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贵州省贵定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其PaO2和血液pH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PaCO2、PaO2、血液pH等指标,缓解其病情。
哮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此病患者在发病时可出现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哮喘是指发病时症状严重、病情常处于急性发作期且进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一类哮喘。重症哮喘患者的病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发生呼吸衰竭[1]。近年来,临床上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贵州省贵定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探讨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贵州省贵定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哮喘患者。其病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定标准》[2]中关于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在发病时均存在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年龄均在18~80岁之间,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存在严重的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或心律失常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心源性肺水肿或心肌缺血、病历资料缺失或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9~74岁,平均年龄为(48.36±5.24)岁;其哮喘的病程为1~19年,平均病程为(7.23±3.16)年;其中,男女分别有23例和16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8~73岁,平均年龄为(49.15±5.11)岁;其哮喘的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为(7.05±3.24)年;其中,男女分别有24例和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是:对其进行吸氧、祛痰、抗炎及纠正酸碱失衡等治疗,同时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氨茶碱片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生产企业: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42)的用法是:吸入给药,每次用药50μg,每天用药2次。氨茶碱片(生产企业: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905)的用法是:口服,每次服100 mg,每天服3次。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生产企业:武汉久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0915)的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用药15 mg(将其溶于400 ml的生理盐水中),每天用药1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进行西医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使用自拟的中药方剂对其进行中医治疗。该中药方剂的药物组成及制用法是:白前、炒莱菔子、炒苏子、杏仁(打碎)各10 g,炒白芥子、炙麻黄、陈皮、甘草各5 g,制半夏2 g。水煎服,每天服1剂,分早晚2次服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及治疗前后其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效:经治疗,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其发病时的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有所减少,其发病时的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2例(56.41%)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显效,有14例(35.9%)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有效,有3例(7.69%)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36/39)。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38.46%)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显效,有11例(28.21%)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有效,有13例(33.33%)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26/3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及血液pH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及血液pH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其PaO2和血液pH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及血液pH
3、 讨论
目前,西医多采用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止咳祛痰药等治疗重症哮喘。中医认为,哮喘属于“哮证”的范畴,其病位在肺,病机为本虚标实,本在脾肾,标在肺。中医主张从止咳、平喘、化痰、健脾等方面着手治疗重症哮喘[4]。本研究所用的中药汤剂中,白前、炒莱菔子可降气化痰,炒苏子可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杏仁可止咳润肺,炒白芥子可利气豁痰、温中散寒,炙麻黄可宣肺平喘,陈皮可理气健脾,制半夏可燥湿化痰,甘草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5]。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温肺平喘、止咳化痰、健脾理气之功。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PaCO2、PaO2、血液pH等指标,缓解其病情。
参考文献:
[1]王虎.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193.
[2]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3):175-177.
[3]周新.支气管哮喘控制的评估方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66.
[4]胡晓斌.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内科联合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113-115.
[5]陈翔,丁小凤.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120-121.
甘一立.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07):209-210.
分享:
目前,现代医学对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以常规经验性广谱抗菌治疗为主,辅以氧疗、镇咳化痰等支持性疗法[2];而物理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促进痰液松动与排出,提高肺部通气效率,减轻炎症反应[3]。然而针对部分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治疗辅以物理疗法效果并不显著。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在支气管镜指导下,利用生理盐水对肺泡进行清洗,
2025-04-03肺部感染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诊断带来了困难[1]。早期准确地进行抗病原学治疗,能使医生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提高用药效果,改善病人的预后[2]。
2025-03-25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以咳嗽、咳痰或伴有长期反复发作的喘息为特点,严重时可能导致肺功能损伤或呼吸衰竭。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喘证”等范畴,多因外邪侵袭、内脏亏损导致肺失宣降而引发。
2025-03-17肺部感染(pulmonaryinfection,PI)是一类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P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20%~70%,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1,2]。PI起病隐匿,一些患者为症状不明显的轻度感染,此类感染发病症状具有一定非特异性,容易导致患者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
2025-03-14采用雾化吸入将药物通过雾化器制成气溶胶颗粒进入到呼吸道,可达到湿化呼吸气道的目的,有利于患者呼吸道的痰液排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促进患者康复。而在患者雾化吸入时,雾化器的管道位置不同,则会造成雾化湿度、温度、气流方式等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对雾化效果存在影响。
2025-03-13既往临床常通过肺炎严重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等评估患者严重程度,但其涉及多个指标,检测评估过程较繁琐,如APACHEⅡ评分需要收集和计算多个参数,且对于老年或者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导致评估准确率降低[2-3]。
2025-03-04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Cough,PIC),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病程多在3~8周,按病程分类属于亚急性咳嗽[1]。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得知,多数患者感冒痊愈后咳嗽迁延不愈,并经临床诊断可为风燥伤肺型PIC。
2025-02-28慢性支气管炎(CB)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变源自支气管肺部,一旦发病,容易造成肺部无法正常运作,加上容易反复发作,从而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并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多,同时全球环境污染加重,导致老年CB发生率有所升高[2]。
2025-02-21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动脉高压诱发的一类心脏病,会出现难以呼吸、咳嗽、气短胸闷等。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易急性加重,可引发肺性脑病、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对于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病人,机体缺氧状态短时间内若无法获得较好的改善可损伤脑功能甚至死亡,预后极差[2]。
2025-02-12肺炎作为多发于儿童、老年人群体的一种呼吸系统炎性疾病,是由病原菌感染肺组织所形成的。此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长等特点,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引发肺气肿、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对患者身心健康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及时选择和实施科学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对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
2025-02-11人气:16558
人气:15897
人气:15486
人气:15212
人气:1461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期刊人气:359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6205
国内刊号:51-1631/R
邮发代号:62-246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939
影响因子:0.996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45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