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老年护理”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方案,通过构建理论基础、分析“老年护理”课程发展现状以及探讨专创融合模式在该领域的适用性与合理性。在课程建设方面,主张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元素有机融合,并倡导跨学科合作,引入相关领域专业人员。教学方法上,推崇案例教学、情景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思维和团队协作沟通技能。同时,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虚拟仿真软件,提供更丰富、直观的学习体验。在评价体系方面,建议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企业评和智评,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为个性化指导和评价提供依据。
1、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人口的增加不仅对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复杂和全面的需求。当前的“老年护理”课程在诸多方面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脱节,以及对跨学科合作能力的培养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老年护理”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未来“老年护理”领域的发展需求。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基于专创融合模式的“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构建更为全面和灵活的培养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老年护理”领域的多元化挑战。通过引入专创融合模式,期望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加强其跨学科合作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老年护理”领域的发展。这不仅对提高“老年护理”课程的实际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文献综述
2.1 专创融合模式的理论基础
专创融合模式,又称“专业+创新创业”模式,是一种旨在将传统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元素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该模式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为目标,通过在专业学科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这一理论基础不仅符合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更为提升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思维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教育途径。
专创融合模式的提出基于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科技创新的日益加速,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因此,专创融合模式通过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理念相结合,为培养更具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理论基础体现了教育与社会互动的内在关联,为高职“老年护理”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创融合模式正是紧密契合这一战略要求的教育实践。通过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学科中,这一模式使学生不仅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专创融合模式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更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专创融合模式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2 “老年护理”课程的发展现状
“老年护理”作为一门专业性课程,在我国养老行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大潮下,其发展正逐步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护理”课程正经历着由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方向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国养老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高职“老年护理”课程逐渐从一般性课程向专业化方向迈进。培养学生扎实的“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趋势。养老行业的转型升级,对“老年护理”课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老年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老年护理”课程不仅要注重传统护理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关注服务的个性化和专业性。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促使“老年护理”课程更加精细地塑造学生的能力结构,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人才。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化,“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业的不断扩大,对于高职“老年护理”课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护理技能的传授已不能满足现代“老年护理”的需求,更需要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应对养老服务中的多样化问题。因此,高职“老年护理”课程的发展亟须与时俱进,顺应“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的新趋势。
2.3 专创融合模式在“老年护理”课程中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随着老龄护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专创融合模式融合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理念,为“老年护理”课程注入新的活力。“老年护理”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医学知识传授,更需要学生具备面对“老年护理”领域中日益复杂的挑战时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对能力。专创融合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使学生在专业学科中接触创新的思想,为未来的实践做好充分准备。“老年护理”领域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应对老年患者的需求。专创融合模式通过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这种能力培养不仅有助于应对“老年护理”中的各种挑战,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专创融合模式的引入有助于满足“老年护理”行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老年护理”课程难以涵盖所有领域,而专创融合模式通过引入创新元素,能够更灵活地适应“老年护理”领域的多样性,培养更具备应变力的专业人才。
3、高职“老年护理”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方案
3.1 课程建设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首先要明确基本原则。课程设计应立足于传授“老年护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创新创业的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块化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将不同主题的内容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涵盖一个特定的主题,如“老年护理”基础知识、健康评估、日常生活护理、心理问题护理、常见疾病护理等。每个模块都应结合创新创业元素,例如模块内引入实际案例、市场需求分析、创新项目策划等。在每个模块中引入创新创业实践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在未来“老年护理”实践中的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融合创新创业元素,课程建设应该倡导跨学科合作,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或企业家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经验。跨学科的合作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3.2 教学方法
3.2.1 案例教学
在高职“老年护理”专创融合教学中,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深度教学策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养老护理场景中,案例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教师首先需精心选取案例,确保案例既紧扣“老年护理”的基础知识,又富含创新创业元素。以设计一个老年患者的全面护理案例为例,教师需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并引入创新手段提升护理服务。例如,通过设定患者具体病情,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护理效率,如何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等。案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合作,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团队中的学生可根据个人专业背景,对案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专业知识的交流与整合。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讨论引导,加入创新创业的要素,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护理方案,挖掘养老护理中的创业机会。教师可以分享相关创新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表现、提出的解决方案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考查学生是否全面考虑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需求,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具备创新性,评估学生对“老年护理”基础知识与创新创业元素的综合运用能力。
3.2.2 情景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对于“老年护理”课程而言,其实施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感受真实的护理挑战,提高他们在复杂环境下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情景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场景的设计,这要求教师精心策划真实而具有挑战性的护理场景。场景可以包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确保学生在模拟中能够面对多样性的护理情境。学生不仅仅是场景的观察者,更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护理操作等方式,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护理技能,培养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情景化教学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模拟中遇到老年人心理问题时,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心理护理技能。
