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两种方法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4-08-0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比较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股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股骨逆行髓内钉组(19例)与双锁定钢板组(17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质量、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逆行髓内钉组均优于双锁定钢板组(P<0.05)。骨折复位质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逆行髓内钉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及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早的优势。

  • 关键词:
  • 临床常用术式
  • 手术内固定治疗
  • 股骨远端骨折
  • 股骨逆行髓内钉
  • 锁定钢板
  • 加入收藏

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锁定钢板与逆行髓内钉固定疗效确切,是临床常用术式[1-2]。单一的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后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内外侧双锁定钢板固定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术式。股骨逆行髓内钉能有效控制骨折端的旋转移位,提供可靠的机械稳定性,有助于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2017年3月~2021年6月,我科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股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36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患者既往无下肢骨折病史,无膝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病史。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逆行髓内钉组(19例)及双锁定钢板组(17例)。① 逆行髓内钉组: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男12例,女7例,年龄28~77(54.8±13.2)岁。骨折原因:摔伤9例,坠落伤6例,交通事故伤4例。骨折部位:左侧11例,右侧8例。骨折AO分型:A1型4例(干骺端螺旋形骨折1例、干骺端斜行骨折2例、干骺端横断骨折1例),A2型8例(干骺端外侧或内侧粉碎性骨折5例,干骺端完整楔形骨折3例),A3型7例(干骺端复杂骨折4例,干骺端复杂骨折伴内侧劈裂骨块2例,干骺端复杂骨折延伸至骨干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6(3.9±0.5)d。② 双锁定钢板组: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0例,女7例,年龄26~76(49.7±13.7)岁。骨折原因:摔伤9例,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3例。骨折部位:左侧9例,右侧8例。骨折AO分型:A1型5例(干骺端螺旋形骨折1例、干骺端斜行骨折3例、干骺端横断骨折1例),A2型6例(干骺端外侧或内侧粉碎性骨折3例,干骺端完整楔形骨折3例),A3型6例(干骺端复杂骨折2例,干骺端复杂骨折伴内侧劈裂骨块3例,干骺端复杂骨折延伸至骨干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7(4.2±0.7)d。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均由同一位医师主刀完成。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

1.2.1 逆行髓内钉组

垫高患肢膝关节使其屈曲约45°,由髌骨下缘至胫骨平台斜坡处纵行切开髌韧带,逐层切开脂肪垫、关节囊,暴露股骨髁间窝。在髁间窝后交叉韧带止点前方1 cm确定进针点,透视正位位于髁间窝中心,侧位位于Blumensaat线顶点前方,导针位于髓腔中心。沿股骨纵轴方向钻孔、开口,插入金手指,助手徒手牵引复位,根据骨折移位情况,使用阻挡钉、克氏针撬拨等技术辅助复位。C臂机透视下经骨折部位插入长导针至股骨近端,利用前后位和侧位影像确认导针在髓腔内,使用长导针测量确定髓内钉长度,扩髓后逆行插入髓内钉。透视见骨折端复位满意、髓内钉长度及位置合适后安装导向器,根据导向器置入近端和远端螺钉各2枚,最后安装主钉尾帽。C臂机透视确认股骨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主钉及锁钉位置良好后,逐层缝合切口。

1.2.2 双锁定钢板组

取股骨远端外侧做切口,逐层切开暴露骨折端,利用牵引、撬拨、钳夹等技术复位骨折端。直视下见骨折复位满意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放置股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透视下确保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钢板长度及位置合适后于骨折远端及近端各置入4~5枚螺钉,拔除临时固定的克氏针。然后取股骨远端内侧切口,在大收肌肌腱前方钝性分离股内侧肌并将股内侧肌向上牵拉,显露股骨内侧髁及骨折端,注意保护内侧髌股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尽可能减少骨折端骨膜剥离,取合适长度的重建锁定钢板塑形后放置于股骨远端内侧,透视确认钢板长度、位置合适后置入6~7枚螺钉固定。冲洗、止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4 000 IU)预防静脉血栓以及镇痛等治疗。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踝泵运动,每天3~4次,每次30~40组;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在CPM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每天2次,每次30 min。术后疼痛VAS评分<6分时,鼓励患者在助行器辅助下患肢不负重下地活动;当患肢骨折端无明显压痛,患肢部分负重时疼痛VAS评分<3分时,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根据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模糊,患肢无明显不适感时可弃拐完全负重行走,但不能进行过量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1.4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复位质量,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复位质量评估[3]:骨折解剖复位为优;骨折块移位距离≤1个股骨皮质厚度或正侧位成角≤10°为良;骨折块移位距离>1个股骨皮质厚度或正侧位成角>10°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见表1。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逆行髓内钉组均短(小)于双锁定钢板组(P<0.01,P<0.05)。

