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针对掘锚工作面使用原掘锚机自带液动除尘器降尘效果差的问题,从掘锚工作面实际供风与除尘器风量关系、有无控风等方面分析了降尘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重新设计了一种高效湿式除尘器。通过增大除尘风机风量、优化设计除尘器的内部结构和外形尺寸、结合现场控风、喷雾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改善作业现场环境的目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湿式除尘器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为96.55%和91.01%,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随着快速掘进设备在煤矿巷道掘进中应用,提高了掘进成巷效率,同时也加重了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污染,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降低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煤矿井下采取了一系列降尘措施,其中除尘器抽尘净化作为常见的降尘措施,在合理配合风量比和分风控尘的基础上,工作面可以取得较好的降尘效果。掘锚一体机(简称掘锚机)自带的除尘器抽尘净化作业时有一定的除尘效果,但因除尘风机抽风量与现场供风风量不匹配、供风风筒无控风,导致现场实际降尘效果不理想,工作面局部位置总粉尘浓度甚至可达到1 000 mg/m3以上。
本文针对内蒙古某矿5103胶运顺掘锚面原设备自带除尘器降尘效果不佳问题,通过选定风机型号,根据掘锚面除尘器安放位置设计除尘器外形、优化内部结构,以替代掘锚机上自带的除尘器,结合长压短抽控风除尘技术,改善掘锚面作业环境。
1、掘锚面除尘器适用条件分析
5103胶运顺槽掘锚工作面使用山特维克MB670型掘锚机截割,配套行走式破碎、装载连续运输装备,之后连接带式输送机。工作面实际供风风量约为500 m3/min,掘锚机自带的液动机载除尘器风量为250 m3/min,抽压比为1∶2,除尘器抽风风量偏小,工作面降尘效果不佳。需要更换除尘器,加大抽风量,使抽压比在0.8~1.1。根据井下现场情况调研,除尘器的位置是在掘锚机机身上,因掘锚机机身可供放置空间有限,除尘风机风量增大,则相对应的体积也会增大,因此需要缩小除尘系统整体外形尺寸、优化内部结构,使除尘器满足现场空间布置要求和工作面降尘需要。
除尘风机是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控除尘工艺技术的核心装备,除尘风机的除尘效率与结构形式直接决定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的降尘效果和现场适应性。本文通过设计最佳的喷雾系统、过滤系统、脱水系统降低除尘器自身运行阻力,使除尘风机的性能在限定的外形结构、尺寸条件下发挥到最优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风量的风机,开展降噪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
2、除尘器内部结构优化及试验
(1)喷雾系统优化
在湿式除尘器中,喷雾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喷雾捕尘(含水雾冲击到过滤网形成的混合捕尘区捕尘)和冲刷滤网。在水雾撞击到过滤网形成混合捕尘区之前,是依靠水雾对空气中粉尘的惯性碰撞、截留、静电力、扩散等多种机理的综合应用实现喷雾降尘。因此喷嘴的选型与布置对喷雾系统降尘效果起主要作用,根据除尘器过滤网的面积、喷雾装置(喷嘴)与过滤网的间距,选用大角度、短射程、抗风能力强的实心螺旋喷嘴和实心锥形喷嘴,以顺风喷雾的布置方式对过滤网进行全覆盖喷雾测试。喷嘴的测试参数如表1所示,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
表1喷嘴的主要技术参数
图1除尘器喷嘴布置方式
(2)过滤系统优化
在湿式除尘器中,过滤单元对呼吸性粉尘的捕集效率直接影响着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影响除尘器过滤单元的主要因素有过滤组合网的孔径、层数,过滤网的材质、结构等。国内常用的过滤单元为不锈钢过滤网,其对大颗粒粉尘的拦截阻挡效果较好,但是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不高;国外的丝网过滤技术对呼吸性粉尘等微小颗粒的过滤效果更好。
同时为了提高除尘效率,选取FBCD-NO.7.1/2×30型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替代原有风机。除尘器抽出风量为225 m3/min,采用顺喷喷雾,按照MT 159标准中的总除尘效率及呼吸性粉尘测试方法试验不同类型的过滤单元,对前后端采样滤膜样本进行称重及粒度分析,计算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过滤单元除尘效率对比试验
由表2可知,丝网过滤单元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要高于过滤网,但是阻力较大;而丝网与单层过滤网的组合过滤单元不仅除尘效率较高,并且大大减小了过滤单元的厚度从而减小了其阻力。减薄丝网厚度至30 mm并在前端安装单层60目过滤网时,试验系统阻力比采用50 mm厚度丝网的阻力增加值小,且除尘效率损失较少,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过滤单元选用30 mm厚度丝网与60目不锈钢过滤网组合的结构。参照经验,过滤网以一定角度斜放安装可增大其有效面积。
(3)脱水系统优化
湿式除尘器中脱水段的脱水效率直接影响净化空气的含水量。旋流脱水是湿式除尘器中常用的脱水结构,但是采用旋流脱水技术导致结构外形较长,从而增加除尘器的整体外形尺寸,难以满足掘锚面现场使用需求。波纹板脱水具有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特点,但需要对一些关键性能参数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其脱水效率。
