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疾病认知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4-08-07    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疾病认知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法,以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内我院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疾病认知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弹性、康复锻炼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观察组的各项疾病认知评分、各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各项心理弹性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控制评分升高,疾病影响、个人控制、症状鉴别、情绪反应、关注、疾病理解评分均降低,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弹性评分均升高,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病认知康复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疾病认知程度,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心理弹性,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

  • 关键词:
  • 依从性
  • 关节畸形
  • 康复锻炼
  • 疾病认知干预
  • 股骨颈骨折
  • 加入收藏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多因外力或骨质疏松等因素而诱发,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后多表现出关节畸形和肿胀,且伴有疼痛感,通常需要采用复位内固定或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1-2]。但骨折发生后患者的肢体在短时间内丧失功能,随着损伤愈合肢体功能可逐渐恢复,患者仍需结合自主锻炼才可促进功能快速恢复,且任何治疗均无法代替自主锻炼,仅能作为辅助治疗,因此骨折后康复锻炼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功能恢复和抑制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3-4]。常规康复护理方案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急需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5]。而疾病认知干预是通过对疾病认知转变特征进行重点干预,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健康状况的干预方案[6]。本研究中分析了疾病认知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以期能为今后临床干预提供指导,现分析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分析法,以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内我院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参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⑴经X射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⑵年龄超过18周岁的患者;⑶单侧肢体病变的患者;⑷术后病情稳定且语言表达正常的患者;⑸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⑴合并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⑵合并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⑶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严重外伤的患者;⑷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恶性肿瘤的患者;⑸未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4 方法

⑴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共8周。术前常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告知其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给予针对性饮食和心理指导,通过骨折部位远端肢体按摩达到消肿和缓解肌肉痉挛的效果。术后指导患者完成简单的上肢和下肢康复训练,锻炼内容遵循主动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出院前发放功能锻炼康复手册,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了解锻炼情况,并叮嘱其定期复查。

⑵观察组:疾病认知康复干预,共8周。干预小组共6名成员,其中包括1名临床护理管理主任护士、1名骨外科主任医师、1名骨外科副主任护士、1名统计师、2名研究生。干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

①意识阶段:

第1周由干预者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建立信任关系,推送股骨颈骨折常见的病因和诱因相关文字、图片、视频,对外力因素、骨质疏松、意外事故等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个体访谈评估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病因和诱因的错误认知,制定相应干预计划。每周一由骨外科主任医师通过院内座谈会及群直播的方式进行错误认知纠正,20 min/次,包括“股骨颈骨折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能散步/跑步”“外力因素为股骨颈骨折的唯一病因”等,说明正确认知对于术后康复的影响,讲解后展开问答环节。第2周推送股骨颈骨折发病后的影响、病程、症状鉴别相关文字、图片、视频,通过个体访谈评估患者对上述内容的错误认知,制定相应干预计划。每周二由骨外科主任医师通过院内座谈会及群直播的方式进行错误认知纠正,20 min/次,包括“股骨颈骨折患者患病后无法参与工作”“股骨颈骨折患者短期内可愈合”等,讲解后展开问答环节。

②投入阶段:

第3周由护士提醒患者复习前两周内容,酌情发布重复资料,以强化认知,通过个体访谈评估其是否正确理解相关知识,制定并调整干预计划,鼓励患者康复过程中主动寻求帮助,进行自我调整。第4周推送患者自我调节和术后康复锻炼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并对每日运动量、运动项目、促进睡眠方法等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个体访谈评估其遵医嘱锻炼和自我调控情况,制定并调整干预计划。每周四由骨外科副主任医师通过院内座谈会及群直播的方式告知患者自我调控和遵医嘱锻炼的重要性,15 min/次。

③变化与差异阶段:

第5周推送患者情绪调节方法的相关视频,指导其拓展兴趣爱好,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通过个体访谈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的转变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每周五由骨外科副主任护师通过院内座谈会及群直播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股骨颈骨折症状与情绪间关系,告知其长期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叮嘱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家庭支持,20 min/次。

④关键点与事件阶段:

第6周酌情推送重复资料,评估患者康复自信心和积极应对方式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由骨外科副主任护师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指导患者有效应对疾病。第7周推送股骨颈骨折患者饮食、运动、情绪等自我调节的重要性,评估患者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由骨外科主任医师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指导患者纠正错误认知,缓解负性情绪。第8周评估患者的疾病控制感,指导其坚持锻炼,积极应对疾病,由骨外科副主任护师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电话随访告知患者坚持自我调节和康复锻炼的必要性,10 min/次。

1.5 观察指标

⑴疾病认知:于干预前1 d和干预完成1 d内使用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7]评估,Cronbach’s α系数为0.83,共8个条目,依据患者情况进行0~10分评估,总分0~80分。⑵疾病不确定感:于干预前1 d和干预完成1 d内使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8]评估,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共4个维度,33个条目,均使用5级评分,总分33~165分,评分越高提示疾病不确定感越强烈。⑶心理弹性:于干预前1 d和干预完成1 d内使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9]评估,Cronbach’s α系数为0.88,共3个维度,25个条目,均使用0~4分评估,评分越高提示心理弹性越佳。⑷依从性:于干预完成1 d内使用我院自制依从性量表评估,信度0.901,效度0.894。依从指能够自主完成≥80%的锻炼计划,其余部分经提醒后可完成;基本依从指能够自主完成60%~<80%的锻炼计划,其余部分经提醒后可完成;一般依从指能够自主完成40%~<60%的锻炼计划,其余部分经提醒后可完成;不依从指未达上述标准,多次提醒后仍无法遵医嘱锻炼。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一般资料的两组间比较为t检验,前后观测资料的比较为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检验(两两精细比较:组间LSD-t检验,组内差值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为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疾病认知情况比较

