键词:
  • 产业升级
  • 制造业
  • 数字化
  • 流通业
  • 经验证据
  • 加入收藏

一、流通业数字化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发展对流通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

数字化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流通业的效率和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从而为制造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例如,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制造商和流通商可以实时获取产品信息、市场需求等数据,从而更好地调整生产和供应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数字化还可以简化流通业的流程,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因此,技术发展对于流通业数字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例如,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企业进行重大的技术改造和系统升级。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因此,如何面对这些挑战,进一步推动流通业数字化的发展,是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数字化技术在流通业的广泛应用。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政策法规对流通业数字化的引导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投入。例如,给予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税收优惠,降低企业使用数字化技术的成本,增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规范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管理,保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例如,可以制定数据安全管理法规,明确数字化技术应用中的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规范,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信息安全。最后,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满足流通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通过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制定人才政策等方式,政府可以促进数字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流通业数字化提供人才支持。

在解决路径上,可以强调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引导作用,提出政府应当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数字化技术在流通业的广泛应用。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是推动流通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需求与挑战


(一)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2019年,全球制造业市场规模约为39.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7.5万亿美元。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到2030年,全球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从2015年的18%下降到14%,预计制造业企业的笼统市场份额将减少约45%。以上数据表明,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通过转型和升级来提高竞争力。

(二)市场竞争和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供应链管理是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指数从2010年的6.17上升到2019年的7.34,增幅达到18.9%。根据2019年全球物流竞争力指数,我国的物流竞争力排名全球第26位,供应链管理的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以上数据表明,供应链管理对于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至关重要,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复杂性的增加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三、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


(一)流通业数字化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系

流通业数字化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系密切相连。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流通业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流通业的商家而言,数字化代表了高效、精准、低成本及个性化等特征,对于消费者而言,数字化则意味着更为便捷、快速和优质的服务。数字化的发展推动了流通业向着更优质化、一体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制造业,数字化则是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使得产品的制造、设计和销售等环节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智能物流、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多元化转型。面对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也需要加强与流通业的合作,打破传统的分隔壁垒,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协同。

(二)流通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

1.信息流通优化和供应链协同效应。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流通业也逐渐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流通已经成为许多制造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流通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信息流通的优化和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数字化流通优化了信息流通,让制造业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如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等。数字化流通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信息传递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决策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数字化流通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渠道,为企业间的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

其次,数字化流通优化了供应链协同效应,使得制造业企业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数字化流通可以减少通过传统流通渠道所必须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供应链更加高效协同。同时,数字化流通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透明度追踪和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供应链问题,增强企业间的协作,提高供应链效益。

2.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

在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流通业可以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决策提供智能化的支持。

首先,数据分析能够为制造业提供深入的市场洞察。流通业作为连接制造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环节,拥有大量的销售、消费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制造业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和竞争态势。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流通企业可以帮助制造业预测市场趋势,调整产品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喜好,制造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的设计和定位,提升市场竞争力。其次,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决策执行和反馈,使制造业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在实践中,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制造业可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减少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智能决策支持还可以帮助制造业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还可以支持制造业的研发创新,通过分析市场反馈和产品测试数据,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改进工艺流程。


四、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经验证据


(一)流通业数字化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经验证据。下面将从A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展示流通业数字化对于制造业的积极影响。

A企业属于制造业中型企业,成立于1995年,其主营产品为电子消费品、家电产品、工业设备等。企业理念为通过数字化流通业应用,提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促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以下是流通业数字化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供应链协同。如表1所示,数字化的流通业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提升制造业的效率和灵活性。

质量管理。如表2所示,数字化的流通业可以实现对于制造过程中质量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数字化的流通业应用,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得到升级,质量管理得到优化,数据分析与预测更加准确,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并且能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从而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二)流通业数字化在制造业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表1 供应链协同效果

表2 质量管理效果

表3 产品研发和设计效果

表4 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效果

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有益影响,同时在产品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将从产品研发、市场调研和定制化服务等方面,以A企业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活动,以展示流通业数字化对于制造业的积极影响。