3.2.3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协作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专创融合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负责小组的形成,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确保小组内学生的多样性。同时,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小组结构,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任务,以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发挥所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制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与“老年护理”课程及创新创业要素相结合。任务可以涵盖“老年护理”的各个方面,如基础护理、心理问题护理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考虑创新创业的因素。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起到导师和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老年护理”领域的专业支持,通过定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分享实际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元素融合。小组学习通过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综合素养,教师可以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兼顾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思维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素养。
3.2.4 现代技术教学手段
在高职“老年护理”课程的专创融合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尤其是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虚拟仿真软件,以提供更丰富、直观的学习体验。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在线教育管理工具,为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学生交流提供了便捷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上传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材料;在线讨论和问答功能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习变得更具参与性。虚拟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在“老年护理”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参与模拟护理场景,进行实际的护理操作,如健康评估、日常护理等。这种实践性的虚拟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时,应注重整合与优化,通过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设置专门的学习模块,将虚拟仿真软件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理论知识,并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师还可以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为学生制订详细的在线学习计划,明确每周学习任务和进度。同时,通过虚拟仿真软件的使用记录,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为在线辅导和反馈提供有力支持。
3.3 评价体系
在高职“老年护理”课程的专创融合教学中,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是确保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关键。教师需要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以此为依据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评价。
教师应该确定一系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老年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情况、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这些指标需要符合“老年护理”行业的需求,既包含传统的专业知识,也突出创新创业的特质。评价体系应该采用多层次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企业评、智评等。学生自评通过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其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评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在“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和提升。互评和师评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专业评价,从不同的视角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有助于形成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减少主观评价的单一性。教师作为专业人士,能够提供更深刻的专业评价,而同学间的互评更能呈现学生在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方面的真实能力。引入企业评价,能够更贴近实际用人需求,确保学生培养的能力符合“老年护理”行业的实际要求。企业评价可以通过与养老院、医疗机构等实际工作场所的合作,收集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的反馈,进而为课程的改进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智评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进行客观评估,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发展建议。为了有效执行评价体系,教师需要制订详细的评价计划和追踪机制,明确评价的时间节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同时建立学生档案,实时追踪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4、结语
通过对高职“老年护理”课程专创融合教学的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改革方案,旨在更好地适应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更具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一方案不仅在课程建设上注重专创融合,还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芳,金瑜,诸葛毅.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年人护理模块教学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08):59-60+74.
[2]吕香茹,李莉萍,张丽霞,等.高职老年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脑卒中老年人护理项目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03):66-69.
[3]谭美春,刘欢,王春苗.基于课证融合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22):2090-2093+2111.
[4]孙文婧.“互联网+”教学在老年护理课程中的应用体现及改革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2,13(03):140-141.
[5]王敏,廖婷.基于网课的高职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基于某高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课程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9):55-57.
基金资助:2023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级双创专项课题,名称:高职《老年护理》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23-sc-10);
文章来源:董莹莹,冯顺丽.基于专创融合模式下“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科技风,2024,(36):71-73.
分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疾病谱等方面的变化,人民对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多病共存、多因素交织的护理局面,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实现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1]。
2025-04-03在此背景下,护理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主动拥抱科技革命,以适应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的趋势,并在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引导下,实现护理学科建设的新突破。基础护理学实训课堂被视为培养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1],不仅强调护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其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3]。
2025-04-03孔文青等[3]调查显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历、能级的护士岗位胜任力表现不一,对临床护理质量、医患关系影响较大,需加强岗位规范化培训。当前临床护士培训多采用理论知识讲解主导的传统带教模式[4],能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详细介绍,但在培养护士分析解决能力、护理实践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
2025-03-17临床护理教学作为学生从学校理论知识学习转向实际临床操作的桥梁,不仅是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核心阶段,更是塑造其专业认同感、责任感及情感归属感不可或缺的过程[5]。在护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可能会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6]。
2025-03-12当前老年护理学教学仍存在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尝试将体验式教学与引导式教学相结合,以期提升老年护理学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人文关怀及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
2025-02-10脊柱外科属于骨科的亚学科,主要负责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患 者 多 通 过 手 术 方 式 治 疗,对 护 理 服 务 提 出 了 较 高 要求。护理教学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环节,护理专业学生通过临床带教实现角色转变,从学校学生过渡至临床护士,带教质量直接关系到日后工作能力和水平。
2025-02-08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生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1],能够使护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之中,使其尽快适应紧张的工作环境,有显著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需要护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感染性疾病科的护理工作往往因传染性较强、病情复杂,使护生在护理带教实习前感到恐慌,
2025-02-07POA法是通过教学流程的驱动、促成和评价环节来促进学生成果的产出,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4]。护理研究课程立足于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以OBE理念为指引进行逆向教学设计,通过POA教学策略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改革,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5-01-28随着高技术武器的发展和应用,未来战争形势越 来越复杂和激烈,作为军校医护人员,如何面对战场 复杂伤病员的救治,是军校学员必须掌握的医疗知 识。尤其在战时,颅脑损伤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 30%[1],平时也占全部创伤类型的20%左右[2],其发生 率仅次于四肢骨折,但死亡率远远高于四肢骨折。
2025-01-21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和必修课,该课程内容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是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且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护生未来在临床工作的岗位胜任力及自主发展能力。此外,内科护理学也是临床护理领域发展迅猛的前沿学科之一,新发现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科研成果令人瞩目。
2025-01-13人气:16605
人气:15955
人气:11088
人气:10440
人气:1021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3290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1246
国内刊号:62-1167/R
邮发代号:54-85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