两组疾病认知资料及数据列于下表。整体比较(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知: 降病程指标外的其它各指标的组间(分组纬度)、组内(时间纬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精细比较并结合主要数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观察组的各项疾病认知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控制评分升高,疾病影响、个人控制、症状鉴别、情绪反应、关注、疾病理解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注:整体比较为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型性校正为HF系数法。组间纬度上精细比较为LSD-t检验,显著性标记a为两组相比P<0.05。时间纬度上精细比较为差值t检验,显著性标记t为和组内第一时间点相比P<0.05(仅有两时间点,无需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

表2两组疾病认知情况比较

2.2 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情况比较

仿上行整体比较:疾病不确定感情况的4个指标(不确定性、信息缺乏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的组间(分组纬度)、组内(时间纬度)及交互作用,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精细比较并结合主要数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观察组的各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注:整体比较为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型性校正为HF系数法。组间纬度上精细比较为LSD-t检验,显著性标记a为两组相比P<0.05。时间纬度上精细比较为差值t检验,显著性标记t为和组内第一时间点相比P<0.05(仅有两时间点,无需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

表3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情况比较

2.3 两组心理弹性情况比较

亦仿上行整体比较:心理弹性的3个指标(自强、乐观、坚韧)的组间(分组纬度)、组内(时间纬度)及交互作用,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精细比较并结合主要数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观察组的各项心理弹性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弹性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注:整体比较为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型性校正为HF系数法。组间纬度上精细比较为LSD-t检验,显著性标记a为两组相比P<0.05。时间纬度上精细比较为差值t检验,显著性标记t为和组内第一时间点相比P<0.05(仅有两时间点,无需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

表4两组心理弹性情况比较

2.4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矫正畸形、减轻疼痛,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均有积极改善作用[10]。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较大,存在一定风险性,加之部分患者自身机体功能退化明显,术后功能恢复较慢,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明显不良影响[11]。有学者指出[12],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疾病认知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以期能为今后临床干预提供指导。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存在较多错误认知,因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意识”水平,改善疾病认识转变的“投入”程度,对于转变结果有积极影响[13]。本文观察组经疾病认知康复干预,通过图片、视频、重点讲解等方式,提升了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病因、疾病影响、症状、病程等内容的认知程度,转变了其对该病的认知意识,通过连续动态评估,纠正了其错误认知,同时对患者的“投入”“变化与差异”情况进行了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诊断等方面的理解,指导患者自我调整,主动寻求信息,进一步对“关键点和事件”进行评估、干预,重点评估患者对该病的康复信心,鼓励其积极应对病情,获得疾病控制感[14-16]。因此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控制评分升高,疾病影响、个人控制、症状鉴别、情绪反应、关注、疾病理解评分均降低,在干预过程中患者获得疾病确定感,对饮食、运动、睡眠、康复锻炼等进行自我调控,通过反复针对性干预,可避免患者对各疾病症状的过度解读和关注,进而改善了疾病认知程度[17]。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弹性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采用疾病认知康复干预,能够依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干预,改善其负性情绪,树立康复自信心,积极展开康复锻炼,同时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的认知程度提升,帮助患者了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减少对疾病进展的恐惧感,提高锻炼依从性,进一步获得较佳干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18-19]。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降低,因情绪反应与疾病程度相互影响,相继情绪不仅是疾病的伴随症状,也会加重病情,因此改善患者对负性情绪的认知水平,对促进患者积极康复锻炼,对负性情绪进行自我调控,减轻疾病不确定感,增强康复自信心,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发挥积极效果[20]。进一步分析中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综上观察组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的认知水平改善,疾病不确定感和心理弹性改善,促进了其术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改善了临床干预依从性。

综上所述,疾病认知康复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疾病认知程度,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心理弹性,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


参考文献:

[3]秦天芝,黄英,方巧.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4):165-168.

[5]徐珍瑾,蔡迎佳,唐宏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延伸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33-35.

[6]赵伟霞,高洁,刘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后对疾病和康复锻炼认知、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延续护理的需求[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6):848-851.

[7]孙伟铭,楼青,袁也丰,等.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中文版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8) ,1138-1142.

[8]周庆艳,韩兴蕾,黄倩茹.ESPCS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模式对肺癌患者健康知识、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56-61.

[9]胡玲,张贤峰,宋子正,等.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2):3047-3050.

[12]来晓玲,齐向飞.基于FMEA模型的渐进性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5):2062-2065.

[13]唐小花,朱君燕,孙萍,等.多模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疾病认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2,14(1):52-56.

[14]周艳粉,王红,毛乔.Orem自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疾病认知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188-191.

[15]王雅萍.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对颅底骨折患者疾病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15):85-88.

[16]奚高勤,方斌,康志敏.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9):182-185.

[17]祝莹莹,邓春花,张馨,等.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疾病认知及康复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12):1189-1192,1199.

[18]杨存美,舒刚明,胡亦新,等.社区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的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4):4278-4285.

[19]梁宇.基于认知-心理-疼痛维度的专项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关节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8):797-800.

[20]许琳,严立群,吴争艳.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其与跌倒恐惧的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8):2741-2745.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LHGJ20220893);


文章来源:燕冬凯,周琳琳,周宇.疾病认知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4,45(04):58-6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人气:358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935

国内刊号:11-5265/R

邮发代号:34-51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