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9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和研究组(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各4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时间短,能有效消除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肱骨近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肱骨近端骨折主要症状为肩关节无力、疼痛等,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临床多采用Neer分型法,以肱骨近端组成部分作为基础,针对各部分间互相位移实施分类。Neer分型为一、二部分患者,成角不大,骨折移位小,可采用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Neer分型为二、三、四部分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满意效果,往往需实施手术治疗,实现解剖部位与稳定固定,确保患者能够早期活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可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入路方式不同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探讨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8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52.98±3.69)岁;研究组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52.32±3.32)岁。纳入患者均资料齐全;均为肱骨近端新鲜闭合性骨折;以肱骨近端骨折有关资料为依据进行诊断疾病;认知正常。已排除病理性骨折;骨不连;肩关节功能损伤;影响肩关节疾病;精神异常;不配合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臂丛式全麻。患者肩部使用填充物垫置,垫高肩部,沿着胸大肌到三角肌间肩关节,以此入路,清除碎骨,在完全清除以后,实施复位操作,复位过程依照远端对近段复位原则。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加压钢板,放置加压钢板,选择部位为大结节顶点下约0.5 cm、结节间沟外约0.5 cm。在固定近端时,使用3~5枚螺钉拧紧,在固定远端时,取3~4枚螺钉拧紧,若患者固定困难,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在手术以后,清洗创口,引流,缝合,实施抗感染治疗,患肢悬吊,持续2~4周。在术后1 d撤除引流胶管;术后2周辅助患者实施肩关节基础活动。研究组应用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垫高患肩。在肩关节前外侧作一长度为3 cm左右的小切口。对三角肌钝性纵向分离,长度需低于皮缘5 cm, 此操作中要重视保护患者的腋神经。肱骨大结节、骨折断端要充分暴露,实施血肿清理与嵌入组织清理,以肱二头肌长头腱或结节间沟为复位标志,采用间接复位手法帮助患者恢复。若患者为Neer三、四部分骨折,标志为结节间沟,对大小结节骨折进行明确。首先,复位肱骨头与股骨结节,固定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呈30°~40°角,是的骨折成二部分骨折。实施临时固定,使用C型臂X线机对解剖复位情况进行确定,与骨膜紧贴,沿着肱骨外侧面实施剥离,取锁定钢板插入。在手术以后,清洗创口,引流,缝合,实施抗感染治疗,患肢悬吊,持续2~4周。术后1 d撤除引流胶管;术后2周辅助患者实施肩关节基础活动。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并记录并发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骨折愈合时间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
两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情况分别为,对照组22例、20例、7例;研究组31例、17例、1例。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χ2=4.895,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发生血栓、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情况分别为,对照组3例、4例、1例;研究组1例、1例、0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χ2=4.153,P<0.05)。
2.3 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8.906、6.375、5.786、4.979,P均<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的比较
3、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以稳定软组织结构、骨折为治疗目的,以促使患者关节尽可能恢复,减少骨折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肱骨近端骨折常用术式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其设计与人体解剖性状更吻合,在治疗中与骨面可更好贴合,利于患者恢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作为接骨板,与肱骨近端特殊解剖形态相适应,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相比,近端部分更长、更大,且螺钉孔更多,能更好固定肱骨头骨块[1]。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钢板治疗中,无需预弯,软组织剥离、肩峰侵犯减少;同时,采用接骨板实施骨折复位,接骨板与螺钉存在角度固定,骨折端的稳定作用良好[2-3]。传统手术是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可将盂肱关节更好地暴露出来,但此方式无法清晰暴露肱骨近端骨折区,且创伤大,解剖头静脉时易损伤头静脉。MIPO技术是经皮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提供给骨折充分的力学稳定,且不会破坏局部微生物环境结合,促使骨折片间能够快速形成骨架,加速骨折愈合[4-5]。另外,MIPO技术具有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有效预防感染,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5]。
肱骨近端多维锁定髓内钉有以下优点:进钉点直、角度固定稳定、远端多平面锁定螺钉、斜行肱骨距螺钉。有学者[6]提出,肱骨头的顶点骨折较好,在此处进钉以后,固定稳定性增加。肱骨近端多维锁定髓内钉与生物力学特点相符,所提供的抗拔出力、锚合力更佳,且与肱骨头骨重量的分布特点相符合;直钉可促使肩袖冈上肌腱损伤发生率明显减少,采用髓内钉微创治疗时,肱骨近端血运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减少旋肱后动脉损伤[7]。对于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初始稳定性良好,可有效抗剪切应力、轴向与旋转应力、弯曲应力等,预防螺钉穿出、畸形等,同时,具有良好的固定强度,在术后满足患者早期锻炼要求,预防关节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8]。肱骨近端多维锁定髓内钉可用于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有学者[9]选取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对象,均实施髓内钉治疗,结果可见,所有患者疗效良好,术后可早期活动。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均说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时间短,能有效消除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时间短,有效消除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孟宪辉.经皮微创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6):96-98,122.
