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2020-09-02    9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ICU重症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是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43例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43例实验组施以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住ICU时间更短,护理后的睡眠质量和VA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0%)低于对照组(11.6%),护理满意率(97.7%)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能降低死亡率、缩短住ICU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ICU
  • 满意度
  • 重症脑损伤
  • 针对性护理
  • 镇静镇痛
  • 加入收藏

ICU重症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由于没有家属陪同,且疼痛感强烈,容易产生焦躁、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有报告研究显示,该类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镇静镇痛处理,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躯体和心理不适感,促进疾病恢复[1]。基于此,本文将我院86例ICU重症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时间是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根据入院编号将其分为两组:43例实验组中女性16例(37.2%)、男性27例(62.7%);年龄在29~70岁,平均为(58.4±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高处坠落11例、其他7例。43例对照组中女性13例(30.2%)、男性30例(69.8%);年龄在30~70岁,平均为(58.3±3.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大(P>0.05),以下研究可行,且经伦理学机构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患者要求[2]:符合重症脑损伤诊断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2)排除的患者有:精神病史和认知障碍;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肢体残缺等。

1.3方法

1.3.1对照组

施以传统护理,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合理固定和放置导管,注意患者的饮食、皮肤护理等。

1.3.2实验组

施以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1)镇静镇痛。组建镇静镇痛小组,找寻相关文献和指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镇静镇痛方案,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评估患者的病情时,主要利用NRS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其中NRS评分>6分,微量泵注芬太尼,剂量为每小时0.7~1.0μg/kg;NRS评分为<4分,芬太尼剂量为每小时0.5~0.7μg/kg;NRS评分为4-6分,芬太尼剂量为每小时0.2~0.5μg/kg。Ramsay评分为3-4分,泵注右美托咪定,剂量为每小时0.2~0.4μg/kg;Ramsay评分为5-6分,右美托咪定剂量为每小时0.4~0.7μg/kg。(2)促醒干预。对于昏迷患者,护士和家属应每日促醒干预,例如: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呼唤患者的姓名,向患者说明操作要点和目的;家属在探视时间内,在患者耳边小声说话,主要是生活中难忘的、有趣的人和事,促使昏迷患者尽快清醒。(3)心理护理。对于清醒患者,讲解镇静镇痛的作用和效果,耐心回答患者疑问,提高用药配合度。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疏导,和患者主动交流,介绍预后良好的案例,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在家属探视时,给予患者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产生家庭温馨感,重建生活信心。(4)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表皮淤血、小出血点等症状时,结合CT结果制定处理方案。同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警惕并发症发生,例如:加强呼吸道护理,管道更换时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帮助患者按摩活动肢体,每间隔2h翻身1次,防止压疮和静脉血栓等。

1.4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住ICU时间,在护理后利用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时间等项目,分值0-21分,得分越低说明睡眠越好[3]。利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2)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护理满意率。其中,死亡率是30d内的死亡情况;护理满意率于出院前1d,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判定,分值0-100分,其中<60分为不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住ICU时间、睡眠质量和疼痛评分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住ICU时间更短,护理后的睡眠质量和VA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住ICU时间、睡眠质量和疼痛评分比较

2.2患者死亡率、护理满意率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患者死亡率、护理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在ICU科室,重症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伴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对此类患者是否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目前临床上一直存在顾虑。镇静镇痛治疗可以使患者“休眠”,降低氧耗和代谢率,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舒适程度。但是,大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会抑制患者呼吸,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口腔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这些现象的出现可能和缺乏针对、有效的监测和护理相关[4]。

在镇静镇痛治疗中,观察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每天实施唤醒计划,加强心理护理,并积极防治并发症等,能够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而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还能够减少镇静镇痛治疗期间的副作用,减轻强烈刺激带来的损伤,为患者各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更多时间[5]。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住ICU时间、睡眠质量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镇静镇痛处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病情转归。出院调查发现,实验组30d内未出现死亡现象,对照组死亡率为11.6%;且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和庞璐的研究结果一致[6]。说明针对性护理的实施,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保驾护航,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针对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能降低死亡率、缩短住ICU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慧.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7,25(4):142-143.

[2]杨延洁.BlS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及镇静镇痛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2):110-111.

[3]刘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13(5):204-205.

[4]高庆林,应伟国.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1090-1091.

[5]卫智琳.应用细节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63.

[6]庞璐,王强,李兴华,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J].家庭医药,2019,22(9):276-277.


窦贤萍.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13-11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天津护理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期刊人气:576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9143

国内刊号:12-1260/R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