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高于对照组,游离T3(FT3)、游离T4(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碘甲状原氨酸(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更显著。
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0.6‰,患者发病期间具有攻击性,可能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治疗难度大,已成为全球性医学难题[1]。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均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抗精神病制剂,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但有研究表明,服药后会引发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2]。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3.59±6.5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8±0.78)年;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7~88分,平均PANSS评分(78.62±5.58)分。观察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27±6.3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5±0.84)年;PANSS评分65~89分,平均PANSS评分(78.34±5.83)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3]的诊断标准;PANSS评分均>60分;近期均未服用抗精神药物以及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分泌药物治疗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者;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器质性精神障碍者;严重酒精或药物依赖者;先天性精神发育迟缓者;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口服阿立哌唑片(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1,规格:5mg/片),初始服用剂量10mg,每天1次,不受进食影响,连续服药2周后可酌情增加服药剂量,每天最多不超过30mg,再连续服药10周。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口服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mg/片),初始服用剂量10mg,每天1次,饭前、饭后服用均可,连续服药2周后可酌情增加服药剂量,每天最多不超过20mg,且每天超过10mg的服药剂量时,应先进行充分的临床评估后再增加服药剂量,再连续服药10周。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服药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4]中精神分裂症疗效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痊愈:PANSS减分率≥79%;显著进步:50%≤PANSS减分率<79%;进步:30%≤PANSS减分率≤49%;无效:PANSS减分率<30%。愈显率=(痊愈+显著进步)/总例数×100%。(2)甲状腺激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10000rpm离心3~10min,分离上层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测定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型号:AddcareElisa400LUMO)及配套试剂检测患者血清TSH、T3、T4、FT3、FT4指标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疗愈显率(67.19%)与对照组(6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SH、T3、T4、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观察组TSH、T4高于对照组,FT3、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慢性神经疾病,临床主要依靠药物进行长期治疗,其中使用率较高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低的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发现患者易出现过度饮食、体质量异常增加以及其他代谢综合征,尤其是胰岛素紊乱,造成血糖升高较严重[5,6]。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均是目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探究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功能影响可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7]。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s)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2周后,观察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SH、T4高于对照组,FT3、FT4低于对照组,表明,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更显著。奥氮平是一种噻吩苯二氮卓类衍生物,可以选择性作用于中脑皮质和脑边缘系统的DA(A10)多巴胺神经元的放电,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但奥氮平作为一种多受体阻滞剂,主要会对5-HT和DA受体产生拮抗作用,当奥氮平对5-HT产生拮抗时,T3、T4会随着5-HT的降低而降低[8]。奥氮平对D2受体的阻断作用同时会对下切脑-垂体-甲状腺轴产生抑制效果,使甲状腺功能受到影响,造成FT3、FT4指标的下降。此外,DA受体也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而DA还能抑制TSH的分泌,当奥氮平对DA受体产生拮抗作用时,DA受体指标的下降能够反馈性调节TSH的分泌,造成TSH指标的上升。而阿立哌唑是DA递质稳定剂,对DA的稳定性作用并不会引起TSH的剧烈变化[9]。因此,奥氮平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更明显。
综上所述,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更显著。
参考文献:
[1]何著发,袁裕波,邓作斌.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4):132-134.
[2]张淑芬,兰光华.奥氮平、奎硫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1):51-53.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4]王蔚文,文格波,田勇良,等.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454-1455.
[5]张璇,沈小丹,郭媛媛.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指数、血浆瘦素及下丘脑神经激素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8,21(5):91-94.
[6]黄俊东,于林,朱志敏.加味逍遥散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内分泌激素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10):63-66.
[7]戴珺.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与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8,24(21):62-64.
[8]林春燕,周红蕊,黎顺成,等.探讨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伴肥胖患者认知功能、糖脂代谢及相关激素指标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9):954-958.
[9]王敬巍,高志涛,王永良,等.奥氮平及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3):448-453.
郭海燕,余建华,梅玉霞.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25):167-168.
分享:
自我接纳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并对心理问题起到缓冲作用[5]。提高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可增强其自信心,改善其社会功能[6],SCZ自我接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7]。目前,国外学者已关注SCZ的复发恐惧,且指出复发恐惧可能与自杀意念及抑郁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2]。
2025-03-12西医常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帕罗西汀为第三代抗抑郁药物,该品具有脂溶性,服药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致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头痛、头晕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出现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探究中医药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符合临床需求[2]。
2025-03-03精神病的类型相对较多,其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结合临床治疗研究可知,精神分裂症疾病症状十分的复杂,患者的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治疗后极易复发。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严重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家属增加思想和经济负担。
2025-02-24在临床实践中,精神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类别,范围广泛,涉及各种年龄段。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面临较多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住院环境中容易出现自杀、自伤、伤人、独自出走、毁坏物品等行为。
2025-01-28有研究[4]表明,欧洲国家的躯体形式 障碍患病率为1.1%~11.0%,中国约为9%。目前,躯 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常采用药物 治疗该病,可短暂缓解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由于缺 少对疾病的自我认知能力,服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长期以来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亟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5]。
2025-01-22相关数据显示,社区居民MCI 的患病率为2.5%~20.8%[3 ],老龄妇女、农村人口患病率更高[4 ],有MCI 病史的患者60%~65% 在一生中发展为痴呆症[1 ]。因此及时对MCI 进行干预尤为重要。MCI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与维生素D 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2025-01-2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3.1%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2-3〕,老年人口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因此,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抑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01-16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发作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虽然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已被广泛应用于BD抑郁发作的治疗,但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引起不良反应和耐受性问题[2]。
2025-01-08双相情感障碍(BD)为常见精神病,既存在抑郁又伴有躁狂发作,两种状态可交替发作、相互影响,不仅损害患者认知功能,还可降低其社会功能,导致患者逐渐脱离群体活动。躁狂发作为BD患者常见表现,该状态下会降低患者冲动控制能力及判断能力,易出现伤人毁物、行为鲁莽等攻击行为,增加照料者及社会负担,故如何控制BD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2024-12-3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地凝结,导致静脉阻塞,影响血液回流的一种疾病,通常形成于下肢的深静脉中,如小腿的腓肠肌静脉、大腿的股静脉、腘静脉等[1-2]。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改变、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症状[3]。
2024-12-19人气:16488
人气:15848
人气:15426
人气:15156
人气:1446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1312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9346
国内刊号:37-1454/R
邮发代号:24-208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98
影响因子:0.532
影响因子:0.325
影响因子:0.721
影响因子:0.83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