[2]黄朝荣,黄政,陈伟豪,等.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2,35(2):442-444.
[3]沈庆峰,施翔,范卫星,等.正骨十法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30例[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5):20-21.
[4]杨恒.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6):84-86.
[5]席银刚.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肱骨头内翻的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7):1-3,7.
[6]袁合富,司玉新.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J].现代养生(上半月版),2022,22(12):2028-2030.
[7]薛志伟.Philos钢板内固定术治疗75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7):41-44.
[8]杨国栋.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2,27(6):1124-1126.
[9]李泽芹.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6):57-59.
文章来源:赵思明,赵艺平.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4,48(08):1270-1272.
分享:
股骨转子下骨折多采用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髓内固定包括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等;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髁螺钉、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目前学者们[3-5]认为顺行髓内钉固定是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金标准。
2025-04-23跟骨骨折时,距下关节多破坏严重,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但因跟骨解剖结构特殊,治疗不当时常发生切口皮缘坏死、感染、距下关节炎等并发症。研究[1]显示,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高达25%。因此,如何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一直备受关注。
2025-04-22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拉力螺钉固定方式虽可达到较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但常需广泛剥离骨膜,不但会影响骨折局部的血运,而且可能导致骨折块游离,甚至发生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1]。尼斯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点及便捷的操作方式,已逐渐被用于辅助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2025-04-22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坚强内固定以尽快恢复患者肢体活动功能[1-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临床应用广泛,但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3-4]。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基于“杠杆-平衡-重建”三角理论的设计原则,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5]。
2025-04-22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因较严重和复杂,一般采用手术治疗[1-2]。锁定钢板因优异的性能已逐渐成为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其可最大限度保留骨折处骨量、明显降低对骨折断端血运的影响,且复位和固定效果满意,在促进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3-4]。
2025-04-22目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sEINSHEIMERⅴ型骨折,其通过固定骨折碎片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但也存在稳定性不足的缺点[3-4]。切开复位髓内钉+钢板内固定+植骨术通过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来实现骨折固定,再通过植骨术加速骨折愈合和骨组织再生,达到修复骨折和为康复创造有利条件的目的[5-7]。
2025-04-22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及螺钉微创置入内固定是治疗骨盆骨折的主要术式。微创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损害控制理论[1]与早期完全治疗概念[2]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导航等新技术帮助下,我国大型医院已基本实现了部分髋臼骨折与全部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但在无先进设备的基层医院因开展危险性大而难以普及。
2025-04-22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并发症多、患者生活质量差、家属护理困难多等缺点,故手术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1-2]。但老年患者常骨质疏松,受外伤发生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不稳定型,骨折复位及手术固定相对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3-4]。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2025-04-22有学者[6]认为,C2型髋臼骨折的髂骨外板可随三柱复位而自行复位。也有学者[7]认为,C2型髋臼骨折所累及的后壁骨折存在潜在不稳定及髋关节同心圆结构的破坏,并且由于骨折块位于髋臼负重区,需要及时复位及固定。改良髂腹股沟入路通过髂前上棘截骨,对于低位前柱及粉碎前壁暴露较好,且神经血管损伤小。
2025-04-21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线累及小转子下方5cm区域内的骨折。股骨转子下的区域为皮质骨,肌肉丰富,往往遭受较大的暴力才会导致骨折,由于各方向肌肉的牵拉,骨折端移位大,出血多,复位比较困难,术后容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甚至内固定失效等情况[1]。
2025-04-21人气:18547
人气:15566
人气:11599
人气:10736
人气:1036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期刊人气:1683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0034
国内刊号:11-2483/R
邮发代号:82-393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1.9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