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疗效。方法 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医治的100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53)、对照组(n=47),前者行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后者行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床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O2)]指标较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标较低(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EF、FEV1、FVC指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NRS评分较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89%VS 6.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能改善肋骨骨折患者血气指标,减少对呼吸功能的损伤,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是指3根及3根以上肋骨受到外来暴力或跌倒挤压所导致的骨折,同时也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损伤之一,经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占胸部外伤的15%,发病率较高[1-2]。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常伴有血气胸、肺部损伤、呼吸困难、疼痛、肿胀等症状,未能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危害患者生命安全[3-4]。以往临床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多采用外固定术联合镇痛药物治疗,虽能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反常呼吸症状,但预后效果不理想[5-6]。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医疗技术和新型材料科技不断进步,内固定术逐渐运用于临床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其中包括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和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7-8]。但临床尚未明确指出哪种手术方法更具备优势,基于此,回顾性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100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环抱式接骨器与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医治的100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53)、对照组(n=47)。研究组:女25例,男28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8.26±7.68)岁;骨折原因:18例交通事故、12例摔倒、15例高空坠落、6例重物砸伤、2例其他;体质量指数(BMI)18.14~23.85 kg/m2,平均BMI(20.67±1.19)kg/m2;肋骨骨折数量3~8根,平均数量(5.69±1.14)根;肋骨骨折位置:41例左侧、12例右侧;骨折至入院时间30~70 min,平均时间(50.74±8.52)min。对照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9.38±7.73)岁;骨折原因:16例交通事故、13例摔倒、12例高空坠落、3例重物砸伤、3例其他;BMI 18.31~23.97 kg/m2,平均BMI(21.04±1.35)kg/m2;肋骨骨折数量3~9根,平均数量(5.83±1.18)根;肋骨骨折位置:38例左侧、9例右侧;骨折至入院时间30~70 min,平均时间(53.69±8.74)min。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9]中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诊断标准;经X线、腹部CT、MRI等影像检查确诊为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临床资料保存完整;具有反常呼吸、骨折处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无手术禁忌。排除标准: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合并肺部基础性疾病患者;伴有其他疾病所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既往有肋骨骨折史。
1.3 方法
1.3.1 术前检查
术前患者均进行X线片、腹部CT影像检查,观察骨折肋骨位置及周围状况。
1.3.2研究组
气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铺放消毒巾,行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依据X线片明确骨折位置及周围状况;于患者胸壁骨折处做一切口(斜向),切开胸壁,显露骨折肋骨及上下肋骨,清除周围无活性组织,骨折端复位,记录肋骨直径,选用适宜环抱式接骨器(型号:4HW10-40,生产商:兰州西脉记忆合金有限公司),以无菌生理盐水(0~5℃)浸泡5 min,并在水中适度撑开。随后放置于骨折肋骨处,放置时注意相邻肋骨,以持骨钳施压,生理盐水热敷(45℃),环抱式接骨器自动回缩收紧,随后固定其他骨折肋骨;待所有骨折肋骨完全固定后,检查固定器并止血,无活动性出血后,放置胸腔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
1.3.3 对照组
全麻,取健侧卧位,铺放消毒巾,行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以患者骨折端为中心,做3 cm手术切口,切开胸壁,显露骨折肋骨,并沿骨折肋骨剥离骨膜,于骨折端2 cm左右以克氏针钻孔,进针6 cm,并适度弯曲,随后固定其他骨折肋骨;待所有骨折肋骨完全固定后,行皮下填埋、止血,以生理盐水冲洗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切口,术毕。
1.3.4 术后措施
术后患者予以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合并血气胸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手术指标
比较两组下床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2血气指标
术前及术后1周,观察患者氧饱和度(Sa O2)、动脉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采用Roche cobasb 123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生产商:美国罗氏公司)检测。
1.4.3 呼吸功能
术前及术后1周,观察患者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采用SA-507型肺功能仪(生产商:日本美能公司)检测。
1.4.4 疼痛程度
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疼痛程度,以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分值范围0~10分,分数越低,术后疼痛程度越轻。
1.4.5 并发症
比较两组术后肺不张、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床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O2、p(O2)指标较高,p(CO2)指标较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EF、FEV1、FVC指标较高(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术后1 d、3 d,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RS评分较低(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89%VS 6.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是一种暴力性胸部外伤,多发于第4~10肋,发病率较高[10-11]。如今临床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和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前者采用克氏针钻孔固定肋骨骨折端,后者以环形接骨器固定。但临床尚未指出哪种手术方法更具备优势,故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开展关于克氏针内固定术和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下床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李陶等[12]研究近似。可见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可加快康复进程。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具有固定良好、操作简单等优势,手术时间较短;术中依据X线片做一个斜向切口,对机体刺激性伤害较小,疼痛感较轻,麻醉剂量使用较少,对肠胃功能损伤较轻,术后恢复较快,因此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较短;环抱式接骨器具有良好相容性,在0~5℃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5 min并适度撑开,固定热敷后可恢复原样固定骨折端并对其进行限制,可加快骨折端愈合,进而缩短愈合时间。
多处肋骨骨折会导致患者胸廓损伤,同时还会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和肺挫伤,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13-14]。本研究显示,术后研究组PEF、FEV1、p(O2)、SaO2、FVC指标高于对照组,p(CO2)低指标于对照组(P<0.05)。提示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能改善血气指标,促进呼吸功能快速恢复。究其原因在于,接骨器内固定术采用环抱式接骨器固定骨折端肋骨,有效维持胸廓稳定性和完整性,既能减轻术后疼痛感,又能改善肺通气状况,促进呼吸功能快速恢复,进而改善血气指标。
本研究显示,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对机体刺激性伤害较小。接骨器内固定术仅做一个小切口,对机体刺激性伤害较少,术后疼痛感较轻;术中放置接骨器时密切注意相邻肋骨,可减少对相邻肋骨和肌肉的伤害,术后疼痛评分较低。肋骨内固定术术中操作不当时,会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状况[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手术方法安全性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两种手术方法均依据X线片进行骨折复位,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予以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可减少机体感染概率,进而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术能改善肋骨骨折患者血气指标,促进呼吸功能快速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3]谭静燕,余长永,刘武新,等.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卧床制动的合适时间[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7):513-518.