为了获得优化的波纹板结构参数,主要包括波纹板密度和波纹板曲率,利用试验平台,通过研究不同波纹板密度、波纹板曲率与脱水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脱水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试验测试,波纹板间距为20 mm时除雾效率较高,除雾效率随着叶片间距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叶片间距的增大使得介质在通道中的流通面积变大,气流的速度方向变化趋于平缓,颗粒对气流的跟随性变好,气流流出叶片通道时不易被捕集,从而使除雾效率降低。但波纹板间距过小会导致压降升高。
波纹板弯折角度是影响除雾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普遍选用的弯折角度为90°或120°。弯折角度为120°时除尘效率较高,但弯折角度越大除雾器的厚度越厚,从而导致压降升高。
除波纹板的间距、弯折角,波纹板弯折个数越多除雾效率越高,但是弯折个数的增加会导致除雾器厚度增加,从而升高压降。
在试验平台上对结构为3道弯折、不带倒刺且间距为20 mm的波纹板进行测试。试验过程中,将除尘器过滤单元去掉,单独测试波纹板,并观察波纹板脱水情况。经过测试波纹板风速高于5.5 m/s或低于2.8 m/s时脱水情况变差,因此波纹板的临界风速为5.5 m/s和2.8 m/s,此时波纹板的阻力分别为210 Pa和70 Pa。
通过上述理论及试验研究分析,波纹板设计为流线形不带倒钩的结构,且根据波纹板最大临界风速(5.5 m/s)设计波纹板最小的过风面积,此时波纹板脱水具有较高的脱水效率和较小的阻力。在试验平台中安装过滤网,并进行喷雾。此时测试波纹板在最高临界风速下的脱水效率为98.5%,满足设计要求。
将该波纹板安装于除尘器的脱水段,通过试验对比2种脱水结构的性能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2种脱水结构性能对比
由表3可知,使用波纹板脱水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湿式除尘器的脱水效率,并减小了除尘器整体长度、质量和阻力,更能适应井下条件。
3、除尘器设计改造
(1)配套风机的选型在保证除尘风机额定风量和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缩小除尘风机的整体体积,以提高对现场的适应性,配套除尘风机选用轴流式单级双叶轮风机,电机电压等级与掘锚机电压等级相同(1 140 V),便于现场连接电源并与掘锚机实现联动控制。结合除尘系统设计风量及抽尘风道的阻力损失,选用额定风量为450 m3/min、功率45 kW的风机。
(2)噪声的处理由于除尘风机处理风量较大,轴流式风机在运行时由于风流的高速运动产生较大的噪声。经试验测试,能量最大的区间是800 Hz和1 6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区内。根据噪声频率区间,选取重量轻、防水的复合玻璃纤维消音棉为降噪材料,消音结构与风机出风侧导风段设计为一体。为提高降噪效果,并且不明显增加风机阻力,在导风消音段内部设置平行于风流方向的纵隔板。进行消音降噪处理后,除尘风机的运行噪声为83~85 dB(A)。
(3)湿式过滤除尘器外形设计改造掘锚机机载矿用湿式过滤除尘器通过配套风机和过滤网捕捉粉尘,再结合高效波纹板脱水,达到高效除尘的效果。除尘器主要由前喷雾段、配套风机、除尘脱水段三部分组成,其尾部出风段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设计为向巷道顶部或巷道后部出风的形式。
4、应用效果分析
轻质柔性附壁风筒位于供风风筒前端位置,通过调节径向出风口数量、调节绳改变轴径向出风口面积,达到调节风量大小的目的,现场应用时仅开启靠巷道中部的2个侧面出风口。
拆除原掘锚机除尘器,包括风道口、过滤除尘段、液动风机、托架等,只保留最前端橡胶风筒,利用掘锚机护盾为支撑架,结合护盾之间的空间位置,将新设计的矿用湿式过滤除尘器整体嵌入掘锚机两护盾之间,利用掘锚机原有的抽尘风道及吸尘口,将除尘器进风口与掘锚机橡胶抽尘风道连接,形成通风除尘系统。除尘器的电源取自掘锚机的截割滚筒电源,供水取自掘锚机截割电机冷却水。
在掘锚机正常截割作业时,开启除尘器并采用附壁风筒控尘、掘锚机挡尘帘隔尘喷雾措施,同时开启掘锚机截割滚筒喷雾、掘锚机溜槽喷雾,测试掘锚机截割作业时司机位置及除尘器的降尘效率,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井下现场除尘效率测试
由表4可知,除尘器在井下试验过程中,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为96.55%和91.01%,略低于实验室测试值99.01%和92.5%。在采用综合降尘措施后,司机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为91.50%和80.32%,有效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
5、结语
(1)分析了5103胶运顺槽掘锚工作面使用原除尘器降尘效果不佳的原因,根据掘锚工作面现有条件,提出了通过优化除尘器内部系统来解决除尘器外形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2)通过选用实心螺旋喷嘴优化喷雾系统,实现对过滤网进行全覆盖喷雾;通过30 mm厚度丝网与60目不锈钢过滤网组合的结构优化过滤系统,使除尘器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保持在92%以上;通过波纹板脱水结构提升湿式除尘器的脱水效率至98.5%,并减小了除尘器整体长度、质量和阻力;
(3)通过重新设计湿式除尘器外形结构并优化内部结构,有效利用了掘锚机原有的除尘设备布置空间。经过井下掘锚面现场试验,优化的湿式除尘器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为96.55%和91.01%。该湿式过滤除尘器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乔金林,孙连胜,王嘉.快速掘锚工作面控风除尘技术研究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22,49(6):101-105.
