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小腿围测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与评价

  2024-10-26    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小腿围测量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少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方便抽取老年T2DM患者(≥60岁)225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成分,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检测身高、体质量、握力、6 m步速、小腿围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分析小腿围与SMI、握力、6 m步速的相关性;以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推荐的肌少症诊断标准为金标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小腿围对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筛查价值,通过约登指数(YI)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 老年T2DM患者肌肉质量随年龄增加而明显降低,小腿围与SMI呈正相关(P<0.001)。小腿围筛查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95%CI(0.833~0.967),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1.4%,漏诊率为21.7%,误诊率为8.6%,Kappa值为0.664,以33.6 cm为最佳截断值时YI最大,为0.697;女性AUC为0.840,95%CI(0.751~0.928),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77.2%,漏诊率为17.6%,误诊率为22.8%,Kappa值为0.416。以32.3 cm为最佳截断值时YI最大,为0.596。结论 老年T2DM患者小腿围与SMI呈正相关,小腿围在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筛检价值。

  •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 小腿围
  • 慢性代谢性疾病
  • 肌少症
  • 骨骼肌
  • 加入收藏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1],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据文献报道[2~4],糖尿病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可使肌少症的患病率增加1.5~3.0倍,肌少症可导致机体行动不便、跌倒、失能、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肌少症发病原因复杂,与年龄、营养素摄入、身体活动量、激素分泌、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肌少症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早期筛查、尽早识别出患有肌少症或潜在患病的人群,并给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尽早诊断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缩短疾病周期。据文献报道[5,6],小腿围对诊断和筛查老年肌少症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小腿围在老年T2DM中的筛查截断值和诊断价值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小腿围测量在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与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老年T2DM患者225例,平均年龄(73.80±7.66)岁,T2DM病程2~32[9( 5,15 )]年,其中男116例,女109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T2DM诊断标准[7];②年龄≥60岁,T2DM病程1年以上;③近3个月内降糖方案未进行明显调整;④配合度良好、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①有金属等植入物;②糖尿病肾病Ⅲa期及以上或存在其他原因影响体成分检测者;③不能配合握力和6 m步速检测者;④处于疾病急性期或终末期。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样本量估算: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和结局指标,样本量估算公式为n=Zα/2P(1-P)/δ2,预定检验水准 α=0.05,检验效能为0.8,β= 0.2,容许误差 δ= 8%,查阅文献[8],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总患病率为18.0%,其中,男性19%,女性17%。因此,男性患病率取19%,女性患病率取17%,通过计算得出,男性样本量约为92例,女性样本量约为84例,考虑20%脱落,样本量得出男性约115例,女性约105例。

1.2一般资料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T2DM病程、身高、体质量等,年龄、性别和病程由患者填写,身高和体质量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采用红外线身高测量仪和电子秤测量。

1.3体成分测量

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 Body 770,韩国),嘱患者站在人体成分分析仪上,脱掉鞋袜、较重的衣服,取下金属饰品、手机等,双手紧握手柄,双脚和手指触摸电极片,测量时保持肩关节外展、躯干与上肢呈15°至检测结束,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检测体成分,计算身高校正后的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评估肌肉质量[9],SMI=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kg)/身高(cm)2。

1.4肌肉力量测定

使用电子握力器(CAMRY EH101,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测量患者握力,采取坐姿,双足自然置于地面,屈膝屈髋90°,肩内收中立位,屈肘90°,上臂与胸部平贴,前臂处于中立位,伸腕0~30°,并保持0~15°尺偏,双手各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时间不少于30 s,取最大值一侧的握力为最终结果[10]。

1.5肌肉功能评估

使用6 m日常步速评估肌肉功能,在地面标记6 m直线距离,6 m区域前后保留2 m空间无障碍,指导患者按照平常步行速度行走,记录6 m距离患者的步行时间,计算步速,测量2次,取最大值作为最终结果[11]。

1.6肌少症诊断标准

依据《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及治疗共识》[11]诊断标准(AWGS 2019),SMI诊断切点为BIA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握力诊断切点为男性<28 kg,女性<18 kg; 6 m步速诊断切点为<1 m/s。患者肌肉含量减少,伴随肌肉力量或(和)肌肉功能下降诊断为肌少症。

1.7小腿围测量

由经过训练的营养师使用无弹性皮尺为患者测量小腿围。嘱患者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营养师面对患者,将无弹力带尺绕小腿放置,不压缩皮下组织,并沿小腿长度移动以获得最大周长。每条腿测两次,取非优势侧小腿围的平均值为最终的小腿围测量值[12]。小腿围测量值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13]。

1.8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采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A-8180,日本爱科莱),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HbA1c检测。

1.9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检验;小腿围与AWGS 2019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服从正态分布选择Pearson相关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选择Spearman相关分析。小腿围对肌少症的筛查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各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YI)决定小腿围筛查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使用灵敏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及Kappa值评价小腿围筛查老年T2DM肌少症的准确性。由于不同性别患者的体成分、小腿围、握力正常范围存在差异[14,15],因此本研究区分性别对数据进行分层统计分析。


2、结 果


2.1不同性别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

肌肉减少患者48例(21.33%),肌少症40例(17.78%)。男性肌肉减少患者28例(24.14%),女性20例(18.3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χ2=1.122,P=0.289);男性肌少症患者[23例(19.83%)]与女性[17例(15.60%)]无统计学差异(χ2=0.688,P=0.407)。