[4]任清泉,郭建峰,杨扬,等.不同手术时间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预后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6):451-453.
[5]庞鹏,王辉,郑翔,等.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医学综述,2021,27(10):2071-2075.
[6]李震宇,张朋朋,常亮,等.胸腔镜辅助下MIPO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9):1173-1177.
[7]王晓奇,许咏冬,王冬冬,等.纯钛六爪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11):79-83.
[8]周攀,程玲玲,朱杰,等.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3):209-213.
[9]孔令文,黄光斌,易云峰,等.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创伤杂志,2021,37(10):865-875.
[11]许晴,卢国妹,易云峰,等.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单侧多发肋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镇痛的疗效[J].创伤外科杂志,2023,25(7):533-538.
[12]李陶,鲁圣山,刁俊生,等.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呼吸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7):851-853.
[13]冉隆强,李勇,贾萌.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部创伤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3,58(5):517-520.
[14]罗化,彭建明,袁跃西.经胸腔镜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肺通气障碍改善作用分析[J].河北医学,2020,26(4):664-668.
[15]王礼俊.镍钛记忆合金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外伤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1):96-99.
文章来源:门文敬.不同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4,33(09):98-101.
分享:
股骨转子下骨折多采用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髓内固定包括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等;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髁螺钉、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目前学者们[3-5]认为顺行髓内钉固定是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金标准。
2025-04-23跟骨骨折时,距下关节多破坏严重,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但因跟骨解剖结构特殊,治疗不当时常发生切口皮缘坏死、感染、距下关节炎等并发症。研究[1]显示,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高达25%。因此,如何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一直备受关注。
2025-04-22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拉力螺钉固定方式虽可达到较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但常需广泛剥离骨膜,不但会影响骨折局部的血运,而且可能导致骨折块游离,甚至发生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1]。尼斯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点及便捷的操作方式,已逐渐被用于辅助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2025-04-22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坚强内固定以尽快恢复患者肢体活动功能[1-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临床应用广泛,但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3-4]。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基于“杠杆-平衡-重建”三角理论的设计原则,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5]。
2025-04-22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因较严重和复杂,一般采用手术治疗[1-2]。锁定钢板因优异的性能已逐渐成为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其可最大限度保留骨折处骨量、明显降低对骨折断端血运的影响,且复位和固定效果满意,在促进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3-4]。
2025-04-22目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sEINSHEIMERⅴ型骨折,其通过固定骨折碎片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但也存在稳定性不足的缺点[3-4]。切开复位髓内钉+钢板内固定+植骨术通过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来实现骨折固定,再通过植骨术加速骨折愈合和骨组织再生,达到修复骨折和为康复创造有利条件的目的[5-7]。
2025-04-22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及螺钉微创置入内固定是治疗骨盆骨折的主要术式。微创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损害控制理论[1]与早期完全治疗概念[2]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导航等新技术帮助下,我国大型医院已基本实现了部分髋臼骨折与全部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但在无先进设备的基层医院因开展危险性大而难以普及。
2025-04-22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并发症多、患者生活质量差、家属护理困难多等缺点,故手术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1-2]。但老年患者常骨质疏松,受外伤发生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不稳定型,骨折复位及手术固定相对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3-4]。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2025-04-22有学者[6]认为,C2型髋臼骨折的髂骨外板可随三柱复位而自行复位。也有学者[7]认为,C2型髋臼骨折所累及的后壁骨折存在潜在不稳定及髋关节同心圆结构的破坏,并且由于骨折块位于髋臼负重区,需要及时复位及固定。改良髂腹股沟入路通过髂前上棘截骨,对于低位前柱及粉碎前壁暴露较好,且神经血管损伤小。
2025-04-21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线累及小转子下方5cm区域内的骨折。股骨转子下的区域为皮质骨,肌肉丰富,往往遭受较大的暴力才会导致骨折,由于各方向肌肉的牵拉,骨折端移位大,出血多,复位比较困难,术后容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甚至内固定失效等情况[1]。
2025-04-21人气:18545
人气:16664
人气:15564
人气:15079
人气:1482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人气:186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619X
国内刊号:13-1332/R
邮发代号:18-246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影响因子:0.88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