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国家不断进步的推动下,让科技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让机电一体化技术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未来,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带给工程机械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鉴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性特征十分明显,不但拓展了具体的应用范围,而且使相关机械设备的性能得以增强,所以,科学分析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情况非常关键。本文通过阐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定义与构成内容,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提出了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当中的技术应用策略,并说明了其发展势态,进而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形成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对于机电一体化而言,针对的为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完成处理相关机械结构信息的任务,通过紧密结合机械功能的运用特征,实现集成管控相关设备与软件的目的,由此构建出统一化的管控系统。为了增强电子技术的运用效果,科学运用机械系统,一方面,借助相关系统程序中的预定功能,可以发挥出微电子技术的作用,智能化管控不同系统的结构,让不同单元协同运作;另一方面,则规避了从前容易出现的系统误差问题,借助不断积累与反思之后,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成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定义与构成内容
1.1机电一体化技术定义的阐释
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涵盖了电子管控技术、液压技术、机械技术等诸多不同类型的技术,体现出一定的智能化、高效化等特征。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机械工程制造科学运用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发挥出其良好的功能与作用,达到了有效整合、分析相关数据信息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将微电子处理器当成主要的核心装置,加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速度[1]。
1.2机电一体化技术构成内容
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角度来说,主要指地为机械。和常规的机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能够把智能电子技术引入电力系统、信息化管控等众多的功能当中。并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了智能和机械之间的融合,由此构成了更加智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系统。基于功能的视角下,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当中,涵盖了运动学、力学以及能量流等诸多类别的学科。针对此系统而言,跨学科、复杂性等特征十分显著。宗旨在于达到工程机械智能化管控的效果,可以落实不同类型信息的处理命令。在建筑机械领域方面,动力源以内燃机为主,形成了动力、传动、行走、工作以及控制装置等构成部分。得益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让智能化管控技术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实现了对智能电子管控系统、机电管控、远程管控等方面的集成化处理,从前的机械集成系统开始变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依靠此系统,能够促使工程机械朝着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2]。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分析
以目前的实际运用情况而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包含了自动检测、精度与效率较高、自动化运行等等。第一,自动化检测方面的优点在于实现了机械运行环节的自动化检测效果。当工程机械运作的时候,一般被诸多不同的因素所干扰,产生了相关隐患情况。依靠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检测功能,能够在工程机械系统中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特别对于不同的子系统来说,如果子系统运行发生相关问题之后,应用自动检测设备可以准确辨识故障点发生的地方,然后开启自动化报警功能,使有关技术工作者及时获取信号,做好维护工作[3]。第二,精度与效率较高,也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可以处理工程机械运作时产生的相关难题。具体运作的时候,应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改进和完善机械运作的质量,提升相应的效率。比如,对于需要进行砼搅拌的工程机械设备来说,可以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满足砼摊铺施工更加均匀的要求。第三,自动化运行的优点在于科学处理相关工程机械方面的难题。深究具体的原因,在于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使工程机械运作的情况发生一定的改变,逐渐呈现出自动化的情形。进而一方面,能够降低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则缩减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量,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此,科学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产生的不良影响,诸如在人为、环境等方面的干扰,帮助相关工程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4]。
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当中的技术应用策略
3.1加大对信号处理I/O接口技术的运用力度
得益于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影响,工程机械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针对不同型号处理的工作,如此,能够确保机械生产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性达到相关规定。通过注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科学利用,达到I/O接口技术信号处理的目的。向有关工程机械设备内添加相应的微处理器,并采用I/O接口技术,依靠传感器对机械设备内的相关信息加以检测,可以完成科学分析、判断以及转换的任务,借助信息进行科学处理[5]。并且,在此过程当中,科学应用信号处理I/O接口技术,能够达到工程机械自动化诊断与分析的效果。当I/O接口接收到相关信息之后,能够加以科学处理。并且依靠此系统加以呈现,有利于达到工程机械设备人机交互的效果。对于此环节来说,能够科学诊断并检测相关工程机械设备具体的运作状况,以便发挥出其良好的功效,所以,加大对信号处理I/O接口技术的运用力度十分必要。由此可见,经过上文的阐述与分析之后,从中可以获悉,加大对信号处理I/O接口技术的运用力度可谓十分关键,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3.2确保传感器检测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在工程机械当中,需要注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科学利用,发挥出传感器检测技术的良好功效,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当作技术支撑,把非电量信号有效转化成相应的电量信号,如此,进行工程机械生产的时候,能够呈现出相关数据信息,以便增强机械设备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抗冲击能力以及适应方面的能力,以便确保工程机械生产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应该结合工程机械相关运作的特征,注重对传感器检测技术的科学利用,发挥出其良好的密封、抗磨等作用,并且使工程机械传感器的运作温度处于45~120°的范围内,让传感器产生变化的区间小于2%。所以,合理运用微控制器装置,并将相关电子装置当成固态传感器设备,如此,能够达到工程机械温度自动化补偿的效果,以便实现工程机械生产的标准化目的。对于工程机械来说,应该凸显出传感器检测技术的优势与作用,以便加快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的速度[6]。
3.3注重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科学利用
对于机械工程领域来说,还可以利用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当开展工程机械生产工作的时候,需要采用一些全新的机械工程设备,一方面,可以节约相应的运作燃料;另一方面,则具有很小的噪声,能够提供给相关工作者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工程机械生产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另外,因为工程机械设备系统在结构上十分复杂,包含的技术多样化,所以,当发生了相关故障情况之后,必然会形成不良的影响。为此,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力度,合理发挥出安全容错技术的优势,体现出自动化诊断模块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不同零部件的服务质量,然后借助相关电子监测系统,可以完成自动化辨识机械故障问题的效果,应用先进的智能化算法,测定出实际的故障位置,达到定位与自动修复的目的,相较于以往的机械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确保广大操控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促使工程机械行业的日益进步[7]。