产品研发和设计。如表3所示,数字化的流通业能够提供大量市场和消费者数据,帮助制造业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的决策。

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如表4所示,数字化的流通业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帮助制造业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市场策略。

综上所述,通过数字化的流通业应用,制造业在产品研发和设计、市场调研和定制化服务等方面都能够得到积极的推动,从而促进产品创新和提供个性化体验。

(三)流通业数字化在制造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随着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制造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也获得了诸多机遇和益处。数字化流通业在制造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优化营销策略,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精准市场定位。如表5所示,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数据和用户行为信息,使制造业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市场定位。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业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开展个性化的市场推广活动。

数据驱动的市场营销决策。流通业数字化提供了海量的市场和用户数据,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市场营销决策。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制造业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优化产品定价、制定营销策略,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个性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流通业数字化转型使制造业企业能够实现个性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利用智能推荐算法和个性化服务,制造业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流通业数字化在制造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流通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在供应链管理、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有益影响,还对制造业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流通业应用可以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支持,从而改善制造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决策过程。

实时监控和维护。在制造业中,固定资产的运行状况和维护需求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时监控的能力,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制造业企业能够远程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振动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数据驱动的资产管理决策。数字化流通业应用为制造业固定资产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制造业企业可以基于设备运行数据、维护记录和预测模型,制定更精确的资产管理计划。

预防性维护和规划。数字化流通业应用可以帮助制造业实施预防性维护和规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维修历史的记录,制造业企业可以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五、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强政策制定和规划设计。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形式,鼓励和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规划,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制定和执行目标;政府应加强合作交流,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也需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政府可以与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在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良性发展方面,政府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对知识产权、技术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政府还应加强对数字化和产业升级的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数字化和产业升级的现状和瓶颈,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政府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对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进程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表5 精准市场定位效果

(二)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新技术,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通过借鉴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经验和技术,引进新设备和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企业需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还需注重与供应商、客户和同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水平,实现共同发展。企业应该加强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通过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推出具有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同时,注重营销和服务创新,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不断拓展市场和客户群体。最后,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协同,通过建立高效的内部流程和协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以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秉承诚信经营和社会责任理念,加强对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关注和管理,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产业协同和合作创新

首先,要积极促进产业协同,加强制造业与流通业的协同和融合,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一体化发展。其次,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通过开展联合研发、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等形式,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最后,需要加强产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业协同和合作创新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互相配合,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以上实施的措施外,产业协同和合作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中,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合作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产业升级。同时,企业还可通过外部合作,寻求新的机遇和成长点,实现跨领域、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在与供应商的协作中,可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建立共同的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实现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标。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可通过顾客需求洞察和互动式体验营销,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在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中,可以共享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培养专业人才和知识技能

一方面,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加强数字化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高学生和职业人员的数字化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知识技能传承,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技术相关人才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措施,如开展技能培训、制定优惠政策等,吸引和留住数字化技术相关人才,为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政府还可以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培养更多的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旭东,谢晋.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24)

2.孙莉,吴战勇.海外高端消费回流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21(17)

3.王晶,王睿峰.科技创新推动流通产业升级的多元路径——来自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2(24)

4.翁平平.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J].时代经贸,2021,18(12)

5.李华.税收负担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21

6.刘际童.服务业数字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21

7.许欣,桑硕.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来自各分行业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7)

8.张权.公共支出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机制与经验辨识[J].财贸经济,2018,39(5)

9.丁婷.数字经济视域下商品流通业移动社会化营销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23(4)

10.陈林,陈美莲,周立宏.双循环背景下国内外贸易发展与环境污染: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环境经济研究,2021,6(2)


文章来源:陈玲.流通业数字化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商业经济研究,2024,(17):181-18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工业经济

期刊名称:中国工业经济

期刊人气:530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6-480X

国内刊号:11-3536/F

邮发代号:82-143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