2.2不同性别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一般资料比较

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组年龄、T2DM病程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P<0.01);BMI、SMI、握力、6 m步速和小腿围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5);四肢和躯干肌肉质量、下肢脂肪质量、躯干脂肪质量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5);两组上肢脂肪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T2DM患者男性肌少症组年龄、T2DM病程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P<0.01)。BMI、SMI、握力、6 m步速和小腿围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5);肌少症组四肢和躯干肌肉质量均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1)。四肢和躯干脂肪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肌少症组年龄、T2DM病程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BMI、SMI、握力、6 m步速和小腿围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1)。肌少症组四肢和躯干肌肉质量均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1)。下肢脂肪质量、躯干脂肪质量显著低于无肌少症组(P<0.05)。两组上肢脂肪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同性别老年T2DM患者体成分随年龄变化情况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老年T2DM患者(≥65岁)的上肢、下肢、躯干肌肉质量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4小腿围与SMI、握力和6m步速的相关性

老年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小腿围与SMI呈正相关(男性r=0.778,P<0.001;女性r=0.710,P<0.001),r值为0.6~0.8为强相关;与握力和6 m步速呈正相关(握力:男性r=0.296,P=0.001;女性r=0.224,P=0.019;6 m步速:男性r=0.286,P=0.002;女性r=0.335,P<0.001),r值为0.2~0.4,呈弱相关。

表1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不同性别患者随年龄变化肌肉质量变化

2.5小腿围对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ROC曲线

以小腿围作为检验变量,AWGS 2019为金标准诊断的是否患肌少症为状态变量,根据性别进行分层,采用ROC曲线对小腿围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男性小腿围最佳截断值为33.6 cm时,YI最大,与0.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女性小腿围最佳截断值为32.3 cm时,YI最大,与0.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见图1。

图1男性与女性小腿围筛查T2DM患者肌少症的ROC曲线

2.6小腿围对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诊断效能

对AWGS 2019诊断标准和男性小腿围<33.6 cm、女性<32.3 cm筛查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小腿围筛查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的AUC为0.900,95%CI(0.833~0.967),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1.4%,漏诊率为5例(21.7%),误诊率为5例(8.6%),YI为0.697,Kappa值为0.664。小腿围筛查老年女性T2DM患者肌少症的AUC为0.840,95%CI(0.751~0.928),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77.2%,漏诊率为3例(17.6%),误诊率为21例(22.8%),YI为0.596,Kappa值为0.416。


3、讨 论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基本一致[8]。本研究结果提示,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量减少性疾病,因此,对老年T2DM患者进行肌少症筛查具有较大意义。

本研究与文献[6]报道基本一致,结果显示男性小腿围最佳截断值为<33.6 cm,女性为<32.3 cm。此结果略低于AWGS 2019推荐的男性<34.0 cm、女性<33.0 cm,据文献报道[16],骨骼肌是体内最大的胰岛素敏感性组织,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会影响蛋白质代谢、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肌肉结构和肌肉功能,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AWGS 2019推荐有出入可能与研究对象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T2DM患者有关。

本研究结果与莫懿晗等[5](男性小腿围AUC 0.884;女性小腿围AUC 0.902)和黎梦丽等[6](男性小腿围AUC 0.923;女性小腿围AUC 0.832)进行的小腿围诊断老年肌少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男性和女性的AUC结果均在0.7~0.9之间,提示用小腿围筛查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提示,小腿围对筛查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女性Kappa值在0.4~0.6之间,提示一致性一般。女性的漏诊率更低,男性的误诊率更低。因此,在本研究中,当小腿围用于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时,女性的筛查截断值适用性更强;当小腿围用于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确诊时,男性的筛查截断值适用性更强。

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按照AWGS 2019诊断标准,肌少症分为严重肌少症、肌少症和无肌少症,对于严重肌少症和肌少症患者,小腿围的筛查截断值应该具有差异性,按照金标准进行分期,再判断筛查截断值,对于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早期筛查意义更大,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根据AWGS 2019诊断标准对肌少症进行分级,研究不同肌少症严重程度患者的小腿围筛查截断值,提高肌少症早期筛查准确性;②本研究仅纳入了血糖控制欠佳的门诊就诊患者,未纳入T2DM住院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及社区或养老院的老年T2DM患者,研究对象较单一,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开展不同T2DM疾病严重程度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或多中心的横断面研究,提高小腿围在筛查诊断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筛查准确性;③文献报道[17,18],多指标联合对诊断疾病较单一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仅探讨了小腿围在筛查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中的意义,未将年龄、HbA1c、胰岛素抵抗、患者既往运动及营养素摄入等因素纳入研究中,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加入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查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多指标联合对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对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早期识别能力。

综上,老年T2DM患者的四肢和躯干肌肉质量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肌少症属于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量减少性疾病。小腿围与SMI呈正相关。小腿围筛查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最佳截断值为<33.6 cm,女性为<32.3 cm,应用以上截断值进行筛查女性的漏诊率更低,男性的误诊率更低。小腿围在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筛检价值。


参考文献:

5莫懿晗,董欣,钟静,等.小腿围测量在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2):191-4.

6黎梦丽,刘闵敬,周思美,等.上臂围和小腿围在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8):982-92.

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8牛芳,冯丽媛,高倩倩,等.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5):448-55.

9吴芸杨,陈晓宏,季晶俊,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22):4499-503.

10王娜,瓮长水.老年人握力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2.

16陈月,任伟.胰岛素抵抗与肌少症关系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9;32(23):42-4.

17丁妍,常立阳,张红梅.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肌少症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护理研究,2022;36(20):3586-91.

18陈旭,周玉梅,殷慧刚,等.胃泌素17联合胃蛋白酶原血清学监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2019;21(3):263-78.


基金资助:河北省卫健委重点科技研究计划(20220027);


文章来源:蒋欢欢,陈冬,赵会新,等.小腿围测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20):4949-495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老年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期刊人气:569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吉林省卫生厅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9202

国内刊号:22-1241/R

邮发代号:12-74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