[2]高扬,胡胜勇,刘长河,等.矿用径混式旋流除尘器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工程,2021,53(10):175-179.
[3]杨洁,胡胜勇,刘湃,等.矿用湿式除尘器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矿安全,2023,54(8):186-194.
[4]邓有凡.矿用湿式除尘器喷雾优化及降噪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22,49(4):205-210+218.
[5]何沛东,李再有,王以超.矿用湿式除尘器密封结构型式改进[J].液压气动与密封,2022,42(12):34-36.
[6]朱能天,陈旺生,黄董平,等.多孔介质湿式除尘器收集细颗粒物性能研究[J].金属矿山,2021(10):204-208.
[7]邓有凡.基于过滤与旋流机理的湿式除尘器试验研究[J].煤矿机械,2022,43(8):45-49.
[8]朱志辉,江丙友,计犇,等.湿式除尘器双Y型滤尘板除尘效果实验研究[J].煤炭技术,2023,42(1):161-165.
[9]王伟黎.呼吸性粉尘防治的KCS型除尘器改进研究[J].煤矿机械,2018,39(8):124-126.
[10]邓有凡,王伟黎,巫亮,等.湿式除尘器优化设计[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44(6):25-28.
文章来源:许洋铭.掘锚工作面高效湿式除尘器结构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24,45(09):121-124.
分享:
程控行车是客车/卡车车架、工程机械涂装车间输送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搬运和定位工件,特别是在涂装前处理电泳工艺段用于输送传递大工件产品。程控行车在输送传递的过程中需要移动至多个工艺工位进行工件产品处理,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须采用合理的检测和控制方案,保证程控行车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最终定位的准确性。
2024-11-12业财融合已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然而,尽管业财融合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装备制造企业在业财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4-10-14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开展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新要求,并在同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部署。
2024-09-30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4]明确指出,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本科以上层次人才,使其具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5],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育人模式,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6]。
2024-09-30现阶段在对中国民航大学近机械类本科专业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受学时缩减、师生比例失衡、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民航领域普遍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OBE教学理念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机械制图”课程合理化教学改革,对树立国家标准意识,优化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0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挑战。自动化生产线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和关注。鉴于此情况,如何通过优化与改进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提升其生产效率、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成为了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4-09-04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传感监测、诊断算法和监控系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带式输送机系统关键部件的早期故障诊断还面临着环境噪声干扰和工况场景多变等问题。迁移学习具备把在源域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目标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模型对邻域无标签数据的预测准确率。
2024-09-03随着我国现代化煤矿智能设备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装备投入生产使用,有效促进了智慧矿山的建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多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例如带式输送机自动巡检装置、智能化综掘机远程控制系统、煤矸筛选视频监控自动分离系统等先进监控系统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
2024-09-02现有带式输送机纠偏装置普遍使用槽形上调心机械纠偏和以电机驱动电动推杆为基础的电动纠偏。以上2种纠偏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控制不精确,工作性能不稳定,很难把握纠偏量,造成纠偏装置频繁动作。对输送带跑偏监测大多数是通过2级跑偏传感器进行,包括一级跑偏(15°左右)动作预警和二级跑偏(30°左右)动作报警停机。
2024-09-02随着快速掘进设备在煤矿巷道掘进中应用,提高了掘进成巷效率,同时也加重了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污染,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降低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煤矿井下采取了一系列降尘措施,其中除尘器抽尘净化作为常见的降尘措施,在合理配合风量比和分风控尘的基础上,工作面可以取得较好的降尘效果。
2024-09-0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煤矿机械
期刊人气:1914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单位:哈尔滨煤矿机械研究所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煤矿
国际刊号:1003-0794
国内刊号:23-1280/TD
邮发代号:14-38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463
影响因子:0.673
影响因子:0.642
影响因子:1.307
影响因子:0.4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