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近期核心期刊收录的精神病学相关题目,有需要在核心期刊投稿的精神病学医护人员可以参考借鉴,更多其他科室题目,可以查看本网站相关文章。
1、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临床疗效分析
2、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对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3、箱庭疗法联合氟西汀对轻中度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逍遥丸治疗抑郁和焦虑的作用机制
5、柴胡越鞠汤对CUMS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6、基于网络药理学温阳解郁颗粒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7、睡眠时型与抑郁的关系及其机制
8、2014-2018年玉溪市某精神病医院住院病人HIV检出情况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9、盐酸米那普仑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10、女性抑郁症患者指长波动性不对称的分析
11、抗抑郁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研究进展
12、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的相关研究进展
13、家庭心理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男性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率的影响
15、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16、精灸疗法改善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17、画树测验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18、长期服用SSRI类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的影响分析
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卫生中等职业学校升学高考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20、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巴戟天抗抑郁的分子作用机制
21、优质护理在对躁狂症患者护理服务中的满意度研究
22、重复经颅磁刺激增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2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治疗期对治疗及预后影响
24、优质护理在对躁狂症患者护理服务中的满意度研究
25、伴炎症性抑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6、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治疗期对治疗及预后影响
27、重复经颅磁刺激增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28、住院患者因精神障碍所致伤害的法律问题
29、多导睡眠图监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的效果
30、攀枝花市青少年人群精神障碍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1、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精神病症状的临床效果
32、388例儿童青少年抗精神病药物超说明书用药调查
33、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34、中药熏蒸结合穴位贴敷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5、miR-137在精神疾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36、中医气滞证诊断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37、正念减压疗法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38、中药汤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45例
39、平肝健脾汤联台盐酸舍曲林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40、需高度警惕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
41、抑郁症患者时间长短感知的特点
42、母源性平衡易位致12q22-qter重复及Xq23-qter缺失患者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43、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对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44、精神病患者护理中采取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45、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46、二代基因测序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47、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48、综合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对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分享:
自我接纳是个体生存的社会性需要,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并对心理问题起到缓冲作用[5]。提高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可增强其自信心,改善其社会功能[6],SCZ自我接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7]。目前,国外学者已关注SCZ的复发恐惧,且指出复发恐惧可能与自杀意念及抑郁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2]。
2025-03-12西医常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帕罗西汀为第三代抗抑郁药物,该品具有脂溶性,服药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致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头痛、头晕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出现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探究中医药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符合临床需求[2]。
2025-03-03精神病的类型相对较多,其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结合临床治疗研究可知,精神分裂症疾病症状十分的复杂,患者的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治疗后极易复发。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严重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家属增加思想和经济负担。
2025-02-24在临床实践中,精神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类别,范围广泛,涉及各种年龄段。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面临较多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住院环境中容易出现自杀、自伤、伤人、独自出走、毁坏物品等行为。
2025-01-28有研究[4]表明,欧洲国家的躯体形式 障碍患病率为1.1%~11.0%,中国约为9%。目前,躯 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常采用药物 治疗该病,可短暂缓解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由于缺 少对疾病的自我认知能力,服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长期以来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亟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5]。
2025-01-22相关数据显示,社区居民MCI 的患病率为2.5%~20.8%[3 ],老龄妇女、农村人口患病率更高[4 ],有MCI 病史的患者60%~65% 在一生中发展为痴呆症[1 ]。因此及时对MCI 进行干预尤为重要。MCI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与维生素D 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2025-01-2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3.1%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2-3〕,老年人口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因此,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抑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01-16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发作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虽然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已被广泛应用于BD抑郁发作的治疗,但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引起不良反应和耐受性问题[2]。
2025-01-08双相情感障碍(BD)为常见精神病,既存在抑郁又伴有躁狂发作,两种状态可交替发作、相互影响,不仅损害患者认知功能,还可降低其社会功能,导致患者逐渐脱离群体活动。躁狂发作为BD患者常见表现,该状态下会降低患者冲动控制能力及判断能力,易出现伤人毁物、行为鲁莽等攻击行为,增加照料者及社会负担,故如何控制BD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2024-12-3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地凝结,导致静脉阻塞,影响血液回流的一种疾病,通常形成于下肢的深静脉中,如小腿的腓肠肌静脉、大腿的股静脉、腘静脉等[1-2]。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改变、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症状[3]。
2024-12-19人气:18438
人气:16488
人气:15848
人气:15426
人气:1515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421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2952
国内刊号:43-1457/R
邮发代号:42-12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98
影响因子:0.532
影响因子:0.325
影响因子:0.721
影响因子:0.91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