4、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势态
4.1可持续性与智能化的趋势
以具体的状况而言,我国工业生产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带给生态环境很大的污染和危害,增加了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从未来发展的视角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应该引入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相关设计领域来说,应该提高对相关资源的利用率,体现出生产工作的合理性。与此同时,有关研究工作者则应该加快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探究速度,同时参考具体的状况,合理利用相关技术,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4.2绿色化的趋势
从目前国内社会发展的现状来讲,绿色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实现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不同国家紧密联系具体的状况,做好对相关资源的配置与应用工作。依靠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让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快,不过为了规避或者减小带给生态环境的污染压力,应该引入更多的绿色环保技术与材料,让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加快了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速度,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运用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当中,获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所以,在科学利用机会的同时,需要注重深入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当中的运用情况,了解未来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便确保工程机械生产工作的质量与安全达到相关规定,带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飞徐,守锋马,锐哲李.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水电科技,2019,002(002):125-126.
[2]赵鹏飞,李玉华,孙海明.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29):110-111.
[3]徐飞,马守锋,李锐哲.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周刊,2019(039):179-181.
[4]刘鑫侯,赵明宇,孙伟明.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9(115):145-148.
[5]邵东磊,原英玲,张翠莲.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21):165-167.
[6]李宁,李德裕,张德江,张洪吉.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2):338-340.
[7]张波,赵倩颖,赵桂仁.机电―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3):198-199.
文章来源: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1(17):200-201.
分享:
程控行车是客车/卡车车架、工程机械涂装车间输送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搬运和定位工件,特别是在涂装前处理电泳工艺段用于输送传递大工件产品。程控行车在输送传递的过程中需要移动至多个工艺工位进行工件产品处理,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须采用合理的检测和控制方案,保证程控行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最终定位的准确性。
2024-11-12业财融合已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然而,尽管业财融合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装备制造企业在业财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4-10-14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开展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新要求,并在同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部署。
2024-09-30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4]明确指出,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本科以上层次人才,使其具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5],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育人模式,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6]。
2024-09-30现阶段在对中国民航大学近机械类本科专业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受学时缩减、师生比例失衡、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民航领域普遍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OBE教学理念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机械制图”课程合理化教学改革,对树立国家标准意识,优化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0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挑战。自动化生产线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和关注。鉴于此情况,如何通过优化与改进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提升其生产效率、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成为了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4-09-04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传感监测、诊断算法和监控系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带式输送机系统关键部件的早期故障诊断还面临着环境噪声干扰和工况场景多变等问题。迁移学习具备把在源域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目标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模型对邻域无标签数据的预测准确率。
2024-09-03随着我国现代化煤矿智能设备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投入生产使用,有效促进了智慧矿山的建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多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例如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装置、智能化综掘机远程控制系统、煤矸筛选视频监控自动分离系统等先进监控系统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
2024-09-02现有带式输送机纠偏装置普遍使用槽形上调心机械纠偏和以电机驱动电动推杆为基础的电动纠偏。以上2种纠偏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控制不精确,工作性能不稳定,很难把握纠偏量,造成纠偏装置频繁动作。对输送带跑偏监测大多数是通过2级跑偏传感器进行,包括一级跑偏(15°左右)动作预警和二级跑偏(30°左右)动作报警停机。
2024-09-02随着快速掘进设备在煤矿巷道掘进中应用,提高了掘进成巷效率,同时也加重了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污染,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降低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煤矿井下采取了一系列降尘措施,其中除尘器抽尘净化作为常见的降尘措施,在合理配合风量比和分风控尘的基础上,工作面可以取得较好的降尘效果。
2024-09-02人气:3380
人气:1501
人气:897
人气:623
人气:54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机械强度
期刊人气:3219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1-9669
国内刊号:41-1134/TH
邮发代号:36-76
创刊时间:197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72
影响因子:0.493
影响因子:0.601
影响因子:0.056
影响因子:0.2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