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很多家长苦恼地反映孩子在上初一、初二后开始变得不太听话,有自己的想法,不服从安排;上课不遵守纪律,常常心不在焉,和同学交头接耳。这可能是因为家长不太了解自我控制的发展特征及家庭在孩子自我控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我控制(self-control)作为自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体改变或克服优势反应,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及情感,以达到个人目标或符合社会规范。
592
0
离家出走这一行为,通常是青少年在矛盾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应激反应[2]。我们需要分析他们面临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矛盾,尝试探寻其出走的主要动机,才能提出有效的个性化意见以预防他们的出走行为。根据现有的研究和社会共识,结合小A的案例,我认为目前青少年的离家出走主要有以下几种动机类型。
206
探求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人类发展史上永恒的主题,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等。然而,这些“二元”性质的理论都不足以完整地解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遂将视线转向更为动态、多元的生态学。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特构建出文化的生态适应理论与文化生态学的概念,认为文化生成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256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s,ASD)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或“孤独症”,是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一种发展性障碍。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可知,至2020年,自闭症发生率高达1/54。尽管部分自闭症人士的智力水平并无异常,且具备一定的竞争性就业的能力,但由于社交、沟通及行为问题等障碍,他们普遍存在就业难、就业不充分、就业稳定性差以及失业率高等状况。
400
2019年统计,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元。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般来说,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家庭教育会取得成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在工作中遇到几种情况:第一,马家琪是一位回族的小朋友,也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
746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使农村家庭朴素、和睦的生活氛围,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及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加之信息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生有了接触多元文化、从更多视角了解社会生活的渠道,所以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往往无法通过家庭环境得到成长所需的各方面教育;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加剧了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326
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风伴随家庭而出现,有家庭就会有家风,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新时代的背景下,优良家风是教育好子女的现实课题,是每个家庭渴望幸福美满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家庭与学校都是培养子女不可或缺的环节,家校共育,创新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质量。
414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速度较快,是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情况势必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具有持续性的,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会保持规范的行为举止;相反,那些从小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小学生往往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
552
小学生除在学校接受教育以外,其他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成长发展,是小学生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本文从家庭角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策略,帮助促进学生、家长公共成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431
情绪调节在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影响,而家庭环境是儿童情绪发展关键的环境因素。由于家庭环境多样性,儿童情绪调节受到不同家庭环境因素单一或综合的影响。在本文中主要对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的模型以及对儿童情绪调节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
881
儿童学习焦虑的产生根源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其中重点包含儿童学习能力、儿童所在的生存环境气氛、教师与家长的学习引导程度等因素。相比于其他的儿童群体而言,留守儿童存在相对较高的学习焦虑心理发生概率。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非常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疏导消极情绪心理,重新树立获得优异学习成绩的信心。
398
在"双减"政策背景的影响下,家校共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家校双方观念亟须转变,破除唯分数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合作信念;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尽管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家校共育的实践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诸如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家校双方权责边界不明,家校合作内容、形式狭隘等。
2109
从1978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8%快速增长到63.89%,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政策调整经历了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要求公平对待流动人口、全面推进市民化三个阶段[1]。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大多只是城市过客,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选择成为“城市移民”,而且家庭化迁移成为主体模式。
375
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受到从政府到民众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开展亲职教育还面临诸多挑战。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文化、制度和组织三个维度分析亲职教育开展的社会环境,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传统中一些保守的力量使亲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使家长教育发展的制度化支持还有待完善。
304
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既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小学家长协同育人意识较弱,教师协同指导时间少、方式单一,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针对性不强,协同指导的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厘清家校教育的边界和责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个性化的协同指导课程,搭建协同指导平台,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66
影响因子:5.177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73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144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