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4-09-30    4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临沂市地下水环境质量对当地经济、环境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临沂市地下水资源量、地下开采量和地下水站网情况,对临沂市地下水监测和环境质量展开调查,并提出对地下水资源监测、管理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 关键词:
  • 临沂市
  • 地下水资源
  • 山东省
  • 水环境
  • 水质检测
  • 加入收藏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位于鲁南临港产业带、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叠加区域,总面积1.72万km2。本文通过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质量调查,以及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为科学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水资源统一调度配置及生态保护等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情况


临沂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地下水以单斜蓄水构造为主,沂沭断裂构造带为主线,将该市分割成东、西两个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该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3个类型。临沂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9.25亿m3,其中山丘区为14.18亿m3,平原区为5.36亿m3。随着近年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临沂市地下水资源量呈现逐渐递增趋势。临沂市2013—2022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1.08亿m3,水资源量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临沂市地下水水资源量变化趋势

临沂市各区地下水水资源开采量以郯城县、兰陵县、沂水县居多,罗庄区、临沭县相对较少。郯城县开采量最多为2.01亿m3,占年总开采量的13.6%,罗庄区开采量最少为0.62亿m3,占年总开采量的4.2%。


2、地下水监测站网


临沂市地下水水位监测站网由国家井网、省级井网和市级井网构成,全市水位监测井站网密度为8眼/103 km2,满足掌握主要平原区水源地动态、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区地下水动态和水资源评价计算的要求。包括国家地下水监测站38处,其中地下水位监测站36处、泉流量监测站2处;省级井网地下水监测站33处,其中自动监测25站、人工监测8站。市级井网61处,主要监测除临郯苍平原区以外的山丘区地下水水位,对重点水源地和行政边界进行监测,对岩溶水、孔隙水以及裂隙水均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是对省级井网的有力补充。临沂市132处地下水监测站,按监测类型统计,浅层水有123处,深层水有9处;按监测目的统计,水源地有13处,区域控制有86处,行政边界有33处。


3、地下水环境现状


3.1 地下水化学类型

临沂市地下水矿化度主要集中在500~1000mg/L,占全市总面积的81.8%,矿化度在小于300 mg/L范围的,占全市总面积的5.8%。临沂市地下水总硬度主要集中在300~450 mg/L,占全市总面积的78.3%;总硬度在150~300 mg/L范围之间的占全市总面积的7.0%;总硬度在450~550 mg/L范围之间的占全市总面积的11.6%;总硬度在550~650 mg/L范围之间的占全市总面积的2.8%;总硬度在大于650 mg/L范围的占全市总面积的0.3%。

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确定地下水化学类型。根据地下水中6种主要离子(Na+、Ca2+、Mg2+、HCO3-、SO42-、Cl-,K+合并于Na+)分析结果,将6种主要离子中含量大于25%毫克当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组合,可组合出49型水,归并为12区。按矿化度划分为4组分别为A组(M≤1.5 g/L),B组(1.5 g/L<M≤10 g/L),C组(10 g/L<M≤40 g/L),D组(M>40 g/L)。全市水化学类型主要是4区A组和1区A组。其中4区A组占总评价井数的84.0%,1区A组占总评价井数的16.0%。

3.2 地下水资源质量

按照全市地下水水源地主要集中在临沭县和郯城县,《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根据综合评价,地下水的毒理学指标好于一般化学指标,非常规毒理学指标好于常规毒理学指标。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评价,地下水主要超标项目有锰、铁、硝酸盐氮、碘化物、总硬度和氨氮等。


4、建议


通过对临沂市地下水资源量、地下开采量和地下水站网情况进行分析,对临沂市地下水监测和环境质量展开调查,分析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主要问题,经过治理,化学需氧量和5日生化需氧量指标有了较大的改善,水质实现质的提升。临沂市应坚持节水优先、总量控制、保护为重的思路逐步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持续抬升,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4.1 整合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

对生态环境局、水文和地震中心等部门建设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站点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和信息共享系统,完善提升监测能力。

4.2 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模拟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明确相关部门执法权限和监管职能,完善问责机制。

4.3 推进地下水污染预防、控制和修复

要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改变重点源治理轻面源防控治理模式,做到点面结合,预防为主;对畜禽养殖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划,完善防治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生态利用;加大科技兴农宣传力度,引导科学施肥,将农业肥料控制在合理的状态,降低污染系数;建立区域地下水特征污染物清单,对已污染地区开展修复试点,积极培育相关产业。

4.4 加强保护意识和法制监管体系

提高对地下水环境污染的认识与研究,积极开展保护水资源环境活动,宣传饮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将人为污染因素转变成人人环保行动上来,形成人与水源地共同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地下水资源保护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文章来源:李蔚,张磊.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建议[J].山东水利,2024,(09):17-1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期刊名称: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182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水利

国际刊号:1672-643X

国内刊号:61-1413/TV

邮发代号:52-335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