2.2 两组骨折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骨折复位质量:逆行髓内钉组优12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18/19;双锁定钢板组优10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16/17。骨痂形成时间:逆行髓内钉组为2~10(5.9±1.8)周,双锁定钢板组为2~12(6.4±2.5)周。骨折愈合时间:逆行髓内钉组为20~52(28.6±5.6)周,双锁定钢板组为19~44(27.3±4.2)周。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逆行髓内钉组有2例(2/19)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骨折端植骨辅助钢板内固定6个月后骨折愈合;1例在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膝关节有疼痛感,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对症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双锁定钢板组有4例(4/17)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内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经积极治疗后感染治愈、伤口愈合;1例出现膝关节僵硬、疼痛,功能差,建议在麻醉下行膝关节松解手术,但患者考虑年龄大,拒绝手术治疗,在针灸康复科门诊康复治疗约2个月后屈伸功能较前略改善,但仍不能完全下蹲;1例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且患侧较健侧短缩约2.6 cm,后表现出膝骨关节炎症状,建议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时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1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患侧比健侧短缩约2 cm,因患者在患侧加厚足跟垫后走路时无明显跛行,未做特殊处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术后3个月逆行髓内钉组高于双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末次随访时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逆行髓内钉组优1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16/19;双锁定钢板组优7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13/17;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典型病例

见图1~6。

图1患者,女,50岁,右股骨远端A2型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图2患者,女,55岁,左股骨远端A1型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图3患者,男,30岁,左股骨远端A2型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表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2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比较

图4患者,女,69岁,右股骨远端A2型骨折,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

图5患者,女,56岁,右股骨远端A1型骨折,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

图6患者,女,67岁,右股骨远端A3型骨折,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


3、讨论


3.1 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中有效内固定的重要性

股骨远端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临床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且稳定性较差[4],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由于骨折端受肌肉的牵拉,骨折往往移位明显,复位及有效固定存在较大的困难,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手术切口感染和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理想的内固定需要在骨折愈合之前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使膝关节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同时尽可能减少创伤。

3.2 本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HSS评分、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逆行髓内钉组和双锁定钢板组疗效相似。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3个月HSS评分逆行髓内钉组均优于双锁定钢板组。主要因为逆行髓内钉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无需使用牵引床,手术时间短。另外,逆行髓内钉固定通常闭合复位骨折端,相对于双锁定钢板组创伤更小,因无需切开骨折端,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此外,既往研究[5]表明股骨逆行髓内钉的固定强度优于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逆行髓内钉是通过髓内主钉及远、近端各2枚锁钉连接骨折两端,起到坚强的内支架作用,更符合股骨生物力学特点,有效控制骨折端的旋转,在维持股骨长度及力线方面更有优势,术后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地进行功能锻炼。

3.3 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经验与技巧

由于股骨远端髓腔宽大,逆行髓内钉对于骨折端的稳定性不如锁定钢板,另外置入主钉时需要打开膝关节腔,可能会增加膝关节感染的风险。对此我们的经验是:① 因股骨骨折端有强大的肌肉牵拉作用,通常闭合复位导针进入较困难,可使用金手指、克氏针撬拨、外固定支架辅助牵引复位等技巧帮助进针。② 插入主钉之前在骨折端的凹侧加入1~2枚阻挡钉有利于增加稳定性。③ 插入导针时要正、侧位透视确认导针位于股骨远端髓腔内的中心位置,这样插入髓内钉后骨折端才能够准确复位。④ 由于逆行髓内钉近端导向器不一定很准确,当近端2枚螺钉锁入较困难时,可以利用导向器定位螺钉孔的远、近端位置,前后位置需在透视下使用克氏针通过前后旋转导向器来定位,尽量不要使用较粗的钻头,以防多次定位时导致骨量丢失较多。还可以将导针再次插入髓内钉,根据导针的长度变化判断螺钉孔是否定位准确,这样可以减少透视辐射。⑤ 主钉长度要足够长,使髓内钉近端至股骨小转子水平。⑥ 主钉末端要低于股骨关节软骨水平3~5 mm,以防影响膝关节功能,并引起疼痛。⑦ 关闭切口前给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防止关节腔内残留扩髓引起的骨碎屑,另外也可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逆行髓内钉和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逆行髓内钉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及下地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更早的优势。本研究局限性:纳入样本量较少,后期需扩大样本量或进行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讨疗效。


参考文献:

[3]侯国进,周方,田耘,等.外侧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翻修的相关影响因素[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4(6):1172-1177.

[4]赵勇,周大鹏,乔跃跃,等.骨水泥柱髓内支撑结合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23,26(3):417-420.

[5]朱福良,郑道明,时宇博,等.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治疗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8,34(2):157-163.


基金资助:江苏省宿迁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K202001);


文章来源:张成绩,邓杰林,王海虎,等.两种方法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24,27(04):561-56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骨伤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期刊人气:116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0034

国内刊号:11-2483/R

邮发代号:82-393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